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文化频道> 文化随笔

赵志飞:我们,该如何安慰妈妈

2013-08-02 09:42:31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我写我谈

赵志飞

最近,很多同志在中国警察网上听了由我作词的歌曲《妈妈,不是儿子不听话》,纷纷给我打电话,问是怎样想起创作这样一首歌的。作为歌词作者,我把有关创作情况给大家介绍一下。

2007年6月24日晚11点来钟,我刚回家,电视中正在播放电视片《中华之剑》第六集《剑之魂》,我知道这是一部为配合宣传“6·26”国际禁毒日播放的反映缉毒工作的电视片,就坐下看起来。

突然,一组镜头深深震撼了我:一名42岁的云南缉毒警察牺牲后,85岁的老母亲被抬到爱子遗体前,猛然给儿子一记耳光,说:“我们不是说好了,你怎么能走在我的前面……”丧子之痛,莫过于斯,舐犊之情,于滋尤甚!这个镜头,震得我近乎窒息,我情不自禁地拿起电话,拨给了母亲。老母亲拿起电话时,我才意识到已是夜半时分。母亲有点受惊地问:“啊,出什么事啦?”我忙说:“没有没有,就想问您睡了没有。”母亲说“我早睡了,你把我吓了一跳!”放下电话,我更不平静了。当一个人民警察的母亲多不容易啊!随时都在为儿子的安危牵肠挂肚,担惊受怕。可是,身为惩恶扬善、除暴安良的人民警察,怎么可能不经常面对急难险重、流血牺牲呢?一旦无法避免牺牲,我们,该如何安慰妈妈?

于是,我打开电脑,几乎是一气呵成写了以下文字:

妈妈,不是儿子不听话

夜看禁毒纪录片《中华之剑》,一个情节深深震撼了我:一位缉毒警察牺牲后,老母亲踉跄着来到爱子遗体前,猛然给儿子一记耳光:“不是说好了,你怎么能走在我的前面……”震撼之余,夜不能寐,以同为警察的感受,代儿答母:

妈妈,不是儿子不听话/我何曾不想陪您到老,送您到白发/可是,可是职责让我面对了牺牲/我怎能,怎能有太多的牵挂/妈妈,不是儿子不听话/我何曾不恋这青山绿水,秋实春华/可是,可是花园里藏有害人的毒蛇/我怎能,怎能就这样把枪放下/妈妈,不是儿子不听话/我何曾不想换个岗位,随你回家/可是,可是看到战友们都在拼搏战斗/我怎能,怎能停止冲锋的步伐/妈妈,不是儿子不听话/我何曾不想娶妻生子 立业成家/可是,可是人民给了我这身警服/我怎能,怎能贪生怕死愧对于她/妈妈,不是儿子不听话/我知道您会理解儿子的回答/虽然,虽然我已长眠于大地/您想我时,我就是您窗前绽放的鲜花!   

我想通过这首小诗,回应烈士母亲的悲声,抒发人民警察忠于职守勇于献身的精神品格和内心世界,用真实质朴的正能量话语回答慈母的诘问,引导人们走出悲情,化悲为壮。

写完后,我把这首小诗挂到了学院博客的公众平台上。

第三天上午,有同志告诉我《楚天都市报》发表我的诗。我找来看,正是我这首《妈妈,不是儿子不听话》。报社编辑部左玲主任告诉我,她们每天都要在网上搜一些比较好的帖子,发到《酷帖》栏目中。她们在网上搜到这首诗,认为在“6·26”国际禁毒日登出来,很有意义。不久,另一家报社给我寄来报纸,他们也发现并刊发了这首诗。湖北省图书馆在一次邀请我做“张之洞建警”讲座时,主持人、湖北人民广播电台著名主播江霞即兴朗诵了这首诗,她那经过再创作的朗诵效果,让我和很多听众流下了热泪。《长江文艺》不久也刊发了这首诗。

2012年12月,全国公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经验交流会在我院举办,在当晚的《剑胆琴心》诗歌朗诵会上,我院学生配乐朗诵了 《妈妈,不是儿子不听话》,赢得当时在场观看的全国公安文联主席祝春林同志和全国兄弟院校领导的热烈掌声。祝春林同志连说了几个“好”。他得知是我写的后,专门叮嘱我要扩大这首诗的宣传面和影响力,弘扬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让人民群众生发出对“以人民为天、以奉献为职”的人民警察的理解和尊敬,也让这首诗成为激励人民警察“忠诚为民、无私无畏”的精神力量。

我开始思考如何落实祝春林主席的要求。正在此时,公安部政治部部署在全国公安院校举办文艺会演大赛,要求各公安院校创作节目参赛。于是,我想到了把这首诗打造成一首可以让人传唱的通俗歌曲,争取扩大一下这首诗的宣传面和影响力。

我找到国家一级作曲家、湖北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方石,请他帮忙作曲。方石是我40年的好朋友,一周后,方石的《妈妈,不是儿子不听话》简谱稿就发给我了。我略识简谱,觉得很不错。音乐把握住真切、深情与悲壮的基调,在朗朗上口的旋律中,或说、或唱、或哭、或喊,将来不及对母亲所表达的千言万语如江河般一泻而出。歌曲结尾在舒缓明丽的曲调中“献”出一束束鲜花,既是儿子对妈妈的感恩,也是人民警察对祖国母亲的热爱;既是“这一个”儿子的美好化身,也是所有人民警察的光荣象征。

于是,我马上交给宣传处。安排我校“院级男高音”王向阳老师演唱,由汤凌、李岐峰老师分别扮作母子伴舞。尤其是在歌曲前,加了几句旁白请江霞配音,既介绍了歌曲背景,又让那悲怆痛苦的呐喊诘问把观(听)众一下带入歌曲中,去聆听牺牲烈士的悲壮回答。

今年7月12日,武汉酷暑难耐。解放军二炮文工团青年歌手、全国第十二届青歌赛金奖获得者师鹏因事来武汉,听方石老师介绍了这首歌,很受感动。当晚,在省音协那间刚装修好还来不及装空调的录音棚里,挥汗如雨的师鹏打着赤膊在里面 “战斗”了近4个小时,录制了这首《妈妈,不是儿子不听话》。录音棚里,我们汗水和着泪水,悲情伴着激情,感动着彼此,更希望感动社会大众……

[责任编辑:刘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