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辽宁

辽宁营口平安创建延伸至社区村屯

2013-07-27 14:26:40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日报 

  营口平安创建延伸至社区村屯

  4年调处矛盾纠纷万余件

  在今年5月31日召开的深化平安中国建设工作会议上,辽宁省营口市被中央综治委授予“全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优秀市”荣誉称号,这已是营口市第二次摘得四年一度的综治工作桂冠。

  翻开这四年来的工作簿,营口市在平安创建方面取得的成绩离不开方方面面的扎实工作,无论是领导保障、夯实基础,还是创新机制、难点突破,许多经验值得推广和借鉴。

  创新机制排查化解矛盾

  7月18日上午9时,营口市西市区新腾达社区草根新闻发布会准时开始,草根发言人李金华熟练、沉稳地主持着发布会。

  李金华是新腾达社区党委书记,而她的另一个身份则是社区的草根新闻发言人。

  “我们社区2008年10月成立,当时一点群众基础都没有。”李金华向《法制日报》记者介绍,2009年10月,社区制定定期召开草根新闻发布会机制,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赢得了信任感。

  营口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综治委副主任董建国向记者介绍,在推进社会管理中,全市各级部门、组织根据各自特点,纷纷建立起责任机制、排查机制以及矛盾化解机制。

  在老边区,“便民诉讼调解、涉诉信访稳控、便民利企服务、刑事诉讼法律援助、执行工作、社区矫正”的“六项联动”机制涵盖了化解矛盾纠纷的方方面面; >> 下转第三版

  >> 上接第一版 而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三级领导干部接访制度则将领导干部推到了化解矛盾最前沿。

  董建国说,2009年至2012年,全市共有113名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接待群众来访3126件,息访率为98%;全市共排查出可能引发信访问题、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矛盾纠纷和苗头隐患13879件,排查率达到了96.3%;在推进矛盾化解过程中,市级领导包案调处的108个案件,结案率100%,息访率90.7%,处于全省前列。全市各级调解组织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2569件,成功率为98.35%。

  安置帮教经验上了电影

  2009年,电影《走出大墙的人》在全国政法综治系统发行,而这部电影的原型——老边区安置帮教工作经验也因此进入全国政法综治人的视野。

  老边区综治办主任马冲向记者介绍,安置帮教是综治工作中的重点,全区共建立安置帮教基地9个,安置刑释解教人员88人,占到列管刑释解教人员近一半。

  在老边区最大的安置帮教基地百思特有限公司,记者见到了公司董事长焦基发。

  “那时候,我决心把刑释解教人员拢在一起,走出一条自谋生路、自食其力、自立自强的人生之路。”焦基发对记者说,现在的百思特有员工65人,其中47人为刑释解教人员。

  目前,全区共列管刑释解教人员182人,帮教率达100%,安置就业率达95.6%,重新违法犯罪率始终保持2%以下。

  马冲总结说,能有这样的成绩,要得益于老边区探索出的一条党委政府主导、综治部门牵头推动、部门联责联动、社会共同参与的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新路子。通过创新安置帮教载体,形成了“出来有人接、接回有人管、就业有人扶、困难有人助、政策有保障”的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格局。近年来,区政府共投入500余万元用于安置帮教工作基地建设。

  夯实基础提供领导保障

  在站前区星光社区办公室墙壁上,悬挂着“星级管理”认证体系的背板,记者看到上面每一个“十星社区党组织”、“十星党支部”、“十星党员”和“十星文明户”的得“星”数量,这些“星”分为“政治星”、“民主星”、“诚信星”等10项评比内容。

  站前区委政法委副书记邢兰兰向记者介绍:“区财政每年都会拿出200万元,对‘星级管理’中的优秀者进行表彰奖励,如今百姓间已经掀起追‘星’热潮,让广大群众参与到社区管理中来的目的得以实现。”

  而在盖州市九寨镇,有一座150平方米的镇便民服务中心,下设13个村级代办点,一系列监督机制也随之跟上。短短两年,镇村便民服务机构共为群众办理各类事项5600多件,办结率100%。

  营口市委副书记、市综治委主任李和忠对记者说,进一步加强基层综治组织和综治干部队伍建设,让营口夯实了平安建设的基层基础。

  如今,营口下辖的6个市(县)区及所辖72个乡镇(街道)全部设立了综治委、综治办和综治信访维稳工作中心;770个行政村(社区)100%设立了治保委员会、调处委员会及综治工作“一站三网”;全市综治委成员单位都设立了综治工作联络员。

  此外,营口市还在强化领导保障上狠下功夫。市委主要领导都与6个市(县)区和101家综治委成员单位的一把手签订《营口市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管理综合治理责任书》。6个市(县)区党政一把手全部兼任该地区综治委主任,市、市(县)区、乡镇(街道)、村屯(社区)普遍实行一把手签状制,签状率达100%。

  “强有力的领导组织保障,让营口市在平安建设的道路上,迈出的每一个脚印都分外坚实。”营口市委书记魏小鹏说。

  记者手记

  从草根新闻发布会到三级领导干部接访制度,从整合法院、司法、公安、综治信访维稳组织等资源的“六项联动”机制到走上银幕的安置帮教工作经验,从依托党组织的“星级管理”到所有综治委成员单位一把手签订的责任书……在数天采访中,记者着实体验了营口市平安创建工作的方方面面。

  不难看出,营口市之所以能够获得“全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优秀市”荣誉称号,不是简单“代数和”,而是复杂“矢量和”的运作结果,全市各级涉及综治部门、组织形成了一张自上而下、纵横交错的平安网络。

  在这个网络中,可以看到对平安创建工作的开拓创新、延展深化。而这些,恰恰是营口市平安创建工作成功的关键所在,也是值得推广和借鉴的宝贵经验。(记者张国强 见习记者韩宇 通讯员张铁恩)

[责任编辑:朱诗瑶]
相关报道

·辽宁高院请退休老同志为教育实践活动献计
·辽宁:“雷霆一号”行动整改火患8000余处
·辽宁司法行政系统警务督察领导干部培训班在沈开班
·辽宁“雷霆一号”行动整改火患8000余处
·辽宁营口便衣民警上阵严查超载大货车
·辽宁本溪"千名民警进万家"带来社会平安和谐

·辽宁本溪"千名民警进万家"带来社会平安和谐
·辽宁沈阳警方推出户籍万能表
·辽宁大连西岗区:促进检察事业科学发展
·辽宁铁岭市检察机关反渎职工作取得新进展
·辽宁政法委书记:要重点培养中青年法学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