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法学理论

克服官僚主义坚持群众路线

2013-08-02 08:41:20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法院报 

    近日,认真研读了李瑞环同志的《看法与说法》一书。读后感触颇深,受益匪浅。该书内容涉时30年,以摘要的形式集录了作者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各方面问题的看法和说法,文风质朴,微言大义,反映了作者爱国为民的赤胆情怀。其中,文中关于群众观点与官僚主义的论述更是鞭辟入里,发人深省。反映了一个身居高位、心系群众的长者的悲悯情怀和对现状的思考、担心与告诫。

    在今年6月18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大量存在,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上。至此,官僚主义作为群众路线主题实践教育需要解决的“四风”之一,又一次摆在了全党和各级领导干部的面前。实际上,早在1950年,毛泽东同志就告诫全党:“不要沾染官僚主义作风”。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也强调全党须“防止领导机关官僚化的危险”,要求“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接地气、通下情”,并提出“我们必须向这些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的现象进行经常的斗争”。由此可见,落实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反对官僚主义是历届领导者的共识。

    作为官场上的一大恶习,官僚主义的主要表现有:或做官老爷、作威作福,或不懂实际、胡乱指挥;或敷衍塞责、八面玲珑,或浑浑噩噩、游手好闲;或好话说尽、一件不做,或只重形式、不讲内容;或只管过程、不求结果;或欺上瞒下、弄虚作假。当前,包括脱离群众型、封建老爷型、糊涂无能型、特殊享受型、结党营私型在内的各种类型官僚主义引起广大群众的强烈不满,并成为社会仇官恨官等不良情绪的主要根源,严重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损害社会公平正义,危害社会稳定和谐。官僚主义是阻碍群众路线的最大敌人,是贯彻执行群众路线的“拦路虎”,官僚主义得不到有效遏制,贯彻落实群众路线必将成为空谈。官僚主义盛行,党的民心“长城”便轰然坍塌,执政之基也将土崩瓦解。同时,官僚主义必然催生形式主义,并导致享乐主义与奢靡之风盛行,从而极大挫伤群众的积极性,并最终危及“中国梦”的实现。

    官僚主义思想和作风在司法领域也有所体现,如在出台司法政策、制定指导性文件、出台改革举措时不注重调查研究,不注重听取群众意见,拍脑袋、想当然,以致工作措施不符合民意,不符合实际,得不到群众的理解、支持与配合。又如,有的干警背离司法为民根本宗旨,脱离群众、高高在上,对待当事人和上访群众“冷横硬推”,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等。这些都极大伤害着人民群众的感情和利益,损害人民司法的权威,降低司法公信力,危及我国法治事业的发展和法治梦的实现。

    值得深思的是,反观各个时期,人们都意识到了官僚主义的危害并积极倡导反对官僚主义,但官僚主义问题却频现反弹,近年来,在个别地区和部门甚至愈演愈烈。究其原因,根源正在于群众观念的弱化与为民理念的缺失,在于忘记了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和“一切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的宗旨。因此,破除官僚主义,需要谨记“得民心顺民意则兴盛,失民心拂民意则衰亡”,树立为民意识,肃清“官本位”思想,坚持走群众路线。反映在司法领域,就是要坚持公正司法和司法为民理念,坚持“保护人民利益是政法工作的根本任务,保护人民群众是政法工作的基本原则”,才能保证人民法院事业的健康发展。

    (最高人民法院:李玉萍)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视频]宁夏:王雁飞强调要扎实推进政法综治部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成都市委政法委举行群众路线座谈会 进一步密切联系群众
·走群众路线,不能让群众无路可走
·坚持群众路线 回应司法需求
·群众路线:聚力中国梦的根本工作路线
·坚持群众路线 回应司法需求

·坚持群众路线 回应司法需求
·吴爱英:司法行政要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
·北京市公安局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部署会
·贵州公安:将严打整治工作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
·青海省监狱系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抓层级抓开头
·青海省司法厅机关党委召开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部署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