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北京

让预防更贴近群众

2013-07-23 12:17:58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检察日报 

为群众做实事做好事才能被群众所接受,北京市大兴区检察院就是这样做的——

让预防更贴近群众

大兴区检察院检察长杨永华到榆垡镇调研。徐伯黎摄

在乡镇行政服务中心设立检察官信箱。徐伯黎摄

近日,记者应约到北京市大兴区检察院采访。三篇专项预防工作报告引起记者的注意。在这三篇报告上,时任大兴区委书记林克庆(现任北京市副市长)、区长李长友、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晓林、区政协主席王新等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同志分别作出了批示,批示对检察院发挥优势参与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都给予了充分肯定。三篇专项预防工作报告如何能引起大兴区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报告内容有何不同寻常之处?记者决定一探究竟。

化解矛盾

把群众当成自己的亲人

“这下俺心里敞亮多啦,我保证以后不再上访!”2012年6月11日,在大兴区检察院信访接待室里,六十来岁的王老汉拍着胸脯,对该院检察长杨永华说。

王老汉是大兴区北臧村镇某村农民,上访是因拆迁过程中家庭内部对拆迁补偿款分配有意见引发的。有关部门虽然做了大量说服工作,试图使王老汉与其家人和解,但因就补偿款的数额始终不能形成共识,和解未能达成。脾气暴躁的王老汉多次到检察院吵闹,并扬言要制造事端。

杨永华决定“会”一下王老汉。在信访接待室里,杨永华与王老汉“密谈”了2个小时。杨永华从情、理、法出发,重点从亲情角度进行疏导。他提醒王老汉作为家中的老大,在父母均已去世的情况下,要主动担负起主要责任,营造和谐的大家庭氛围。杨永华劝其在亲情面前要心胸开阔,亲情是人世间是为珍贵的,不要等到兄弟姐妹反目成仇的那一天再后悔。杨永华语重心长,循循善诱,王老汉的心结终于被打开……

“一支香烟,一个称呼;一杯热茶,一声问候;一句掏心窝子的话语,一家兄弟姊妹的感同身受。这些看似简单的行为,却能够快速拉近我们检察干警与群众的距离。只要把群众当成邻里亲人,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就没有打不开的心结,没有化解不了的矛盾。”与记者谈及此事,杨永华深有感触。

其实,成功解决王老汉因拆迁而产生的家庭内部纠纷,只是大兴区检察院服务人民群众,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的一个缩影。不久前出台的《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实施办法》,是大兴区检察院密切联系群众首项具体规定。实施办法共9部分22条,从五个方面提出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加强廉洁从检、密切联系群众的具体要求,从机制层面加强作风建设,立足服务群众,执法为民。

该院依靠群众做好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他们与全区14个镇、5个街道、1个经济开发区、1个高新产业基地进行法治共建,每个职能部门对口一至两个共建乡镇、单位,明确联络人,建立定期调研沟通机制。在今年6月农村两委换届选举过程中,大兴区检察院依托共建平台,充分发挥检察职能,积极服务换届选举工作,做好风险预判与预防,配合有关部门,确保了换届工作有序开展。

开展教育

用群众容易接受的方式

大兴区榆垡镇位于北京市最南端,隔永定河与河北省交界,面积136平方公里,辖58个行政村,常住人口6万。即将开工建设的首都第二机场占用榆垡镇三分之二土地,12个行政村将定期搬迁。榆垡镇镇长郑小毅向记者介绍,在大兴区的“十二五”规划中,明确了头号项目就是首都新机场征地拆迁,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新航城、新空港产业园建设。按计划,首都第二机场建设将分为两期,预计到2017年底正式建成。

即将开工建设的新机场,为榆垡镇带来的经济效益已初步显现。但是在新机场征地拆迁方面,有一些村民和村干部错误认为机会难得,想借此大捞一把,梦想着一夜致富而不惜以身试法。在大兴区检察院去年出台的《立足检察职能服务新机场征地拆迁研究》调研报告中显示,新机场建设前期,榆垡镇征地拆迁领域发生的系列腐败案件就达6件18人,在社会上产生了不良影响。

“部分农村基层组织干部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对自己行为定性不准,滥用手中权力,谋取非法利益。一些村干部虽然在拆迁工作中作出了积极贡献,但面对巨额经济利益诱惑时,心理逐渐失衡,实施骗取拆迁补偿款的违法行为。”杨永华表示。在拆迁腐败窝串案中,村民的法律意识淡薄,基于逐利或者报恩等各种心理,促使他们协助配合犯罪的完成,从而出现普通村民配合拆迁人员和村干部共同犯罪的现象。

“部分拆迁评估人员缺乏专业素养,业务能力不高、法律意识淡漠,无视法律、规章、政策的约束,违背公平公正的职责要求,作出虚假评估,这种现象也存在。”杨永华告诉记者。

由于拆迁工作具有临时性特点,拆迁管理机构也都是根据工作需要临时设置,“拆迁办”人员少事务多,拆迁工作人员往往身兼数职,从拆迁调查、房屋丈量、拆迁补偿到拆迁安置均全程参与,权力过度集中,再加上无独立的监督部门实施全程监督,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使得一些拆迁工作人员为获得高额非法利益以身试法。

针对以上情况,大兴区检察院提出结合查办的榆垡镇拆迁腐败窝串案,开展新机场建设前期征地拆迁领域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意见,得到大兴区委的支持和榆垡镇党委、政府的积极响应。

大兴区检察院联合榆垡镇有关部门,认真查找职务犯罪风险环节及风险点,通过调查走访、案件分析,分别查找出相应环节的职务犯罪风险,针对该领域案件的特点、原因提出预防建议。同时他们将开展涉拆迁职务犯罪专题廉政警示教育作为重中之重,充分运用征地拆迁中的违纪违法案例,采取讲授廉政法制课、举办警示教育展览、印发宣传手册、参观监管场所、旁听庭审等多种形式,针对征地拆迁管理部门、实施单位、评估公司等中介机构、乡镇、村委会等拆迁涉及人员,分层分类开展警示教育。

2012年5月28日,榆垡镇在会议大厅举行了“榆垡镇预防涉农职务犯罪廉政报告会”,榆垡镇各村两委干部、镇机关各部门干部职工近200人参加。报告会上,大兴区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处干警通过对发生在周边、身边职务犯罪案例的解析,深入分析了职务犯罪的特点、原因以及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并针对职务犯罪给家庭、个人带来的危害,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远离职务犯罪。

“区检察院的同志很有办法,他们结合榆垡镇镇情、镇史、镇俗,用群众身边的事释法,说群众听得懂的语言普法,这样的廉政教育效果很好。”郑小毅对区检察院有效开展农村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给予了高度认可。

服务基层

适应群众创新预防手段

大兴区榆垡镇综合行政服务中心大厅内,前来办理各类事务的人员熙熙攘攘。在大厅显著位置,一个精致的多功能宣传栏映入记者的眼帘,宣传栏上方设有“检察官信箱”,并标有电子邮箱网址,下方存放各种法治宣传资料,供群众随时取阅。

杨永华告诉记者,在榆垡镇镇政府的协助下,驻镇检察联络室检察人员在深入拆迁重点乡村,摸清重点村基本情况、了解社情民意同时,他们还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创新预防手段,在榆垡镇行政服务中心设立检察官信箱(包括电子信箱和纸质信箱),制作便民联系卡,便于进一步开展检务公开,听取群众意见、建议。

“驻榆垡镇检察联络室是大兴区检察院建立的‘两室’之一。”杨永华说,该院在北京市率先构建了“一处两室多点”的联系基层人民群众工作格局。“一处”是指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检察处,“两室”是指派驻榆垡镇检察联络室、派驻旧宫镇检察联络室,“多点”是在18个镇、街道、基地设置检察联络点并指派36名检察联络员。这样,该院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化解社会矛盾、服务基层群众方面就能发挥更为直接的作用。

大兴区检察院预防处处长陈一娜向记者介绍,大兴区检察院派驻榆垡镇检察联络室目前正在紧紧围绕北京新机场建设这一重点工作,积极开展新机场建设前期征地拆迁领域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他们利用榆垡镇主办的《今日榆垡》能进村入户的优势,在这份刊物上开辟了《检察之窗》专栏,居民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到检察职能、法律知识。为增强检察建议的针对性,创新检察建议制作方式,他们根据不同人群、不同岗位、不同职业,将发送对象分为机关干部、基层执法人员、村干部三类,根据其岗位职责和廉政风险,以建议对象喜闻乐见的方式拟定三个不同类型的检察建议。

记者了解到,检察建议得到镇党委的高度重视,镇有关部门已按照检察建议进行整改:在做好宅基地面积、权属核对确认方面,对没有宅基地使用权证的,经核对确认应当全村张榜公示,加大监督审查的力度。在完善配套制度方面,建委等政府主管部门强化对拆迁、评估公司规范运作的监督和指导,加强对拆迁人员依法拆迁的监督管理。在进一步完善专项审计制度方面,建立审计部门与检察机关的信息反馈机制,完善发现犯罪的长效机制。

“开展新机场建设前期征地拆迁领域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但我们一刻也不能放松思想。我们还要在现有基础上,筹划建立多功能的‘农村职务犯罪预防教育中心’,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意识,让预防更加贴近群众,切实服务好新机场工程建设。”杨永华说。

徐伯黎 赵晓星

[责任编辑:李家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