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观点

源头监管治疗中药造假顽疾

2013-07-20 14:03:57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日报 

近年来,随着中药材市场价格的不断上涨,中药材市场暴露出许多问题,引起国家部委的再次关注。7月17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两打两建”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总局即将联合多部委,展开一次大规模的专项行动,突出整治中药材市场(7月18日《每日经济新闻》)。

“神农尝百草,伏羲制九针。”但是,中医中药正在没落。用一些网友的话说,“5000年的瑰宝,除了有些神秘之外,正在一步一步地走向毁灭。”从亚香棒虫草替代冬虫夏草,到同仁堂、云南白药、天士力、九芝堂等品牌药店的多种常用中药材被检测出含有多种农药残留,中药材的行业问题越来越突出。

中药材造假、掺假等问题最直接的诱因是暴利驱动。“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六月砍来当柴烧。”药王孙思邈在一千多年前就指出,不按时节采摘的中药材,有名无实,跟烂木头没有什么两样。但是,中药材市场价格起伏很大,遇上价好的年份,药农和药商无不急着提前采收。

巨大的利益诱惑,还使得一些药商铤而走险制假贩假。药材市场是造假专业户,这几乎已成公开的秘密。《中国现代中药》杂志主编赵润怀说:“保守估计,全国17个中药材专业批发市场的假货至少有两成以上。像原料是25元的岷县当归经过千里跋涉,在安徽亳州切片损耗后,价格竟变成比原产地还低的17元,这能是真的吗?”

治沉疴要下猛“药方”。要从根本上解决中药材掺假使杂的问题,需多管齐下。首先,制定统一的中药炮制标准,规范中药饮片的药源、药用部位及加工炮制方法,并从有效成分、浸出物、杂质检查等关键环节对中药饮片生产加以控制,促使饮片生产企业按要求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规范生产行为。

其次,从种植源头把控中药质量。当前应加大对种植户的教育,通过成立合作社的方式将散户集中起来,并加快建立追溯体系,从源头把控中药材的质量安全。

最后,政府各职能部门及司法机关应开展信息互通,形成严打制假售假的长效联动机制。同时,重奖激励民间举报制假售假的行为,吸纳药厂医院的执业药师等专业力量参与药监部门督察,形成群防群治的格局。

河南 刘英团 法律工作者

[责任编辑:李家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