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法学理论

完善格局强化队伍实现能动监督

2013-07-19 08:43:25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检察日报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要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努力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

一、强化执法办案,实施能动司法,确保质量效果。牢固树立正确的业绩观,实现办案数量、质量、效率、效果、安全相统一。第一,提高针对性,抓重点,保平安。突出依法惩治危害公共安全犯罪、严重暴力犯罪、多发性侵财犯罪等,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全面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落实对未成年人实施轻罪犯罪记录封存、附条件不起诉等制度,开展适合青少年身心特点的预防犯罪工作。第二,提高主动性,增力度,促廉政。始终保持惩治职务犯罪的高压态势,既要坚决查处破坏投资环境、阻碍产业转型升级、重大项目建设、城镇化建设等领域的职务犯罪,又要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第三,提高实效性,建机制,促和谐。完善视频网络接访、公开听证、涉检信访终结等机制,畅通群众诉求渠道;构建涉检信访数据库,全面落实执法办案风险评估预警机制,抓早抓小抓苗头。

二、着力维护公正,完善工作格局,进一步强化法律监督。第一,全面加强刑事诉讼法律监督工作。深入开展“危害民生刑事犯罪专项立案监督活动”,着力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加强对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性侦查措施的监督,坚决纠正刑讯逼供、暴力取证等违法侦查行为;积极开展刑罚变更执行同步监督,依法审查纠正“减、假、保”不当案件;扎实开展社区矫正和清理超期羁押、久押不决监督工作。第二,进一步加大对民事诉讼活动法律监督力度。认真贯彻实施修改后民诉法,充分运用抗诉、检察建议、违法行为调查等方式和手段,监督纠正危害民生民利、损害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等问题。强化程序公正意识,把对诉讼程序的监督放在与对实体结果的监督同等重要的位置,关注法院诉讼活动中容易出现问题的关键环节和程序节点。第三,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严肃查处行政执法人员有案不移、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贪污受贿等犯罪行为,促进依法行政。

三、牢记为民宗旨,更新执法观念,打造职业化过硬检察队伍。以提升法律监督能力为核心,全面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职业能力建设和执法公信建设,努力打造一支忠诚可靠、执法为民、务实进取、公正廉洁的高素质检察队伍。第一,践行执法为民宗旨,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执法问题,着力整治庸懒散奢、冷硬横推、吃拿卡要等执法陋习,进而全面完善践行为民、务实、清廉要求的各项工作机制,进一步提高检察工作亲和力。第二,不断强化内外监督。深入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充分发挥执法办案网上同步监督平台的作用,强化对执法办案关键环节的监督制约,坚决查纠各类违法违纪行为,加强制度建设,自觉把群众满意度作为评价执法办案效果的重要依据,进一步提升执法公信力。

(高树勇  作者为河北省唐山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责任编辑:李家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