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公正不仅要实现,而且应当以群众看得见的方式实现。
近年来,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法院以提高司法公信力、“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为目标,不断深化司法公开,积极打造“阳光司法”,推进立案、庭审、执行、听证、审务等各个环节的公开,将执法的全过程曝光于阳光之下,展现在公众面前,有力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与社会的和谐稳定。
“让百姓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司法公开至关重要。”吴兴法院院长周文霞说,“打造‘阳光司法’是对法官‘用好权’最好的监督。法院要继续探索以公开促公正、以公开树公信的方式,提升司法透明度。”
关键词一:巡回审判
前不久,吴兴法院埭溪法庭法官沈巍到东林镇南山村巡回审理了一起邻里纠纷案。
这个案子由于一方当事人年事已高,行动不便,所以在当事人居住地村委会会议室进行巡回审理,并邀请了当地群众旁听。经过法官的耐心调解,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握手言和。
庭审一结束,会议室立刻变成了“法制课堂”,二三十名群众簇拥在主审法官身边,咨询起自己生活中碰到的法律问题。
据了解,吴兴法院下辖6个乡镇11个街道,辖区地处丘陵地带,最远的一个村坐车到法庭需要一个多小时,当事人到法庭参加诉讼非常不便。为此,近年来,吴兴法院坚持“两便”原则,以4个人民法庭为基础,延伸司法服务触角,加大巡回审判力度,为群众提供便捷的司法服务。
“开展巡回审判,不仅仅是为了化解个案,更重要的是要利用巡回审判,推进司法公开,开展法制教育,不断延伸和拓展巡回审判的功能和作用,达到审理一案、普法一片、教育一方的目的,在最基层实现司法公开。”埭溪法庭庭长金建平说。
为使巡回审判常态化、制度化、网络化,今年,该院环城法庭和康山法庭还分别在各自所辖区域新开辟了7处巡回审判点,积极开展巡回审判、法律咨询、判后答疑等工作。
据统计,今年1—6月,该院“巡回法庭”深入辖区15个乡镇60多个村庄,以案讲法10多次,接受群众法律咨询60多人次,审结离婚、赡养、土地承包等纠纷案件100余件,其中75%的案件调解结案。
关键词二:导诉服务
“您好,请问您需要什么帮助?”几天前,退休老人王大爷走进吴兴法院诉讼服务大厅时,一位身着制服的年轻干警满脸微笑地迎了上去。这位女干警是该院去年新招录的预备法官,正在担任诉讼服务大厅导诉员。
作为吴兴法院深化阳光司法、落实司法为民创新举措之一,吴兴法院推出了青年干警导诉制度,就是导诉员根据当事人的需求,引导当事人到立案信访接待大厅相应窗口办理业务,同时解答有关诉讼事项办理的咨询,提供合理的诉讼引导。这项制度已经实施了近一年,先后有23名青年干警轮流在诉讼服务中心进行导诉,为遇到问题的当事人解疑答惑,提供无微不至的服务。
上周轮到青年干警杨璐婷担任导诉员。一天下午两点多,一位女士匆匆忙忙跑进诉讼服务中心,说她丈夫因犯罪入狱,她专程从江苏赶来起诉离婚。杨璐婷耐心地告诉她起诉需要准备什么材料,并指导她填写起诉书、地址确认书及证据清单等材料。所有材料准备妥当后,小杨再引导她去立案窗口立案。
“以往我们去医院会找导医台咨询,没想到现在法院也有了导诉台,真的很方便。”不少来咨询的人都这么说。如今,小小导诉台已经成了吴兴法院的第一窗口。
为进一步方便群众,吴兴法院还于去年新建了标准化立案大厅,更名为“诉讼服务中心”。在原立案环节“一站式”服务的基础上,争取实现对立案、信访、调解乃至整个诉讼过程的“全方位”服务,打造吴兴法院亲民、为民、便民、利民的良好服务形象。
除此之外,诉讼服务中心还坚持高点起步,创新发展,加大科技投入,配备了电子叫号系统和身份证识别案件查询系统。当事人立案后,将会收到一份案件信息查询告知书,根据告知书上的密码,就可以通过浙江法院网查询案件进展情况。
考虑到一些当事人无条件查询或者不会查询等情况,诉讼服务中心设置了加载二代身份证识别器的多媒体触摸屏设备,并由导诉员指导使用。该系统操作便捷,保密性好,当事人只需使用自己的二代身份证,在触摸屏指定区域内轻轻一刷,涉及的案件信息便一目了然,使当事人能够全面、及时掌握案件进展情况。
关键词三:司法网拍
经过24小时的网上竞拍,今年3月26日上午10时26分,吴兴法院组织开展的湖州首次不动产“零佣金”司法网拍落槌,位于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的一幢排屋被代号为“I3249”的竞拍者买下。历经35次出价,这套起拍价为250万元的公寓最终成交价为291万元。
来自淘宝网的数据显示,本次拍卖共有4人参与竞拍,拍卖过程引来2万多网友“围观”。据悉,竞拍成功者是来自上海的李先生,今年41岁。
“传统司法拍卖发布的公告地域性强,无法让更大范围的社会公众知晓,容易造成流拍。现在,司法拍卖摆到网上,全国的买家都可以及时了解信息。公开的范围更大,效果也更好。”吴兴法院评拍办法官胡幼敏这样表示。
作为湖州地区唯一一家试点司法网拍的法院,吴兴法院已成功拍卖出多辆轿车、房产以及企业设备,拍卖价总额700万元,成交价总额805.9万元,替竞买人节省佣金27.6万元。
今年以来,吴兴法院从保障当事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入手,全面实施执行工作“六公开”,即“执行立案公开、执行措施公开、执行听证公开、执行监督公开、执行卷宗公开、执行举报公开”。
两年前,居民王大爷将自己养老的积蓄5万余元借给了邻居戴某,之后戴某却一直拖着不还。王大爷多次催讨无果后,将戴某告上了法庭。在法院的主持下,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可随后戴某却玩起了“失踪”。王大爷迫不得已,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局法官在戴某经常出现的场所张贴了“老赖”名单,并公布了举报热线。今年年初,法官接到举报电话,得知戴某在双林镇出现。经过仔细排查,法官最终在双林镇莫容村找到了躲起来不想还钱的戴某。在接受了法官的思想教育后,戴某当场支付了5万余元的欠款。
自开展执行工作“六公开”以来,当事人以及社会各界对法院执行工作的参与权和监督权进一步得到保障,与法院执行的互动也更加顺畅,一大批“骨头案”“钉子案”得以顺利执结。
关键词四:信息公开
利用户外LED大屏幕发布庭审公告、法院动态;改版升级法院门户网站,出台《裁判文书上网办法》……通过信息公开,将司法全过程直接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是吴兴法院深化落实“阳光司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该院以门户网站改版为契机,增设了“在线诉讼服务中心”。相比实体的诉讼服务中心,这个“虚拟”的诉讼服务中心更具科技含量。
“中心”分为公众服务和当事人服务两个板块,其中公众服务板块提供网上预约立案、在线咨询、网上信访、诉讼文本下载、诉讼费计算等服务。当事人服务板块则提供案件查询、证据交换、联系法官、判后答疑等服务。这些功能强大的在线服务,使群众“足不出户”便可办理立案事务。
今年3月5日,吴兴法院“在线诉讼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收到了群众的一封来信。信中称,其通过某网站的广告,进入网上兼职的页面,本想赚点外快,没想到却被骗了将近7000余元,不知道该如何讨回这笔钱。收到来信后,负责处理来信来访的法官第一时间电话联系了来信人,详细了解事情经过,并告知他应记录下对方的网名、IP以及交易平台等重要信息,并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对于一些社会关注度高、影响大的案件,吴兴法院还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前来旁听,监督审理和执行工作。去年,该院共邀请人大代表视察法院、旁听庭审、监督执行、参加座谈等100余人次。“让民意进入司法渠道,吴兴法院真正做到了司法公开,维护了司法公正。”作为吴兴法院执法执纪监督员,八里店镇司法所所长林新法在首次参加庭审旁听后道出心声。
为进一步增强法院工作的社会认同感,拉近和人民群众的距离,吴兴法院还积极推行“公众开放日”活动,在全国法制宣传日、禁毒日等时间节点,确定相应活动主题,邀请社区居民代表、在校师生、媒体记者等各类社会人士走进法院,参观法庭,旁听庭审,并与法官面对面交流,让社会各界零距离感受公正司法,增进群众对法院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北京海淀法院代表联络短信平台推进司法公开
·河北廊坊中院信息化建设促司法公开高效
·北京海淀法院创联络工作新形式推进司法公开
·乌海:司法公开“三步走”
·北京法院着力推进司法公开、司法便民、利民
·最高法院:加大知识产权司法公开力度
·最高法院:加大知识产权司法公开力度
·江苏淮安市清浦法院司法公开工作纪实
·司法公开 作为示范的阆中样本
·云南高院院长:努力拓展司法公开广度深度,积极回应人民群众需求期待
·青海省格尔木市法院坚持司法为民理念 推进司法公开不遗余力
·辽宁康平法院:司法公开工作进入“微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