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江苏

常州高新:知产保护全景和近景

2013-08-04 13:17:58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法院报 

常州高新法院院长吴建国(左四)在辖区动漫产业园调研走访。辛 苑 摄

    2011年,作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江苏行”系列新闻采访活动的第一站,江苏省常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接受了中央新闻媒体采访团的集中采访。

    高新区法院是常州市率先设立知识产权审判庭的基层法院和“江苏省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先进集体”称号的获得者,该院院长吴建国提出:“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应聚焦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从全景、近景各个角度展现保护高新企业健康发展的司法举措。”

    全景:发展大局呼唤法治环境

    常州市高新区内国家火炬计划高新技术企业有11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有189家。近年来,高新区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2012年在全市目标考核中位列各辖市区第一,在全省开发区排名第三,全区逐步形成了装备制造、化工新材料两大支柱产业和创意、光伏、生物医药、新能源车辆四大新兴产业。

    高新技术聚集区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保护和促进区域自主创新的良好法治环境。2007年7月1日,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高新区法院获得了部分知识产权案件的管辖权。2009年底,高新区法院经过两年的努力探索,逐渐形成了颇具特色的知识产权“二三五”司法保护模式,为推动辖区自主创新、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优质高效的司法保障。

    知识产权“二三五”模式中,“二”是指构建法院与企业的服务联系网络、法院与行政机关的交流沟通网络,努力实现司法保护与企业需求、行政保护的良性互动。“三”是指打造以知识产权审判庭为载体的审判服务平台、以知识产权巡回法庭为主体的延伸服务平台、以高新技术企业家沙龙为载体的交流服务平台。“五”是指充分发挥依法审判、指导服务、学习调研、“诉调对接”、宣传普法五项功能,全面彰显司法延伸服务保护知识产权的有效性。2011年4月,该院作为全国唯一一家基层法院代表在全国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座谈会上进行交流发言。

    为积极回应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强烈的社会需求,高新区法院逐步建立起覆盖全区的、以144家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的服务网络,通过定期上门走访、每月电话联系回访、不定期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在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方面的实际需求。

    2012年,该院先后走访了天合光能、现代公司、兰翔机械厂、常州第八纺织机械厂等辖区内十余家重点企业,并结合司法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纠纷开展了一系列司法调研活动,形成了系统的调研报告。在此基础上,先后出台了《关于为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提供优质司法保障的实施意见》等十余项规范性文件,努力排查产业发展隐患,加强制度保障。

    常州市委副书记戴源在国外招商时曾自豪地说:“高新区引进外资有‘三张王牌’,其中之一就是知识产权司法保护。”

    近景:多方发力捍卫创新环境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常州市根据自身特色确定了“一核八园”创新战略载体,实施了多轮人才引进工程,海归人才是其中的中坚力量。为此,高新区法院联合区科技局召开了“保护创新,和谐共建”的主题座谈会,邀请了辖区三十余位海归企业家代表到会交流。会上,由相关行政机关的领导担任的“创业导师”,与海归企业家就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及司法维权问题进行深入交流。“海归企业绝大多数是高新技术企业,需要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创业环境,其中法治环境是我们最关心的问题,这将直接决定创业成败。高新区法院在这方面做得很出色,我们都很满意。”冲电气软件技术(江苏)有限公司的技术专家表示道。

    在目前知识产权司法、行政“双轨制”保护的体制下,法院与行政机关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分工、职责不同,但存在密切的协作和衔接关系。为此,高新区法院积极与行政机关建立沟通互动机制。通过召开联席会议,定期与公安、检察、工商、质检等职能部门互通情况,专门与区检察院、公安分局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若干意见》,建立有效的知产保护屏障。定期走访知识产权局、工商局、版权局等相关行政部门,组织参加培训、研讨和座谈,促进相互了解,达成共识。会同工商等部门开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专项活动,加大对假冒侵权行为的制裁力度,推动品牌建设。

    高新区法院还通过联合行业力量,转变单独依靠司法职能提供知识产权保护的传统模式,在行业协会和四大园区分别确定了知识产权纠纷专职或兼职调解员,完善“诉调对接”机制,形成保护合力。

    今年2月,在审理一起商标专用权纠纷案件中,通过法官和园区调解员的共同努力,使原本法律意识和品牌意识薄弱的被告意识到其侵权行为的违法性,同时意识到品牌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双方最终达成品牌合作代理协议,被告成为原告的合法代理商,变“侵权”为“合作”,将驰名品牌引入专业市场,双方均受益。

    为加大对园区传统产业和创意产业的保护力度,高新区法院在常州市汽摩配市场、西夏墅刀具协会、长江贸易市场和机电市场设立了四大知识产权巡回法庭,不定期地选取知识产权典型案件,到各巡回法庭就地开庭审理,满足传统产业发展需求。在保护创意产业发展方面,该院在设立常州创意产业基地知识产权巡回法庭的基础上,在外网上开设了“高新区法院服务创意产业发展专窗”,建立了创意企业数据库,方便企业查询。

    法律宣传优化舆论氛围

    值得注意的是,高新区法院在每年“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前,都会开展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今年,该院将辖区内重点文化企业作为宣传对象,对以往案件中出现的典型、疑难问题进行归类整理,设计调研议题。通过活动的开展,及时掌握了包括动漫形象的维权保护、商标防御性注册、网吧、KTV面临的商业维权等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现状和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为解决审判实践问题和开展延伸服务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为深入基层加强沟通,高新区法院院长吴建国和分管副院长李云燕带领知识产权庭法官至常州市创意产业基地、化龙巷网站、华夏艺博园、动漫产业基地开展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调研,参加辖区网吧、娱乐业的专题座谈,并发放150余份调查问卷和200余本《常州高新区法院知识产权保护蓝皮书》。

    该院还一改以往现场普法、授课等形式,通过邀请曾经参与知识产权诉讼或遭遇侵权行为的企业,围绕主题开展互动式圆桌座谈,法院在掌握到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实际状况和问题的同时,也使企业进一步加深对知识产权审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高新区法院每年都会通过编发典型案例和宣传手册、布置展板、举办讲座等形式,在区域内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实守信的知识产权文化氛围。今年,针对创意产业基地管委会提出的成长型文化企业在当前经营发展中遇到的有关合作开发、版权转让等典型问题,该院法官作了一一解答。对中华恐龙园、恐龙谷温泉等品牌的商标、著作权保护的注意点也给予了司法建议。

    庭审观摩是让代表委员直接感受司法公开的重要途径,为此,高新区法院举办“4·26世界知识产权日”专场“法院开放日”活动,邀请30余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观摩知识产权案件的庭审,扩大知识产权保护的影响力,提升代表关注度。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最高法白酒产业知产保护调研基地在遵义授牌
·最高法白酒产业知产保护调研基地在遵义授牌
·大连:知产保护防患未然
·珠江路边,知产保护在行动
·泸州企业代表走进江阳法院 “零距离”观摩庭审感受酒类知产保护
·国际名企盛赞浙江高院知产保护审判工作

·国际名企盛赞浙江高院知产保护审判工作
·上海浦东法院:知产保护恰到好处的拿捏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