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头条

28岁“最美海警”张旭为救落水群众牺牲 孩子刚两岁

2013-07-29 10:28:51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中国青年网 

    河南省泌阳县羊册镇,徐庄村外,西北岗上。

    黄土新封的一掊坟茔,有封无树,默默俯瞰着不远处的山村徐庄。

    这是英雄张旭的墓地。

    洁白的一束百合花,诉说着大爱无疆的感人故事。

    英雄救人舍生忘死的事迹,不断被人们所传颂、纪念和追忆……

曾经幸福的一家三口。资料图

    张旭告诉妻子,他右手指的方向是家的方向,左手捂着心口代表着妻子在他的心里,那一刻,他想妻子,想家。资料图

    将落水者推上岸,他却被淹没在洪水里

    7月16日,对泌阳县黄山口乡周陈村41岁的苏运学来说,这个日子他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前一天,瓢泼大雨下了整整一夜。

    清晨时分,原本干枯见底的南河突发山洪,浑黄的河水裹挟着草木杂物,在四五米宽、三四米深的河道里横冲直撞。

    为捞几条漫塘的鱼,上午八点左右,苏运学拿着自制的抄网,走了三里多地,来到临近羊册镇徐庄村头的南河岸边。

    结果刚进河沟,鱼的影子还没见到,他却失足滑进了河里。

    “啊——”河水一下淹到脖颈,强大的水流直把他往水里卷,苏运学本能地大喊,还用手中的抄网胡乱钩挂。

    洪水太急,岸又太滑,尽管他全力自救,仍被冲得沉浮翻转,眼见着体力不支,身体开始下沉……

    危急关头,一个瘦削的青年出现在岸边。

张旭的遗照与追授给他的荣誉证书。中国青年网记者 苑中华 牛娜摄

    说时迟那时快。

    只见他上前几步,一把抓住抄网一头,用力向岸上拉,不料苏运学抄网脱手,继续向下冲去。

    青年顾不上多想,将抄网一丢,纵深跳入河中,倾尽全力将苏运学向外一推。

    苏运学借机抓住岸边的野草,手脚并用,终于爬上岸来,再回头时,青年已经不见踪影。

    “有人被冲走了,快来人哪!”苏运学急得大喊。

    闻讯赶到的徐庄村民张运宏,与苏运学一起沿着河岸来回寻找。20分钟后,青年在下游近百米处被二人捞起。

    张运宏认出青年竟是自己的亲侄子,几分钟前刚到过他家串门。

    苏运学这才知道,救自己命的青年家住徐庄村,名字叫张旭。

    ……按人中穴……人工呼吸……胸外按压……

    虽然二人全力施救,并紧急送往医院抢救,因溺水时间太长,张旭还是永远停住了呼吸。

    牺牲时,他年仅28岁。

    “人是好,没了!”

    “人是好,没了!”

    这几天,张旭的母亲周付珍反复叨唠着这句话。

    她实在想不通,从小就乖巧听话、手脚麻利、孝顺懂事的“旭娃”(张旭的乳名),怎么说没就没了呢?

    周付珍说,张旭5岁起就跟着爷爷放牛,从小就知道帮家里干活,10来岁时一个人赶牛进山,有一次牛窜到灌木丛里,他以为牛弄丢了,吓得大哭不已。

    这次张旭回家探亲,不仅抽空拔了村北花生地的草,还一个人陪患肾结石的母亲到镇卫生院看病,端茶倒水,伺候了整整三天三夜。

    作为张家唯一的儿子,张旭是全家人的支柱,更是全家人的希望。

    在他参加工作之前,全家仅靠十几亩薄田过活,日子一直过得紧紧巴巴。

    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两个妹妹初中前后便相继辍学,外出打工供他上学。即便如此,张旭大学毕业时,全家还欠了数万元的外债。

    家里破旧的老房子,也是在张旭参加工作两年后,才有能力改善。

    也正因为此,张旭从小学习努力、刻苦上进。

    从上安小学,到花园初中,再到泌阳一高、武汉理工大学,他多年担任班干部,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

    至今为村里人津津乐道的是,中学六年,每次放假回家,张旭总要到同村80多岁的孤寡老人张刘氏家里,打水、扫地、砍柴、换面……一直到老人去世。

    还有件事让他的高中老师至今难忘。

    张旭家并不富裕,为了省几块钱车费,他常常一个人走十几里的山路回家,却经常接济有困难的同学。有一次他将40元饭卡借了出去,自己却没了吃饭的钱却不愿张口,还是父亲张运良知道了,现卖了一袋子小麦,把钱给他送去,这才解了燃眉之急。

    大三那年,张旭光荣入党,成为那届学生中第一批党员。

    毕业后,他放弃了高校教师的职位,放弃了外企高薪的工作,毅然决然走进警营,成为守卫在祖国大陆最南端——湛江的一名海警。

    5年来,因表现突出张旭荣获嘉奖一次,还多次被部队评优评先。

    牺牲前,他是广东省边防总队海警第三支队海警某舰副机电长、助理工程师,上尉警衔。

张旭的军装。中国青年网记者 苑中华 牛娜摄

    “我感觉他还在我身边”

    张旭的死,对张家人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

    母亲周付珍日夜痛哭、几次晕厥,妻子许世春以泪洗面,一连几天水米未进,婆媳双双靠打点滴勉强维持。

    父亲张运良咬牙支撑着,勉强打起精神操持儿子的后事,夜深人静时,已过六旬的他禁不住抚棺痛哭。

    只有两岁的小浩轩还不懂事,他眼中的爸爸只不过睡着了。

    最后一次,张旭的堂哥张进喜抱着小浩轩,看水晶棺中张旭的遗体,小家伙竟用手拍拍张旭的脸,稚嫩地大叫“醒醒,爸爸;醒醒,爸爸。”

    一圈儿人都哭了……

    最觉得对不住张家人的是苏运学,他托人捎去5万块钱,被张旭的父母婉拒,一句“张旭救你不是为了钱”,更让他觉得寝食难安。

    “你是我的救命恩人啊!”他含泪用纸巾将张旭的遗体从上到下擦拭干净,还亲自帮着换上一身崭新的军装,七尺高的汉子,一头跪倒在张旭灵前,嚎啕大哭……

    张旭生前所在支队的领导和战友,闻讯后乘第一班飞机和第一辆动车从湛江赶来了。

    张旭曾经的母校——武汉理工大学的领导和老师,闻讯后也不远千里从武汉赶来了。

    远在西安的老战友来了;深圳的同学听说后,也马不停蹄往泌阳赶,为的都是能最后看张旭一眼……

    7月18日张旭入葬那天,天阴沉沉的,乌云密布。

    张旭的墓址,选在了西北岗上的家族墓地,十数米处就葬着最疼爱他的爷爷奶奶。

    众亲友戴孝扶棺为张旭送行,百余人的徐庄几乎全村出动。

    大家走一路,哭一路。

    青年搀着老人,大人带着孩子,男人扶着女人,从家里一直哭到坟地,又哭到葬礼结束。

    上天也仿佛释出悲悯,雷声如炮,电光如焰,啸风如诉,急雨如泪。

    ……

张旭家中一隅。中国青年网记者 苑中华 牛娜摄

    张旭的事迹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网友纷纷发帖或跟帖,赞扬张旭这种舍己救人英勇牺牲的精神;还有人在网上专门设立“张旭天堂纪念馆”,寄托对英雄的哀思,当日点击量逾千次。

    张旭曾就读的武汉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轮机工程系2004级6班,全体同学倡议为张旭的儿子捐款成立“浩轩爱心账户”,帮助张旭一家度过难关。

    “作为‘80后’的大学生、军人,他在群众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临危不惧,舍己救人,把生的希望留给他人,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奉献精神和军人的爱民情怀,他不仅是驻马店人的骄傲,更是河南人的骄傲!”7月23日,驻马店市委书记刘国庆一行代表市委市政府探望慰问了张旭家属,当即指示相关负责人要通过医保、低保等一切可能的办法,全力保障张旭父母的晚年生活;

    刘国庆对中国青年网记者表示,驻马店市将大力学习英雄精神,弘扬社会正气,凝聚壮大社会正能量,为加快新农村建设、引领社会新风、促进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张旭同志在他人生命处于危险时刻所表现出来的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和舍己救人、不畏牺牲的崇高精神,充分展示了当代军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精神风貌,是全面加强公民道德建设过程中涌现的道德楷模,是新生代大学生军人的杰出代表,是当前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生动教材。”驻马店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刘卫明对中国青年网记者说。

    记者了解到,目前,驻马店市文明委及共青团驻马店市委先后授予张旭“驻马店市道德模范”和“驻马店青年五四奖章”荣誉称号,烈士称号相关申请审批工作正在积极进行中……

妻子在三天圆坟的时候,送给张旭的百合花。中国青年网记者 苑中华 牛娜摄

    按照当地习俗:入葬三日须为死者“圆坟”。

    许世春专门预订了一束百合花,在家人的搀扶下,哭着将花束献到张旭坟前,“我感觉现在就像做着一场梦,一场可长可长的梦,我睡的时候就感觉,他就在我身旁。”

    坟前的百合花,暗香,纯白,阳光下格外耀眼……(中国青年网泌阳7月24日电 记者 苑中华 牛娜 通讯员 孙艳敏)

[责任编辑:张学伟]
相关报道

·[视频]张旭:泌阳籍海警家乡救人英勇牺牲
·中国海警舰船编队在我钓鱼岛海域宣示主权
·广东一海警勇救落水群众牺牲
·[视频]海南:海警牵手孩子 举行夏令营
·海洋局将设三个海警分局开展海上维权执法
·广东海警处理违规出海船只

·广东海警处理违规出海船只
·海警学院与浙江公安厅签署海上执法人才培养战略协议
·海南海警开展系列活动做好防台减灾工作
·上海海警开展禁渔期海上联合整治
·南海伏季休渔至 海警普法入民心
·公安海警学院“海狼突击队”演练处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