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淮滨县法院高度重视立案工作,紧紧抓住"立案"是审判第一环节的要点,坚持"为人民司法"理念。通过增设立案大厅,实施公开立案,便捷立案,开展司法救助等措施,修内功,树形象,方便群众诉,把好法院的第一道防线。
高度重视立案法官素质建设,文明立案窗口。该院要求立案庭干警要立足法院立案窗口,善于换位思考,真正"沉下去",深入践行为民司法。坚持周一下午学习制度。由庭长组织全庭干警学习相关法律知识,特别是修改后的《民事案件案由规定》。坚持完善仪容仪表,文明举止。干警上岗时必须着法官服,带胸徽,扎领带,使用文明用语。行为举止要做到"四心",即"接待当事人热心,倾听陈述耐心,处理案件公心,善后工作关心"。法官接待群众时,必须将带有工作人员姓名的工作牌立于窗口外,随时接受群众监督。年初,该院立案庭获得县"文明窗口"的荣誉称号。
大力加强立案信访大厅建设,方便诉讼服务。该院认真落实省高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司法便民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规定。在经费、办公场所紧张的情况下,增设了立案信访大厅,并投入5万多元加以装修,配齐了相关设备,在硬件上保证群众诉讼的方便快捷。在软件建设方面,要求做到全天候立案以及"审查--办理手续--缴费的一站式接待",立案窗口统一审查办理,统一填写"审批表",统一由立案庭长审核,报分管院长审批,减少群众诉累。同时通过送达诉讼风险和诉讼权利义务告知书的方式,积极帮助当事人了解诉讼风险、诉讼权利义务,力求服务到位。
特别强化案件审限管理,提高审判效率。该院创新案件督察通报制,案件凡是立案后,均进入电脑程序计算时效。立案庭将根据审理期限进行三次通报,即审限经过一半,最后10天、5天时在立案大厅电视大屏幕上通报,并汇报到分管副院长进行督察落实。
积极探索诉讼制度创新,拓展立案方式。为更好的满足群众的立案需求,确保群众诉讼渠道的畅通,该院积极探索多元化立案方式,建立了以院立案大厅案为主,人民法庭立案为辅,同时以接待立案、上门立案、邮寄立案、传真立案、便民诉讼联系点立案等多种立案方式为补充的立案模式。对行动不便的伤病患者、残疾人、老年人等根据情况提供上门立案服务。对当事人因在外打工无法直接来院立案的,通过邮寄或传真立案资料的方式进行立案,避免了来回奔波造成的时间、精力和金钱的浪费。当事人还可以联系设在各乡、村的社会法庭,由社会法庭工作人员联系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