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法学会自2007年成立以来,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积极履行“繁荣法学研究、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职责,积极开展法学研究,拓展法学会交流平台,为普及法律知识,推进依法治市,建设魅力信阳发挥了积极作用。
信阳市法学会始终加强自身建设队伍的培养,会员数量由2007年的130人发展到现今的341人,会员刘建国(市检察院检察长)2012年获首届“河南省十大优秀中青年法学家”称号。
就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地级法学会工作,信阳市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公安局局长李长根强调,做好地级法学会工作必须加强服务大局的政治能力、履行职能的服务能力、自身组织的发展能力和事业发展的保障能力建设。
关于服务大局的政治能力建设,一要强化学习教育。引导广大会员和法学工作者、法律工作者深入开展政治和业务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法学理论建设。二要强化审核把关。把好会员发展入口关、专家人才入库关、先进表彰评审关,强调所属单位的政治审查,保证会员队伍、专家人才库队伍和被表彰先进人员在政治思想上的坚定性。三要强化监督约束,在组织课题研究、开展论坛交流和召开学术年会时,事前对题目和主题把关,事中对学术观点和发言内容把关,事后对研究成果和学术综述把关,防止出现违背政治方向的观点和论述。
关于履行职能的服务能力建设,信阳市法学会会长高俊峰强调,根据法学会的功能定位要求,法学会必须发挥好凝聚队伍的作用、学术平台的作用、成果展示的作用。关于法学会自身组织的发展能力,一是进一步加强县区法学会建设。二是进一步加强会员队伍建设。注重吸纳理论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优秀人才,使会员数量有所增长。三是进一步加强研究会建设。研究会是组织团结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开展法学研究的主阵地和骨干力量。
关于法学会事业发展的保障能力,“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法学会事业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支持法学会按章程开展工作;市委政法委将一如既往地支持法学会工作;各县区委政法委要把法学会工作当做政法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协调有关部门解决法学会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广大法学会员要加强团队意识,积极参与法学会活动,在活动中学习、成长。”高俊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