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交警每天工作五六小时每小时做1140个手势 额下小弯月胸前倒三角成标志
记者郭宏鹏黄辉
36℃、37℃,局部最高气温可达38℃……连日来,“火炉”江西南昌“高烧”不退,气象部门连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
正当人们或躲进室内吹空调,或跳进游泳池一搏清凉时,南昌交警每天却顶着烈日,坚守一线,全力维护高温下的交通秩序。
7月30日15时,《法制日报》记者来到南昌市八一广场电信大楼岗亭。只见挂在岗亭外侧的温度计显示温度已达48℃,“半个小时前还一度爆表达到50℃以上。”该岗亭岗长杨建告诉记者。
据介绍,该岗亭有1名岗长和3名民警,还有23名协警。从早上7时一直到22时,分成三班倒,每人每天连续工作达五六个小时,基本上没有休假。
“站岗时,交警嘴不停、手不停、身体转不停,每小时大约要做1140个手势。”屈勇告诉记者,由于指挥时手臂必须绷紧、笔直,所以每天晚上回家睡觉时只能侧卧,通过身体弯曲来缓解白天的疲劳。
15时50分左右,一辆无牌照三轮摩托车从机动车车道驶过,杨建立刻上前将其拦下。经询问,这是一辆送快递的三轮车,但车主拿不出任何手续,口里却一再辩解“很多快递用的都是这种车”。
“首先,这辆车属于机动车,你无牌无证驾驶,就违法了;其次,车速开到40码以上,属于超速;另外你连头盔都没戴……”声音沙哑的杨建一遍又一遍地跟车主解释。
几分钟后,马路对面的一名中年妇女跨越栏杆,直接穿越机动车车道。眼疾手快的杨建马上迎上前去,将其安全带离马路中央。由于这名妇女不愿接受10元的罚款,杨建将其“请进”岗亭附近的交通安全宣教室,让她观看半小时交通安全宣传片。
据了解,为整治“中国式过马路”交通违法行为,该中队自创“七个一”做法,即一块牌子、一个喇叭、一个袖章、一根绳子、一张卡片、一面黄旗、一张碟片,真正实现情理法结合,惩教结合,防患于未然。
户外现场体验采访了两个小时,记者明显感受到太阳的灼热。再看看马路中央的交通岗亭,四周没有遮挡物,一直在太阳下“烤”着。
杨建腰挎近10斤的单警装备一直在忙碌着。中间休息的时候,他随手摘下帽子,记者在他的额头上看到一个明显的“小弯月”。“戴着警帽长年站在太阳底下,自然就晒成这种形状了。”杨建笑着说。
“除了‘小弯月’,还有胸前晒黑的‘倒三角’,以及手臂上的‘黑白配’,这些都是交警的特有标志。”屈勇补充说,岗亭交警每次吃饭都只能吃六七成饱,“因为一吃完饭就得上岗,又是吹哨,又是喊话,怕胃受不了。”
记者获悉,在炎热的天气下执勤,南昌交警每月的高温补贴为120元,每年7月至9月3个月发放。
·河南公安厅高速交警通报上半年交通违法情况
·[视频]广州交警邀市民入警营零距离互动
·青海玉树交警紧盯“五大群体”强化宣传教育
·山东滨州交警:化解校园周边拥堵难题
·[视频]河北唐山:交警——高温下的坚守
·[视频]北京大暑迎热浪:一线交警坚守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