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晓
近日,长沙市交警支队分两批曝光了大批“最牛违法公车”。从湖南省直部门到长沙市属部门,长沙市交警支队既打“老虎”又拍“苍蝇”的做法引起广泛关注(7月29日新华网)。
公车交通违法是个老问题了,在全国范围内都广泛存在。超载、超速、逆行、闯红灯……这些看似不大的交通违法问题,对于一些公车而言更是牛气冲天熟视无睹。就拿此次长沙交警曝光的违法公车来看,最高纪录保持者竟然是238次,紧随其后者也不遑多让,分别是84次、78次,如此天文数字,只能让普通群众的车望洋兴叹。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一些公车如此肆无忌惮地行驶在马路上?毫无疑问,是特权思想使然,是权力意识作祟。一些公车的驾驶者、使用者自持权力在握,不把交通法规放在眼里,在马路上想怎么开就怎么开,“敢上九天揽月,敢下五洋捉鳖”。就算被有关部门通知查处,第一反应同样是“官本位”思想驱动,到处找关系、托人情,试图用权力开启一扇法律的后门。就像上述报道中所言,“一些单位和部门特权意识重,在公车违法后,一般会动用各种关系说情,或者给交管部门施加压力,不愿意接受处罚。”
跑在马路上的车成千上万,一些公车的所作所为人民群众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具体到某一辆公车的某一次交通违法看似不算什么大问题,但是积沙成塔集腋成裘,大量公车长期违法得不到应有的处罚,严重影响了执法部门的公正权威,严重影响了执法部门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地位。
公正执法是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法治精神的集中体现,而特权思想、权力意识正是公正执法的大敌。在交通违法的问题上,执法部门决不能容许“罚民不罚官”的现象长期存在。此次长沙市交警部门面对来自于公车背后的关系网,毅然将公车违法行为暴露在阳光下,就是对特权思想的一次集中宣战:多方面引入舆论监督、社会监督,不仅是对公车违法进行监督,同样是对自身的执法过程进行监督,充分表明了公正执法的决心和态度。
在交管部门曝光之后,“被曝光单位没有来说情的,大多在积极接受交警处罚”。从这一良好的效果来看,今后执法部门在交通违法的问题上保持公正执法,还需要在两点上继续下功夫:
一方面,让曝光违法公车常态化、制度化。在现实条件下,公车违法违章之后,找关系之类的行为几乎不可避免,会对执法部门形成很大的干扰,对这类行为定期予以曝光并使之形成机制,让社会公众来“围观”特权、监督执法,将会极大地消弭执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阻力。另一方面,从管好特权车入手管好特权人。车是人开的,特权思想最终来源于人,在曝光处罚特权车的过程中,要进一步延伸执法联动,最终形成问责,让特权人真正意识到执法没有例外,法律面前没有特权。
面对公车令人吃惊的交通违法次数,群众的强烈不满在情理之中,坚持公正执法是消除群众不满的有效途径,也是唯一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