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中国梦 保障“平安山西、法治山西”建设 不断推进山西省司法行政工作迈向新阶段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全新发展阶段,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展示出我们正走在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发展道路上。中国梦,你我共有的梦,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方方面面的中国力量。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2013年的司法行政工作也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省司法厅新的党委班子适应形势发展的新要求,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全力保障“平安山西、法治山西”建设,全面服务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为转型跨越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梦在前方,路在脚下,唯有再接再厉、稳扎稳打,才能再谱华章、续写辉煌,形成司法行政工作发展进步的兼容合力,为众志成城“中国梦”的实现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司法行政上半年工作融入大局、求真务实、成绩显著、开局良好。
全系统监管安全保持稳定态势,生产安全严格按照“五个亲自”和“两个至少”要求,没有发生一起重伤以上事故,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建立起律师服务重点工程的组织保障机制、对接会商机制、律师选用机制、服务监督机制和业绩考评机制,司法行政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氛围更加浓厚。研究建立了法治山西建设“1+6”工作体系,法治山西建设进入力度最大、层次更高的新阶段。同时,司法行政机关在推进法治山西建设中的职能更加突出,地位更加凸显。研究部署推进法律援助工作,“12348”法律援助热线建设加速推进,司法行政服务民生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这些工作的顺利开展均为全省司法行政工作迈向新阶段开好了头、起好了步。
聚焦实现中国梦,全面提升法律服务工作水平。
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是全省司法行政工作者特别是全省法律服务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一)着眼山西转型跨越发展和综改试验区建设,提升法律服务水平。近年来,全省法律服务工作者为山西煤炭资源整合、煤炭企业兼并重组、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等中心工作,及煤博会、能博会、中博会、晋商大会等提供了积极主动、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今年,全省共组建专业法律服务团队130多个,对接服务项目1600多个,开展各类专项活动12700余次,提出法律意见书27500余份,为“项目推进年”服务。下一步,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认真组织广大法律服务工作者,以“牵手工程”为抓手,进一步探索完善为重点项目服务的方式和方法,进一步拓展服务和保障工作领域,不断提升服务保障工作质量、不断提升法律服务工作水平。
(二)努力服务保障民生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升法律服务水平。
要充分发挥律师、公证、法律援助、司法鉴定工作在服务保障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中的独特作用,以高度负责的职业精神,确保所代理的每一起案件、办理的每一件法律事项都合法合理,及时高效,程序公正,最大限度地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要大力加强法律援助工作,发挥法律援助在全省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中的作用,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打官司难的问题。今年下半年,要完成“12348”全省法律援助热线建设。
(三)坚持法律服务工作社会主义属性和正确政治方向,提升法律服务水平。法律服务工作要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中发挥积极作用,协助党委、政府参与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妥善处理涉法涉讼信访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不稳定、不和谐因素。要始终坚持法律服务工作的社会主义属性,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行政制度,坚决抵制西方敌对势力渗透破坏活动,坚决防止敌对势力借机插手人民内部矛盾和社会热点问题,培植所谓“维权人物”、代言人,对我实施西化分化图谋。
聚焦平安山西建设,全面做好维护稳定各项工作。
(一)始终把监狱劳教戒毒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确保监所持续安全稳定。要全力做好场所安全稳定工作,牢固树立安全稳定首位意识,按照创建“平安监狱”的总体思路,力争实现理论和实践双突破,在全省平安建设中起到典型示范作用。统筹改革和发展双重任务,积极稳妥地做好劳教戒毒场所安全稳定工作;要切实提高教育改造质量,坚持把教育改造罪犯,教育挽救劳教戒毒人员作为中心任务,全面推行出监(所)教育、心理矫治和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要创新教育改造方式方法,充分利用传统文化的感化作用,充分发挥社会帮教力量的综合作用,来提升教育的有效性;要全力做好监所安全生产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厅党委提出的“五个亲自”、“两个至少”工作要求,继续做好集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切实完成好“三落实三提高”的目标任务。
(二)切实加强特殊人群管理教育服务工作,着力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刑释解教人员、社区服刑人员等特殊人群,是影响社会安全稳定的重要因素。要认真贯彻《平安山西五年建设规划》、《平安山西建设2013年行动计划》,切实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督管理,切实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的衔接管理,防止脱管漏管,防止发生重特大案件。要切实加强对特殊人群的思想政治、法制、道德和文化教育,丰富教育手段,激励引导他们自觉遵纪守法。要切实落实特殊人群社会保障、生活救助等政策措施,促使他们顺利回归社会,力争在社区矫正管理教育中心、过渡性安置帮教基地建设、信息化管理等方面有新的突破。
(三)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积极作用,努力化解社会矛盾纠纷。要积极适应新形势新发展,更加注重服务群众,依法调解,努力把更多的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要进一步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建立完善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充分发挥律师、公证和基层法律服务独特作用,形成化解矛盾纠纷的合力,提升调解工作效果。下半年要制定出台人民调解员星级管理、人民调解员案件受理台账等制度。加强征地拆迁、村矿村企、劳动关系、医患关系、交通事故和环境污染六大重点领域的矛盾排查治理工作,积极协助党委政府妥善处置化解非正常上访和群体性事件。要创新调解工作方式和载体,提高调解工作公信力,形成拳头产品。
聚焦法治山西建设,全面做好依法治理工作。
(一)突出发挥省委依法治省领导组办公室作用。省委依法治省领导组办公室是推进法治山西建设的“总参谋部”。要发挥好“规划指导、组织协调、督促检查、考核验收、总结评比”的职能,切实起到“发动机”、“推进器”的作用。要组织依法治省六个联席会议,发挥好各自领域依法治理工作牵头作用。要强化工作方法,实行项目化推进,将“法治山西”重点工作分解为若干项目,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员、推进步骤、完成时限,积小胜为大胜,务求取得实效。
(二)积极推进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法制宣传教育是法治山西的基础性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六五”普法规划,深入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国家基本法律,着重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法治精神和法律信仰。要深入开展“法律六进”活动,着力提高全民法律素质。要重点加强领导干部、公务员学法用法工作,提高各级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要创新法制宣传教育的方式方法,善于利用大众媒体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积极拓展微博、微信等法制宣传新平台,不断扩大法制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和渗透力,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三)大力提升依法治理工作水平。依法治理是推进法治山西建设的重要手段。要坚持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深入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依法治理和法治创建活动,以法治实践推动和保障法治山西建设。建立完善创建指标体系和考核评价标准体系,推动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推动创建工作规范化和常态化。深化行业依法治理和法治创建活动,广泛开展依法治理示范机关、示范单位、示范窗口创建,围绕法治山西建设热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治理,不断提高各行各业管理和服务的法治化水平。深化基层依法治理和法治创建活动,大力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示范社区、诚信守法企业等创建,切实提高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
(四)切实加强培养法治人才工作。法治人才是法治建设的基本力量。要本着从严治考、热情服务的总原则,以严防失密、泄密为工作重心,以平稳、安全、顺利、有效为目标,认真组织做好年度司法考试组织工作,为“法治山西”建设选拔合格法律职业人才。要进一步活跃法学研究氛围,结合司法行政工作破解改革发展难题的需求,推动全系统理论课题研究工作,建立领导干部领题调研制度,为“法治山西”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理论支撑。要进一步加大系统院校的教学改革工作力度,推动法学教育工作创新发展,为“法治山西”建设培养更多更优秀的法律人才。
聚焦事业发展根本,打造过硬司法行政队伍。
大力加强思想政治、业务能力、组织作风、党风廉政建设,打造政治坚定忠诚可靠、素质全面能力高超、务实进取作风优良、清正廉洁遵纪守法的过硬司法行政队伍。要以贯彻落实八项规定为切入点,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抓手,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和广大干警职工、法律服务工作者清醒认识执政理国的“四大考验”、“四大危险”,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以务实求真的作风反对形式主义,以执政为民的宗旨反对官僚主义,以不懈奋斗的精神反对享乐主义,以清正廉洁的操守反对奢靡之风。
新一届厅党委领导班子,要起到带头作用。胸怀理想,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自己,始终站稳立场,自觉做到从政治上观察、分析、处理问题;胸怀大局,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下思考谋划工作,在全国、全省一盘棋大局下推进落实工作;胸怀事业,以从事司法行政事业为荣,以干好司法行政事业为乐,艰苦拼搏、夙夜在公、创新进取、敢于担当;胸怀群众,发挥司法行政工作在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工作中的特殊优势,想群众所想、干群众所盼;胸怀法纪,要求同志们做到的,自己在第一时间做到,要求同志们不做的,自己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去做。
高度重视基层基础工作和科技信息工作。
要切实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牢固树立强基固本的战略思想,进一步增强基层实力、激发基层活力、发挥基层作用。要全面加强基层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加强基层保障能力建设。要大力发展法律服务、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等司法行政基层组织,健全完善司法行政基层工作网络,将司法行政工作和网络向乡村、社区延伸,工作覆盖到城乡基层,作用发挥到乡村社区,真正打造化解矛盾、宣传法治、服务群众、创新管理的一线综合平台。
要切实加强科技信息化建设。结合监所安全防范、教育改造、安置帮教、社区矫正、执法执业管理、司法考试、应急指挥等工作需求,不断提高科技应用的广度和深度。加快司法行政网络平台建设,尽快完成连接省、市、县、乡四级地方司法行政机关网络信息通道。加强司法行政机关门户网站建设,广泛实行网上咨询、网上办案、网上审核、网上监督,实现司法行政政务公开、信息发布、公共服务的电子化网络化。加强司法行政标准化建设,形成全领域全方位的司法行政业务标准体系,为推进司法行政信息化建设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