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传真

北京市司法局五项措施改进行政审批工作

2013-08-01 16:16:23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首都政法综治网 

为更好地满足群众法律服务需求,北京市司法局采取务实措施改进行政审批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简化审批程序

结合清权确权,重新精简了律师管理、公证管理、司法鉴定、国家司法考试等工作程序,进一步明确了各类行政许可、非许可审批事项所需提交配套材料及要求。将外国、香港律师事务所驻北京代表处有关事项申请表格和公证员任职审核、公证员变更执业机构核准申请表格,由原来的一式三份缩减为一式两份。合并司法鉴定许可流程表中“补充材料”、“退还申报材料”等栏目的申报人签字,建立A、B角制度,加强初审、复审和审定各环节的工作衔接,缩短每个许可岗位的许可时限,进一步提高许可效率。

二、规范审批内容

根据新修订的部颁规章,重新制作了办事指南和文本模板,将其放在北京司法行政网和业务平台网站上,方便当事人下载使用。通过首都之窗、北京市司法行政网、北京市律师管理平台等网站,及时回复当事人提出的各类许可、备案和服务事项的相关问题。严格落实市局服务大厅值班制度,设立咨询电话,随时解答办事人员的电话咨询和现场咨询。将许可办事指南印成便民手册,放置在市局和各区县局办事大厅,供群众索取查询。

三、创新审批方式

加强行政审批信息化建设,在律师执业证书制作中采取了上传电子照片、在照片上加装条形码等新技术,减少了申请人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国家司法考试首次实行全程网络化报名,完成30100名考生报名工作。对上传照片最迟第二日给予回复,比司法部要求提前两天。报名期间开通三部咨询电话,共解答咨询电话3000余人次。通过报名系统短信平台,在上传照片、网上缴费等环节及时提醒考生。对于无法通过网络报名的,专门在大厅开设绿色通道完成报名交费。

四、加强监督检查

以效能、风险、质量为重点,对律师、公证、司法鉴定、国家司法考试等行政审批事项进行立项监察,建立了行政许可审批办理情况的值班制度、预警提示制度和月通报制度,专人、全程跟进督察,定期讲评,解决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创新推出重点工作项目“金牌奖”评选,实现了督察工作由抓落实向重质量、重效率、重社会效果的转变。加强政务公开,全系统通过新闻媒体、互联网门户网站、公示栏、发放联系卡等形式,公布70部监督电话,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联合行业主管、特邀监督员和群众代表进行明察暗访,加大行政问责力度,彻治服务环境、服务效率、服务质量、服务态度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年内,网上办理行政审批未出现超时限、跳跃、亮红灯等违规现象,各类行政许可总平均提效率达60.6%,委办局审批事项办理测评统计显示,群众满意度达100%。

五、解决内在问题

加强公证员配备、公司公职律师试点、《律师事务所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施行等前期调研,以人员的合理布局解决行政审批资源分配不均问题,以程序的前置设定解决行政审批有据可依问题。加强对行业主管机关工作人员和区县司法局业务人员的全员培训和执业能力评估考试,提高全系统窗口单位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严格行业准入,进一步明确了法医、文检、知识产权、建设工程质量、司法会计等专业类别司法鉴定人许可准入条件,逐步淘汰资质差,能力弱的司法鉴定机构和鉴定人。

[责任编辑:李家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