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传真

河南14市对矫正人员进行手机定位

2013-07-30 15:36:00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河南长安网 

日前,从河南省司法厅了解到,2011年底,全省只有11个省辖市、62个县(市、区)、899个司法所开展社区矫正工作;截至目前,全省已有18个省辖市、158个县(市)、2395个司法所开展了社区矫正工作,分别增长64%、155%、166%。

我省自2009年开始在郑州、漯河、焦作三市开展了社区矫正试点工作。2011年底,全省社区矫正电视电话会议召开,我省社区矫正工作进入全面开展阶段。近两年,全省各级司法行政机关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工作机构队伍尚未正式建立、经费保障远未到位的困难条件下,不等不靠,迎难而上,主动加强与公检法等部门的协调配合,不断探索实践,积极稳妥推进,做到了工作总体平稳交接、监督管理逐步健全,社区矫正工作总体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按照修订前的刑法和刑诉法规定,管制、缓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等4种罪犯均由公安机关负责执行。社区矫正工作开展以后,各地司法行政机关主动加强与公检法等部门协调配合,认真开展社区矫正人员摸底清查和移交接收工作。焦作、濮阳、济源等市严格交接工作程序,统一组织领导、统一交接手续、统一接收程序、统一开展教育,坚持“矫正人员到位、法律文书齐全”,实行“局对局点验、所对所接收”,逐个县区、逐个乡镇扎实推进,确保移交工作稳妥有序进行。截至2012年底,移交工作基本结束,没有发生严重的脱管漏管情况。

我省为每个社区矫正人员建立矫正小组,制订矫正方案,提高矫正针对性、有效性;根据社区矫正人员改造表现、社区环境、人身危险性、再犯罪的可能性、再社会化程度等多方面差异,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将社区矫正人员分为宽管、普管和严管3个等级,采取不同的管理教育措施;根据社区矫正人员的犯罪类型,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分类管理,做到区别对待,因人施教。2013年第二季度,全省共计组织集中教育47582人次,个别谈话教育34471人次,进行心理辅导12425人次,组织社区服务34154人次。

加强社区矫正信息化建设,提高社区矫正工作科技化水平和监管质量。积极探索建立社区矫正信息管理平台,利用手机定位系统,提高监管工作效率和日常管理科技化水平。截至2013年二季度,14个省辖市、124个县(市、区)已建立社区矫正信息管理平台,对矫正人员进行手机定位。

随着我省社区矫正工作规模迅速发展,社区矫正工作中部门之间的衔接配合、监管措施、奖惩手段等一些具体的程序性、操作性问题日益突出,亟待进一步明确。针对实际情况,省司法厅依据《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在广泛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组织人员集中精力,研究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并征求公检法等部门意见反复修改,数易其稿,先后印发了《河南省社区矫正监管工作若干规定(试行)》、《河南省社区矫正人员考核奖惩暂行办法》、《关于加强适用社区矫正前调查评估工作的通知》、《河南省社区矫正工作突发事件处置预案》,与相关部门联合下发了《河南省社区矫正衔接工作暂行规定》。这一系列规范性文件的出台,既是贯彻落实《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的具体举措,也是提高社区矫正实际操作性的重要手段,初步建立了我省社区矫正工作管理制度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各地社区矫正工作中的燃眉之急,促进了全省社区矫正工作的规范开展。

[责任编辑:李家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