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广东

广东:重点海域实行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

2013-08-02 14:37:19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日报 

广东海洋环境保护形势日趋严峻 执法检查组建议

重点海域实行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

广东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近日听取了关于检查《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办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报告指出,当前部分海域污染和生态破坏仍较严重。由于存在“多龙治海”现象、一些制度未能落实或执行不力、环境保护基础能力建设严重滞后等因素,广东海洋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日趋严峻。

广东省人大环资委主任委员、执法检查组副组长陈耀光介绍,此次执法检查是办法实施近4年来由省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的第一次执法检查。从检查的情况看,作为海洋生产总值连续18年位居全国首位的广东,办法实施以来取得了明显成效,所规定的保护和管理措施基本上得到落实,海洋环境质量总体上保持稳定。但陈耀光同时指出,随着沿海地区开发力度的加大,海洋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越来越严峻。

报告显示,当前广东部分海域污染和生态破坏仍较严重。2012年,Ⅳ类和劣Ⅳ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比重仍占1.9%和6.5%,主要集中在河口海域(珠江口、柘林湾、汕头港)和局部水交换不畅的港湾(湛江港、水东湾),主要超标污染物为营养类物质(无机氮、磷酸盐)。

“部分海域海洋生物资源有衰退趋势,大亚湾、珠江口海域等近海鱼类产卵场、索饵场和洄游通道受到破坏。违规向海洋倾倒废弃物的现象时有发生,违规用海现象仍然存在,船舶污染海域风险越来越大。”陈耀光说。

此外,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在陆源污染情况、入海排污口及近海江河排污口设置、主要入海河流监测断面监测数据、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等方面,仍未实现信息共享。

报告指出,陆源入海排污防治的部门联动机制不顺畅,存在陆海“两张皮”现象。海洋渔业、环境保护、海事等部门海上联合执法没有形成常态化机制,存在“多龙治海”现象。相邻海域各市、县海洋环境保护合作协调机制不健全,特别是珠江口污染联动整治协调机制和联合执法机制仍未建立。

由于财政投入不足,广东海洋环境保护基础能力建设严重滞后,与经济大省、海洋大省的地位很不相称。据介绍,目前广东县级海洋监测机构覆盖比例仍未达到45%。由于海洋环境监测能力不足,目前仍未对全省海洋环境状况特别是污染和破坏情况进行全面、完整、准确的普查,从而无法建立起重点海域排污总量控制制度,其他有关防控措施也难以推行。

执法检查组发现,办法规定的一些制度未能落实或执行不力,具体表现在:办法要求省政府在办法实施之日起一年内制定有关船舶航经海洋自然保护区限制航速的具体办法,但至今仍未制定,不利于海洋保护动物的保护,近几年因航速过快导致珠江口中华白海豚死亡的现象时有发生;为了实现陆海统筹和陆源入海排污防治的控制,办法要求省和各沿海市、县政府建立重点海域排污总量控制制度,但4年来这项工作仍停留在调研阶段。

“办法本身也存在一些不适应、不完善的地方。”陈耀光指出,办法对陆海统筹、陆源污染管控的规定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的、具体的制度和措施。对破坏海洋资源环境的违法行为,特别是对重大污染事故处罚力度不够,违法成本低,执法震慑力不足。海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等一些新的海洋环境保护制度未列入办法之中。

为此,检查组建议,除了加大海洋环境保护的普法宣传,建立重点海域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制度是当务之急。

报告认为,陆源入海污染物是海洋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重点海域排污总量控制制度是防治陆源入海污染物的关键。省政府应在全面、完整、准确摸清情况的基础上,按照办法的规定,加快建立重点海域排污总量控制制度,制定重点海域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指标和主要污染物排海控制计划,制定并实施主要入海河流断面水质保护管理方案,落实各项海洋环境污染防治措施,使陆源污染物排海管理实现制度化、目标化、定量化。

此外,检查组还指出,不仅要健全和完善海洋环境保护部门区域协调机制,加大对海洋环境保护工作的投入,加强海洋生态建设和海洋环境基础能力建设,还要严格执行涉海项目环保审批。

报告中提出,要按照海洋功能区划、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划定海洋生态红线。严格近岸海域和陆域开发建设项目的环保审批,建立健全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的联动机制,推进规划环评早期介入和全过程参与,加强沿海地区重点城市建设、工业园区的规划环评。

检查组建议,适时修订办法,增加有关加大对海洋环境违法行为处罚力度、海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划定禁止养殖区域、提高海上交通工具作业设施废气废水废油排放标准、授权海监队伍承担海洋环境保护执法职责等方面的内容。

(记者 章宁旦)

[责任编辑:李家亮]
相关报道

·广东人大调研:大量行政纠纷未诉讼解决
·广东人大将审议条例草案 立法严控行政审批
·广东:人大立法要多听基层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