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山东

山东淄博中院司法公开促公正赢公信纪实

2013-08-04 11:28:02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法院报 

    全国“立案信访窗口”先进集体、“全国第二批司法公开示范法院”、“全国司法宣传工作优秀单位”、“省级文明单位”……这一连串荣誉的背后,有着一个共同的背景——山东省淄博市中级人民法院扎实推进司法公开工作。近年来,淄博中院始终坚持把司法公开作为加强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提升司法公信力的主流阵地和“示范窗口”,不断拓展渠道、创新机制,确保“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窗口示范——

    让公正“看得见”、“离得近”

    “法院的这套自助查询系统真是太方便了,只需输入案号或者姓名,案件的进展情况就一清二楚。你看,这条信息显示的是昨天执行法官已冻结了被告账户上的33万元,我们的案子终于有希望了。”淄博某陶瓷有限公司法律顾问王艳高兴地说。

    “公平正义不仅要实现,而且要以人民群众看得见的方式实现。”在淄博中院便民诉讼服务大厅,立案、调解、信访、法庭等主功能区域分离,安检门禁、自助查询、智能排队、评价监督等智能化一键完成,庭长值班、查询录入、一审立案、财务结算等“一站式”窗口服务。前来办理业务的当事人秩序井然,“阳光司法”实现了快捷、高效、有序运行。

    “让人民群众,特别是偏远地区的人民群众得到及时便捷的司法服务,是人民法院推进司法公开,落实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着力点。”这是淄博中院党组认真学习全国高级法院院长会议精神,对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理念的进一步深化。早在2008年,淄博中院就在全市未设人民法庭的乡镇设置了34处法官便民工作站,将法律咨询、巡回审判、释法答疑、预警联动等法律服务送到了老百姓的家门口。据了解,为有效对接全市网格化管理格局,今年该院将在全市尚留有“司法真空”的镇(街道)一级网格再增设21处法官便民工作站;届时,淄博两级法院矛盾化解触及末端、法律服务全域覆盖、普法维稳不留盲区的“1小时司法服务圈”将全面建立。

    管理树威——

    查问题“红红脸”、“出出汗”

    “落实司法公开要的不是面子工程,也不是耍嘴皮子功夫,而是要真真正正、实实在在地铭刻在骨子里、落实到行动上。因此,只有真红脸,才能面对责任不踢皮球、不留尾巴;只有真出汗,才能真正解决影响司法公正和制约司法公开的深层次问题。”淄博中院院长刘亚宁说。

    近年来,淄博中院坚持动真格抓管理,求实效促公开,形成了一套务实管用制度机制。建立实行裁判文书网评机制,依托数字化审判管理平台,将所有生效裁判文书按照流程管理节点上传至法院局域网,实现对文书的网上公示和全员点评,在此基础上,每月分别评选出最优和最差裁判文书通报全院。建立实行庭审评查常态化机制,依托“两评查”活动载体,开展“一人一庭”庭审观摩活动,由院领导、业务庭庭长及资深法官组成的观摩小组进行现场打分点评,并将评查结果印发通报全院。去年以来,该院利用“两评查”观摩庭审133次,评查裁判文书9334份,裁判文书优良率达到98%以上。

    答疑解惑——

    展自信赢他信树公信

    2012年9月的一天,一起加工承揽合同纠纷案件的当事人栾某,将一面写有“清正廉洁 公正执法”的锦旗送到淄博中院法官手中,以此表达对司法公正的信赖和对法官的敬意。

    2008年1月,栾某与淄博某公司签订一份加工承揽协议,同年4月该协议因故终止,栾某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对方支付剩余货款并赔偿损失。该案历时3年多,两次发回重审,栾某对判决结果极为不满,并将案件事实和判决意见上传至互联网进行情绪宣泄,引发网友围观。

    该案上诉到淄博中院后,承办法官禚慧聪认识到:司法公正、公开是最有力的舆论引导。庭审前,她反复审阅卷宗,仔细甄别证据,认真归纳焦点,充分预判庭审突发状况;庭审中,客观、及时、全面地公开司法依据、审判程序和裁判结果;庭审后,及时制作逻辑清晰、说理到位的裁判文书,并通过面对面询问意见、答疑解惑,逐步消除栾某的顾虑和不满。栾某感言:“虽然败诉了,但我对法院的判决心服口服,是公开的庭审程序和法官的耐心解释让我认识到自己是败在‘证据’和‘法律规定’上,而不是其他‘莫须有’的原因上。”

    “‘上帝不言,他还会有信徒吗?’作为一名现代法官,既要充满自信地在法庭上宣扬自己的法律见解,又不能怯于在法庭外向当事人及社会公众阐述这些法律见解的内涵。”淄博中院副院长于晓东点评道。

    近日,淄博中院专门出台《关于建立庭(局)长对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实行释法答疑机制的规定》,对该院早前制定的《关于实行判后释法制度的暂行规定》做了细化和完善,就重大疑难复杂案件释法答疑的方式、范围以及台账管理、研判通报等提出了规范性要求。此外,该院还建立了敏感案件风险评估预警机制,从立案阶段开始对案件进行跟踪分析,评定案件风险等级,并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案结事了人和。

    科技给力——

    扩公开“无缝隙”、“全覆盖”

    从人民法院诉讼资产网获悉公告到网上签署拍卖协议,缴纳保证金再到网络参与拍卖过程、异地完成拍卖款交割,整个拍卖过程同步录音录像、拍卖机构现场组织,竞买人足不出户即可完成全部手续,跟踪感受了一起土地使用权拍卖的过程,笔者真正体验到淄博中院司法拍卖公开机制所带来的便利和高效。

    “采用传统方式拍卖流拍后,我们及时调整策略,应用自主开发的网络平台进行拍卖,吸引了多家有实力买家,网上拍卖气氛高于现场拍卖,而且普遍高于评估价,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司法技术管理处处长杨永说。

    近年来,淄博中院将公开机制引入可能存在暗箱操作的关键环节和重点岗位,通过优化内部资源配置、引入网上交易平台、实行涉案资产集中保管和统一对外委托拍卖等方式,深化司法拍卖改革,有效提高了拍卖环节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去年以来,全市法院共办理各类对外委托拍卖案件452件,拍卖成交额2.71亿元,均做到了零投诉、零上访、零差错。

    依托信息化手段的应用,淄博中院以法院局域网为平台,建立了网络办公、裁判文书网评、电子卷宗、视频会议、数字审委会、科技法庭管理等20余个司法公开支持系统,全院18处审判法庭全部建成科技法庭,逐步实现了审判管理智能化、常规办公无纸化、档案管理电子化、流程监控网络化、法庭审理数字化、办公场所现代化的系统格局,将司法公开的触角延伸到法院内外依法应当公开的各个方面。

    监督常态——

    强互动“请进来”、“走出去”

    “现如今,全市法院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与过去有了很大不同,‘科技法庭多级联动’、‘庭审同步录音录像’、‘远程音视频观摩评议’,科技强法、阳光司法,让每一名当事人真正尝到了公开审判的制度甜果。”淄博市人大代表、淄矿集团总经理张寿利在市人代会上评议法院工作报告时感言。

    在淄博中院,自觉接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监督已经成为一种常态。该院专门制定了《关于加强和规范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旁听案件庭审工作方案》,要求相关部门每年至少完成1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旁听案件,完成数量情况纳入年终考核。去年以来,该院依托“法院开放日”、主题汇报座谈等形式,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社会各界人士旁听庭审、参观调研180余人次,发出征求意见函1200余份,虚心听取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法院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该院还高度重视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主动加强与新闻媒体和“意见领袖”的沟通,通过组织新闻发布会、媒体见面会、开展主题宣传、策划系列宣传等形式,展示法院工作,传播主流声音,让人民群众了解司法、理解司法,切实感受到法律的公平正义。(张玉杰 王 伟)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关于打造三大司法公开平台的思考
·浙江湖州吴兴法院推行司法公开四个"关键词"
·北京海淀法院代表联络短信平台推进司法公开
·北京海淀法院创联络工作新形式推进司法公开
·河北廊坊中院信息化建设促司法公开高效
·乌海:司法公开“三步走”

·乌海:司法公开“三步走”
·最高法院:加大知识产权司法公开力度
·江苏淮安市清浦法院司法公开工作纪实
·司法公开 作为示范的阆中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