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观点

多措并举破解垃圾围城难题

2013-07-20 14:03:23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日报 

王成喜/画

住建部的一项调查数据表明,目前全国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城市被垃圾包围。全国城市垃圾堆存累计侵占土地75万亩。北京市日产垃圾1.84万吨,如果用装载量为2.5吨的卡车来运输,长度接近50公里,能够排满三环路一圈。并且北京每年垃圾量以8%的速度增长(7月19日《中国青年报》)。

“垃圾围城”不仅包围了城市,也进入了农村,成为生长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车轮上的巨大毒瘤和顽疾。垃圾的产生来自于生活、生产等各个环节,数量之大、增长之快不仅影响着城市面貌,更是对居民的健康造成巨大影响。所以,破解“垃圾围城”的难题迫在眉睫,这不仅需要政府的积极作为,也需要企业和公众的参与,只有多措并举才是行之有效的解决之道。

政府部门要加大垃圾治理的重视和投入。环境整治属于地方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对于政府部门,尤其是环境保护部门来说,应加快环境治理和监测,对于超过环境指标的垃圾站集中进行优化整治,加大对垃圾的治理力度,将环境整治纳入到政绩考核的体系中,提高环保的重视程度。同时,增加垃圾整治的投入力度,以实际行动推进政府主导的垃圾治理过程。

鼓励企业积极投身垃圾治理的行动中。目前,世界上通行的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有填埋、焚烧和综合利用(再生循环利用)三种。当前,我国大多数城市都把填埋作为首选,但我国是一个土地稀缺的国家,所以,根治这样的问题需要鼓励企业投身到垃圾治理的队伍中,以科技创新加大垃圾的整治力度,对那些投入垃圾治理的企业实施减少税收和增加补贴,提高它们的积极性,鼓励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社会组织加入其中。

培养整个社会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垃圾,尤其是生活垃圾,初期的分类至关重要。而整体丢弃垃圾的习惯对垃圾回收处理影响很大,不仅浪费了众多可回收的物品,还降低日后的垃圾处理效率。在破解“垃圾围城”的难题中,首先要让市民养成垃圾自动分类的习惯。要鼓励和培养这种习惯的养成,需要政府的积极宣传和号召,通过各种形式全方位、立体化地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逐渐形成爱护环境、主动进行垃圾分类的习惯。

江苏 王传言 媒体人

[责任编辑:李家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