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平安使者

浙江象山定山庭长孙素静:为法官梦笃定前行

2013-07-30 10:02:52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法院报 

能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很知足

  记者:我看到您办公室窗台上放的基本上都是兰花,您对兰花是情有独钟吗?

  孙素静:是的,不光是办公室,在我家里也种满了兰花。我想这可能跟我的性格有关吧。兰花,给我的感觉就是那种简简单单、安安静静的优雅。换了几次办公室,这些兰花一直陪伴着我。

  看着它们,好像就看到了自己的内心,有一个声音始终在提醒着我:再复杂的案子,把事实审查清楚了,把法律关系分析全面了,就可以抽丝剥茧地厘清思绪,写出让人信服的判决书;再难缠的当事人,只要你耐心地跟他把事理、法理、道理讲清楚了,他自然会对你的工作多几分体谅与认可。

  记者:您刚开始参加工作的时候是在法院做会计,20年后被评为全国法院办案标兵,您最深的体会是什么?

  孙素静:我最想说的是,用心去做,不管哪行,都能做好。从内心笃定要做一名法官的那一刻起,我是真的认定了这份职业!

  不管是从零开始学习法律知识,还是从书记员到审判员,我都是一门心思地想着要用心做、认真做。这种自我暗示,感觉就像是你在做账时,绝不容许有一处错误一样。

  记者:从窗口立案、民事审判到未成年人案件,再到人民法庭工作,您是如何做到角色转换的?

  孙素静:法院各庭室的工作,从业务方面上讲,还是有一定相似性的,只是各有侧重。我这人总是想不了太多太深刻,我就是需要什么学什么,哪里不会补哪里,慢慢也就熟悉起来了。

  我真正意义上接触法院工作,其实是从立案窗口开始的。那个时候,我女儿刚一两岁,30岁的我开始了书记员工作。为了有礼貌地接待当事人,我经常在家里练习怎么微笑。后来单位鼓励有法官资格的同志去庭里办案子,我想着拓宽一下业务能力,一头扎进了家长里短的民事纠纷案件审理工作,开始了新的挑战。那个时候,感觉确实挺苦的,恨不得每天时间变得长一点,让我可以多学点专业知识。

  在少年庭的工作,让我对未成年人的成长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青少年犯罪事件中,很多都比较无奈,家庭、学校、社会都有一定责任,从某种程度上讲,失足孩子也是受害者,也需要我们去关爱。

  我们定山法庭比较偏远,当地连一家像样的法律服务所都没有,这对我们法官工作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你做的对做得好,附近百姓都服你。你如果只会生硬地搬法律法规,老百姓肯定不买你的账。所以,更多时候,我会选择跟双方当事人及其家人先谈谈,了解情况了再看是调解还是判决更合情合理。

  记者:在法院工作与家庭生活之间,您是如何平衡的?

  孙素静:确确实实,这些年单位工作比较忙,费的心思自然多一些,但我觉得与家庭生活也不是很冲突,因为家里人都很支持我的工作,尤其是我老爸,付出了很多。我老公在乡镇工作,对家里照顾也不多,我女儿从幼儿园开始基本上都是她外公在接送,饭也是在外公家里吃的。女儿很乖,很懂事,很少让我操心。她七八岁的时候,已经能自己做饭、洗衣服了,现在读初中了,经常反过来关心、照顾我。我很感谢我的家人,让我可以有更多的精力去把工作做好。

  有一次,应邀去女儿学校讲法制宣传课,学生们反映比较好,回到家女儿对我说:“妈妈,你太帅了!”那一刻,我觉得自己没有辜负家人的期望,我要和我的家人一起,一直珍爱法官这个职业。

  记者:都说当法官太辛苦,当年您一出校门就进了法院门,作为忠诚的法院人,有什么特别想对青年法官说的?

  孙素静:其实,法官的办案压力是比较大的。一些资深的老法官,之所以能受人尊敬,是因为他们真的是很用心地在做,是他们的付出,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回报。

  年轻人精力旺盛,专业知识也比我们这一代人要渊博,肯定可以比我们做得更好。关键是心态问题,这或许又跟每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关。现在能进入法官队伍的,都是过五关斩六将的优秀青年,只要他们热爱这份职业,想做出一点成绩来,肯定能做好。

[责任编辑:朱诗瑶]
相关报道

·河南省新县法院法官与律师良性互动共建和谐法治环境
·重庆人民法庭法官年巡审15案
·压力大责任重保障低成法官离职离岗重要原因
·北京新建三中院三分检 任命首批法官检察官
·陕西延安建法官律师双向评议制
·北京朝阳法院法官做客青年律师培训班

·北京朝阳法院法官做客青年律师培训班
·高学历法官比例不断提升坚持任前必训逢晋必训
·最高法将培养审判业务专家专家型法官3000名
·广州中院打造全国"法院110"法官可在线答疑
·河南鄢陵法院法官巡回开庭进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