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平安使者

“北洼”有个人民调解员

2013-07-18 13:46:25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治新报 

    清真寺里的“讲课”。

    持续几天的小雨,让彭阳县空气中弥漫着凉爽的气息,也让彭阳县古城镇任河村的村民们有了休闲的时间。“老马,这回窑征上了,心该放回肚子里了吧?”“嗯,这回心放下了,就该干啥干啥。”村民马文廷和邻居调侃道。而就在前一个月,马文廷还在为征地的事情犯愁。

    青彭高速路搭架,要从自家的窑洞过,可自己的窑洞却没被征,“这一施工,窑洞还住成住不成啊?”马文廷心里犯起了嘀咕。看着别人家陆陆续续被征,自家却没动静,马文廷有些沉不住气了。了解这一情况后,任和村清真寺阿訇马守明找到村委会,详细了解马文廷家的情况。随后,又找到马文廷,告诉他在第二期的时候,他家的窑洞会被占用。一番讲解,终于让马文廷终于吃了一颗“定心丸”。

    阿訇怎么管起这些“闲事”?原来,马守明还有一个身份:古城镇北洼清真寺人民调解委员会人民调解员。

    不仅仅是调解,普法宣传也是其“工作”之一。“斋月到了,任何时候不能讲过分的语言。在街上、施工现场,不能打人、骂人。有纠纷找村上或者寺上解决……”这样的讲义,每个礼拜五都会“上演”一回。据了解,古城镇任河村有信教群众1300余人。近几年来,阿訇利用每个聚礼日和重大宗教活动日开展法治宣传活动。在学习内容上,突出《宪法》,结合伊斯兰教规,学习与信教群众生产生活系习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如《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土地法》、《婚姻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宗教事务条例》和《征地拆迁条例》等法律法规。

    清真寺里做调解工作、搞普法宣传,这是彭阳县“法律进宗教场所”的一项工作内容,而这也其创新之举。

    “我们从法律方面调解,他们从经文方面调解,两者结合起来效果非常好,调解成功率很高。”彭阳县司法局局长徐宏禧说,清真寺调解委员会里,阿訇们个个都是调解好手,对村里的矛盾化解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当事人”马守明最能体会到“法律进清真寺”的改变。马守明说,以前有集体上访的现象现在基本上没有了,群众学法了,知法了,也就懂法、守法了;现在打架斗殴的少了,村里近6年来没有发生刑事案件;不同季节、不同内容的讲法,引导辖区群众埋头苦干、多劳多得,群众的精力更多地放在如何增加收入,矛盾纠纷也就少了。

    “阿訇的职责就是劝人行善干好。”徐宏禧说,阿訇们认为给教众们调解,既是自己在行善干好,也是在教育别人行善干好,所以积极性特别高,早已成为一支不可或缺的平安力量。

[责任编辑:闫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