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兴院三部曲 司法为民谱新篇
——全国法院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常州高新(新北)区法院文化兴院纪实
6月10日一早,年过八旬的张老太拄着拐杖,颤巍巍地走到了江苏省常州市高新(新北)区人民法院的门前。为了家里的采光问题,她和邻居已经闹了7年的别扭,无奈之下,张老太只好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到法院。
“同志,我要打官司,请问到哪里啊?”初次“告状”,张老太难免有些紧张。
“噢,大妈,这么早就来打官司啊?我是立案庭的法官,您跟我走吧。”时间还没到8点,提前来上班的雷法官搀着张老太走进了诉讼服务中心的大门。
“大妈,您先坐一下,我去换身制服再来接待您。”
“好,好!”张老太一边答应着,一边环视四周。开放式的接待窗口、自动排号机、导诉员、休息区的电脑和杂志让张老太应接不暇,墙上的电视屏幕循环播放着诉讼告知书和法官办案的镜头,更不可思议的是大厅旁边还有一个幼儿托管处,眼前的一切顿时温暖了张老太的心,“法院不是冷冰冰的衙门!”
主旋律:五型法院育法魂
现代化的审判大楼、先进的智能法庭、规范的着装、热忱的服务,处处彰显着和谐、文明的法院文化。300米的法治文化长廊展开了一幅生动的法律历史画卷。古今中外名人法典、趣味法律典故、法院案例集锦,把冰冷的法律化成了温馨的提示,让人感觉亲切又不失庄重。
“良好的法院文化,就如和风细雨拂浴着法院的每个角落,润物无声,滋养和支配着每位干警的价值取向和职业尊荣感。唯有让法院文化不断渗透于干警的思想、情感,渗透于日常的审执工作中,才能打造一支素质高、作风正、战斗力强的法院队伍,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该院院长吴建国说。
一支“响当当”的法院队伍绝非一朝一夕可以练成。2003年3月,常州行政区划调整,从全市7家法院抽调60多名干警组建了新北法院。没有审判大楼,临时租用的办公室杂乱无章,整个队伍少了凝聚力和创造力。如何尽快让来自不同法院、知识文化结构参差不齐的干警拧成一股绳?文化兴院、凝心聚力,很快成为了全院干警的共识。2008年,吴建国带领新一届领导班子大胆谋划,以创建“服务型、和谐型、效能型、学习型、创新型”的“五型法院”为载体,通过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陶冶法官情操,提高法官素养。五年来的每个工作日清晨,由吴建国谱写、全体干警共同录制的《和谐天平》院歌都飘荡在新北法院的上空,激励着全院干警以饱满的热情开始新一天的工作。
自从2011年被评为“全国法院文化建设示范单位”以来,新北法院不断强化自身的文化建设水平,建立电子审务公开栏,开设“道德讲堂”,定期评选“十佳法官”、“十优干警”及“金牌员工”等,真正让新北法院的文化建设如火如荼地开展了起来,并在审判执行过程中逐渐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协奏曲:五型部门齐创新
6月10日这天是周一,诉讼服务中心更为忙碌,还没到上班时间,大厅里已经挤满了前来立案的人。
“雷法官,你快帮我拿个号吧。”张老太着急了。
“大妈,您有什么问题就在这儿直接跟我说吧。”
“不用排队吗?这样不好吧?”
“没事儿,我们这里老年人优先,您有什么事儿尽管跟我说。”
新北法院专设的“绿色通道”,对老幼病残孕的当事人和涉及讨薪、环保、民生等特殊类型的案件施行简化和优先的立审执措施。
自2006年3月在全国首创便民司法的诉讼服务中心以来,该院立案庭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真正尝到了文化建设和创新创优的甜头。如今,创新创优已经成为新北法院开展“五型部门”文化建设的有力抓手,各部门的创新创优成果也进一步丰富了该院文化建设的内容。
继2011年被最高人民法院表彰为全国“立案信访窗口建设”先进集体之后,该院继续改进便民设施,增设服务项目,建成了一个集诉讼服务、诉前调解、诉调对接、立案受理、司法确认、案件速裁等职能为一体的“门诊式”综合诉讼服务中心。该院民三庭探索创建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二三五’保护模式”,充分发挥了司法保护知识产权的主导作用,在全省法院系统得到推广,被常州市委副书记戴源评价为高新区招商引资的第三张“王牌”。
有竞争就有动力。2012年,新北法院各部门共申报创新创优项目24项,其中向辖区居民发布官方微博和手机报、开展爱心帮教、延伸观护和源头防治的青少年帮护三项工程等创新项目得到了国家级媒体的宣传报道。探索诉前鉴定模式,在审判中引入心理辅导,利用区域媒体发布典型案例等,各个部门立足本职工作,不断思考和创新,工作有了动力,队伍也有了活力。
交响乐:人人争当星级法官
“大妈,您的情况我都了解了。我们明天上门去给您解决问题。”
“我在家等着,你们可一定要来啊。”张老太嘴上说着,心里却犯了嘀咕,打官司,真有这么简单?
第二天,雷法官如约而至。然而邻居和张老太一见面,双方就开始争吵起来。雷法官见状,先安抚双方坐下来,耐心地听二人讲述事情经过,在解释相关法律规定的同时,引导双方回忆起平日里的邻里互助,劝老邻居莫因“一场官司仇三代”。争吵逐渐平息,双方多了些理解和体谅。
回到屋里,张老太仍忧心忡忡:“虽有法官从中调解,但7年的矛盾,哪能几句话就给解决了?”但让张老太没想到的是,邻居7天后居然主动拆除了挡在自家门口的高墙。7年争吵不断,法官只用了7天就解决了矛盾。张老太真后悔没有早一点来法院。第二天,张老太又来到法院的立案大厅,这一次,她要好好谢谢雷法官。
一个人先进总是单枪匹马,众人先进才能移山填海。新北法院建院十年来,涌现出许多像雷法官这样一心为民的好法官。
二等功荣立者徐峰法官,七年蝉联全院办案冠军,连续两年均以结案440余件列全市两级法院之最,为的只是“能为老百姓多做几件实事,不虚度光阴”。
民二庭庭长包敏,所办案件无一被上级法院发回重审或改判,连续三年在结案数、调撤率和案件质效上,均名列常州两级法院商事条线之首,创下了“三连冠”的佳绩,被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先后授予个人二等功和“优秀法官”称号。
执行法官林青,作为全市仅有的几名执行女法官之一,不惧风吹日晒,不怕山高路远,一年间执结各类疑难案件208件,点亮了丧子老人的心灯,收获了14年老上访户的表扬信,而她自己的孩子却只能经常吃盒饭和泡面。
正是这些不求名利、不计得失的法官,用勤奋、质朴和清廉,默默在审判第一线的耕耘和奉献,才换来了新北法院的不断进步。
法院文化建设只有和审判执行活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和社会文化、群众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正如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张屹所说:这个年轻的法院正以法院文化的品牌建设推进着法院各项工作向前迈进。(史璞頔)
·江苏政法委书记实地检查亚青会安保工作
·江苏常州:启用数字化视讯综合应用平台
·[视频]江苏:"送清凉送安全送法律"活动启动
·江苏海门巡防岗亭:亲情式防范+体贴式服务
·江苏金湖执行联动携手打造清积合力
·江苏政法委机关召开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会
·江苏政法委机关召开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会
·江苏镇江:面对面听诉求 实打实转作风
·江苏:“阳光网络”拓宽公开新天地
·江苏苏州:简易程序确保当事人诉讼权利
·江苏镇江丹徒“一案三防”强化公正提升公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