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公安分局“防范型警务”构架中,社区警务作为其中的“一个基础”,其建设被放在了重要位置。在社区警务建设的方案中,红花岗公安分局就是要通过社区警务站、室、点的建设,将警务工作延伸到社会的末梢,全力构建“民警就在你身边”的警务格局;同时,在社区警务软实力建设上,挑选业务能力强、素质优秀、会做群众工作的年轻民警投身于社区工作,并建立了“三多三少”的考核杠杆、“两不一权、社巡合一”、人才培育等激励机制。种种保障措施,就是要让社区民警沉下去,“真正把派出所和社区警务室打造成社会管理的第一平台、服务群众的第一窗口、维护稳定的第一防线。”
“八进社区”拓展社区警务外延
社区是社会治安防范的最前沿阵地,如何在现有社区警务建设的基础上,创新防范型社区警务的各项建设,科学拓展其职能,使之在管理社会、服务群众、维护稳定上发挥最大效率?一系列问题在构建“防范型警务”战略时,红花岗公安分局党委早已有了自己成熟的思考。
社区警务作为“防范型警务”中重要的组成版块之一,以“维稳、禁毒、消防、外管、危管、车管、网管、物管”——“八进社区”为载体,狠抓20个高发案社区、30个治安复杂社区的警务建设,最终实现“调处纠纷多、采集信息多、群防群治组织多;刑事发案少、涉毒人员减少、‘两劳刑释人员’重新犯罪少”——“三多三少”的目标。
这种“突出重点”的步骤安排严密契合了红花岗区的社会治安状况,在该区的发案总数中,20个高发案社区占到了47%,甚至接近50%,50个社区发案占到该局的80%。因此,该局只要控制住这50个社区的高发案势头,就稳稳抓住了该区发案的“牛鼻子”,牢牢掌控了驾驭社会治安的主动权。
在重点打造的50个社区中,该局还指出,对于硬件条件较好的社区,要依托镇办、居委会,打造“以党务为引领,以政务为先导”,党务、政务、警务进社区的多功能社区警务室。以网上公安建设为抓手,在治安防范宣传、服务社区群众、丰富工作载体上实现新突破。通过进一步建立社区QQ群、社区民警公安微博、网上社区警务室等形式,搭建一座与群众之间的新型沟通平台,既服务于社区防控工作,又服务于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社区警务网络延伸至每个角落
警务室的建设是社区警务建设中必不可少的硬件设施,在这一版块的规划中,红花岗公安分局突破常规,按照“打造群众身边警务室”的理念,对警务室进行了延伸:各城区派出所至少建设1至2个标准化社区警务站,其余社区建立不少于2个以上标准化社区警务室,其他社区全部建立社区警务点,郊区派出所全部建立社区警务点(或集市流动警务室),逐步建立建成覆盖村居的“站、室、点”社区警务网络。
社区警务站要求在本辖区治安复杂社区、案件高发社区、人口密集社区选点打造,社区警务室则要求结合“和谐六区”建设要求,在校园、医院、工区、园区、大型企业等治安节点,或具备一定硬件建设条件且治安相对复杂的区域选点打造,其余社区和郊区村寨则选点建立社区警务点或集市流动警务室。
站、室、点三者之间的关系为:警务室作为警务站的治安管控触角,隶属于警务站管理,警务点则是警务室的延伸和补充,三者相互依托、互为补充。
对于中心城区来说,红花岗公安分局意识到社区警务网络的建设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必须要分步实施。今年,该局着力打造10至20个社区警务站、30至40个社区警务室、其他社区全部建立警务点。2014年5月前,每个城区派出所辖区20%的社区警务室升级为社区警务站,用3年时间逐步建成“站、室、点”全覆盖的社区警务网络,为强力推进社区警务工作创造最坚实的基础条件。
社区民警有权奖励楼长
如何评估社区警务工作的实效?今年上半年以来,该局相继制定了《社区警务工作考核办法》、《社区民警考核细则》、《“八进社区”九项台帐》等,不断探索完善考核机制,建立了以常量考核为核心,以“三多三少”为基本考核指标的考核体系,用发案常量来考核打防控工作,用信访新增评估队伍管理,用维稳工作指导社会管理创新,使社区警务工作有目标、有任务、有考核、有奖惩。
和以往考核方式不一样的是,“常量考核”作为一个新的考核方式,将切实扭转基层派出所“重打轻防”、“唯打击论英雄”的观念。可以预见,这必将促使社区民警在防范、管理、控制等基础工作上去着力、去谋划,从而实现本辖区“发案少、秩序好、群众满意”的平安要义。
作为社区警务工作的最终践行者、执行者,民警的能力及素质直接关系到社区警务工作的质量和实效,因此,红花岗公安分局在选拔社区民警时,“要求颇高”。此前,遵义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市公安局局长刘小星在北京路派出所调研指导社区警务时,就提出要求:“社区民警要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着重提高社区民警的工作积极性。”
因此,在该区纪念馆社区等20个高发案社区民警的人选上,该局实行公开竞聘,最终35个应聘民警通过公开演讲、层层选拔后,有20人走上了“社区民警”这个岗位,他们中最大年龄58岁,最小年龄23岁,学历较高,干劲足,创新意识强。
“用‘经济特区’的理念打造社区警务”——遵义市红花岗区委常委、区委政法委书记、区公安局局长申剑以这样的比方来凸显该局对社区警务的重视程度及人、财、物倾斜力度。这不仅包括后备干部的选拔、派出所副所长任用的前置条件设定、经济待遇、立功受奖、考察学习、树立典型等10项激励办法,而且,还赋予了社区民警一定的“特殊待遇”和“特权”,即不值班、不办案,具有公安行政许可办理事项的前置审批权,“社区民警甚至有权对楼长进行奖励!”申剑说,社区民警承担的主要职责是整合社会资源,加强联勤联动,切实解决“社”、“巡”分离的问题,真正让社区居民感受到“警察就在身边”。
刘小星在红花岗区北京路派出所指导社区警务工作时指出:“要对社区民警松绑放权,结合实际给予社区民警相应的审批权、管理等权限,方便社区民警更好地服务社区群众。”毫无疑问,该局“两不一权、社巡合一”的新机制与“松绑放权”的理念严丝合缝,所谓社区民警的“特权”,必须用之于民!
“我们算过账,社区民警不值班、不办案,是划算的。”在警力安排部署上始终精打细算的红花岗公安分局政委程蛟龙说,为社区民警腾出时间,让他们真正沉下身子、扎根社区,做实做强社区警务,最大限度挤压发案空间,从长远来看,是值得的。
“目前派出所警力占到红花岗公安分局的50%,基层如此充实的警力在该局的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社区指导办公室主任张兴刚说,“实际上,这23个社区民警(其中有3个老民警)是全局的宝贝,他们必须要为高发案社区的打防管控工作闯出一条路子。”
·贵州遵义:5名警察出警途中殉职
·贵州遵义县发生交通事故致5名警察出警途中殉职
·贵州遵义警方缴获毒品3778克
·贵州遵义:服务型党组织创建活动
·贵州遵义:创建农村服务型基层党组织
·贵州遵义新蒲捣毁一聚众赌博窝点
·贵州遵义新蒲捣毁一聚众赌博窝点
·贵州遵义消防“四力驱动” 推进精细化建设
·贵州遵义新蒲侦破一起铜材料被盗案
·贵州遵义警方一月追回被盗价值14万紫铜
·贵州遵义红花岗民警为地震灾区捐款
·贵州遵义汇川警方爱民连心大走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