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重组后的国家海洋局和中国海警局同时挂牌,海警队伍也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这究竟是一支怎样的队伍,背后又有多少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走近江苏海警,探访海上故事
7月25日,在江苏省南通市海门东灶港某处海港内,停泊着两艘海警巡逻艇,蓝白相间的船身上新涂装 “中国海警”4个大字格外显眼,在舰船前甲板上配装了双联高射机枪,几名海警战士正顶着烈日训练枪支故障排除。
驻扎在这里的是江苏公安边防总队海警支队二大队,2012年12月20日正式进驻海门,开始履行海上执法任务,主要担负南通地区245公里海岸线的海上执勤巡逻。大队长沈李江向记者介绍:“我们的任务主要是负责近海安全,调查处理近海治安、刑事等案件,打击走私、偷渡、贩毒等海上违法犯罪活动。”
甲板温度60摄氏度,可以煮熟鸡蛋
7月25日中午,气温37.5摄氏度,甲板温度高达60摄氏度,行走在甲板上隔着鞋子感觉脚底发烫。战士们笑称,这时的甲板可以煮熟鸡蛋。
14时整,32021号艇准时出航执行巡逻任务,船上27名海警战士集合、就位、报告、起锚、出航……一切显得有条不紊、训练有素。
今年黄海海域从6月1日到8月31日期间实施休渔期禁捕。为确保休渔期间海上无违规作业情况发生,海警大队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劝离目前仍在海上未回港的渔船。
舰艇在专属经济区内进行巡航,发现有一艘滞留海面的渔船。巡逻艇随即拉响警报,实施登船检查。经了解,此渔船是连云港籍小型捕鱼船,这次出海虽然没有实施捕捞,但是船体携带了网具,有重大偷捕嫌疑。按照规定,休渔期内未经批准擅自离开渔港就属于违规行为,海警战士对其进行批评教育,责令立即回港。
艇长卜乔华介绍,二大队管辖南通范围海岸线约245公里,纵深200海里,在禁捕期间,定期或者不定期采取巡航方式检查洋面上的船舶。
由于每次出海执行任务,少则三五天,多则整个月都在海面上漂着,许多节日都是在舰艇上度过的。最高纪录是枪帆班班长昌茂华保持的连续12年在艇上过端午节。
船体倾斜30度,风浪中老鼠冲出来跳进大海
“出海最怕遇见大风浪。”一名战士告诉记者,接到任务或者群众报警,有时是风浪比较大的时候,虽然不是出海的好时机,但是必须出海。
2012年底,大队接到群众报警,有一艘船在海上遭遇大风浪后翻了。接报警后,海警战士立即出发赶去执勤,当时风浪达到7至8级。
舰艇船头被大浪压得沉在海面下,每个浪都有好几米高,船体倾斜达到30度。巨浪迎面从船头打过来,直接砸在驾驶舱上。“当时感觉船要被浪打翻了。”战士瞿鑫提到当天的经历,仍然心有余悸。
所有战士紧紧抓住栏杆、舱门等可以依靠的东西,尽管平时经过抗风浪训练,但是仍有不少战士忍不住呕吐。
有战士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有一幕印象特别深刻,风浪大到连舱底的老鼠都受不了,从船舱冲出来跳进大海。就是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海警战士完成了救援任务。
37度高温下,千锤百炼特勤队
25日16时,烈日炙烤下的训练场热浪滚滚,气温高达37摄氏度,训练场上海警特勤队员们正在练习近身格斗,上步、顶腰、扭胯、翻腕,干净利落。
为提高海警官兵海上执法执勤能力,海警特勤队坚持“先陆地后海上,先易后难”的原则,开展抗晕眩科目训练。
在滚轮训练中,战士将手脚全部捆绑在铁轮上,靠腰腹力量迅速自转,记者看着就觉得头晕,而特勤队员们却已经习以为常。像这样针对海上抗风浪能力的训练还有很多……
为练就一身过硬的功夫,不管天气多么炎热,这样高强度的训练在海警二大队里每天雷打不动,晚上也轻松不了,还要进行俯卧撑、引体向上等体能训练。
艰苦的岸上训练、枯燥的舰上生活,战士们能坚持下来,是一种什么样的信念在支撑着他们?
海警二大队政委韦应永说:“每一次能在茫茫大海里圆满完成任务,我们就觉得这一切都值得!”
(记者 赵家新/通讯员 白卫 左智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