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江苏

南京秦淮:促成多方参与保护格局

2013-07-22 09:16:28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检察日报 

倾心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南京秦淮:促成多方参与保护格局

“关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会议我开了不下100次,但第一次参加由司法机关牵头组织的。秦淮区检察院开了个好头,我要向你们表示敬意。”在近日由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检察院牵头,区文化局等部门参与的秦淮区历史文化司法保护论坛上,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感慨道。

据介绍,南京市秦淮区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60处,其中国家级3处、省级17处、市级23处、区级17处。尤其是夫子庙地区,文化遗产十分集中。但是因经营性使用行为和产权私有、行政执法力量不足、保护意识淡薄等原因,造成历史遗存损毁事情时有发生。

“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我院有过一些成功的办案经验。”秦淮区检察院检察长朱赫介绍说,2009年,夫子庙瞻园门口的一只有400年历史的石狮被一辆工程车撞坏。为了督促肇事方作出赔偿,秦淮区检察院向该文物所在单位发出督促起诉书。博物馆采纳了秦淮区检察院的建议,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2012年,石狮修复完成,肇事方也如数赔偿修复费用48万元。

案件发生后,秦淮区检察院向该区国有资产经营中心发出了加强对火灾、盗窃损毁等案件和突发事件的预警及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对不可移动的易损文物应设立保护装置等检察建议。很快,文物保护部门对夫子庙有关文物采取了保护措施,对夫子庙20块碑刻全部作了防护处理,并挂上了警示牌。

朱赫说,面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法律规定缺失、职能管理缺位等问题,亟待畅通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渠道,形成区域性跨部门保护的共识。“秦淮区检察院将积极利用自身的优势和职能,利用督促起诉和检察建议等形式,联合行政执法力量,形成多方参与保护的格局。”

(记者 崔洁 肖水金 通讯员 雒呈瑞)

[责任编辑:李家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