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影视作品中反映法院的工作并展现法官的风采?我从两个方面谈谈个人的想法。首先,影视作品要塑造公正的法官。司法的精神在于公正,法官的精髓也在于公正。影视作品应避免塑造以下几类不合时宜或难入人心的法官形象。第一类是“劳动模范式”法官,一心扑在工作上,不顾家庭,积劳成疾,英年早逝。第二类是“活雷锋式”法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分内分外的事情都管,贴近群众,善于调解。第三类是“狄仁杰式”法官,善于调查取证,精于推理破案。前两类法官在现实中有,也应该表彰,但不适宜作为影视作品中的主人公。第三类在古代中国能有,但是在现代社会中不真实。法官的基本职责是裁判,法官的主要舞台是法庭,法官的重要品质是法律至上、清正廉明。其次,影视作品要展示公正的审判。美国有许多“法庭戏”很受欢迎。在那些电影中,法官并不是主角,主角往往是律师和当事人,但是法官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影视作品展示了公正的审判制度,而这对于宣传法院的工作和弘扬法治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影视作品应该从公正的法官走向公正的审判。中国的刑事诉讼制度不像英美的抗辩式诉讼制度那么“有戏”。特别是中国具有“以侦查为中心”的传统,刑事案件的庭审在一定程度上被虚化了。但是,我们的影视作品可以反映改革的趋势,可以在“以审判为中心”的庭审环节设计冲突,塑造人物,讲述故事。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何家弘)
·打造可量化可提升可感受可持续的司法公正
·河南信阳中院维护律师“五权”促进司法公正
·最高法副院长:全力刹“四风”推进司法公正
·司法公正下的法律观
·两岸司法界人士共聚漳州研讨司法公正等议题
·两岸司法界人士共聚福建漳州研讨司法公正等议题
·两岸司法界人士共聚福建漳州研讨司法公正等议题
·海南高院院长:以司法公正树司法公信关键在队伍
·河北新乐法院:让司法公正看得见感受得到
·司法公正来自个案公正的积累
·激发维护司法公正的内生力量
·裁判文书上网:倒逼司法公正的网络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