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办事 办好事 办实事
海口市龙华区检察院派驻龙泉检察室工作小记
召开专项检查调研会
共青团海口市委有关领导到龙华区检察院调研
篮球友谊赛
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检察院于2008年11月设立派驻龙泉检察室。检察室成立以来,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触角”职能作用,创新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全力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为全力打造海口宜居、宜业、宜学、宜游品位之城切实履行职责,为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服务,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参与基层社会管理工作
龙泉检察室探索服务“三农”新机制,法律监督触角向源头延伸,为服务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打造平台,积极参与基层社会管理工作。2008年以来,按照“基层检察工作重心下移、检力下沉,把法律监督的触角延伸到农村”的工作思路,倡导“服务、教育、预防、打击”工作理念,坚持“多办事、办好事、办实事、不揽事”的工作定位,法律监督的触角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创新工作机制。一是以“三个对接”探索服务“三农”的有效途径。在龙泉镇五一村建立全国首个村级“热带水果(瓜菜)质量追溯监督管理平台”,上对接农业指导职能部门,以瓜菜质量追溯监管平台为切入点,实施科技扶农;中对接涉农职能部门,建立涉农预防职务犯罪预警网络机制;下对接村级组织,以监督促管理。二是建立“三十三”工作模式延伸法律监督触角。融入各镇、各村“大调解”体系,对接各镇综治办,着力化解信访矛盾;融入“大民生”体系,对接村务监督,协助区纪委建设“村务监督委员会试点”;融入“大巡防”体系,对接驻地乡镇“所、庭”,通过定期走访,规范执法监督。
5年来,龙泉检察室关注民生,关注稳定,共受理农民举报线索11件,协助立案侦查职务犯罪案件9件9人,协助开展侦查监督和立案监督13件,协助开展预防警示教育30场次,协助化解矛盾纠纷25件,为群众排忧解难15件。积极畅通农民群众诉求渠道,走访5个乡镇、55个村委会,接待群众来访与咨询200多人次,受教育群众1万多人次,在维护农村稳定、惩治腐败、化解矛盾、巩固基层政权建设、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加强基层组织检察监督
针对辖区部分村民私自圈地、过度开采河沙、“外嫁女”土地纠纷、涉毒违法犯罪行为、新坡镇黑恶势力猖獗而引发的大量矛盾纠纷及相关职能部门监管“缺位”等问题,龙泉检察室积极开展法律监督调查,及时进行总结归纳,提出建议,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2010年10月以来,龙泉检察室深入推进检察巡回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检察信息联络员的作用,深入新坡镇辖区就当前黑恶势力影响辖区社会稳定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形成《关于我区新坡镇黑恶势力影响辖区社会稳定的情况报告》。2011年7月,海口市公安局将对该黑恶势力团伙的打击列为建省以来最大的打黑除恶专项行动,并将该团伙的首要分子和主要成员约40余人捉拿归案,有效维护了新坡辖区的和谐稳定。
2010年,在龙华区第六届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中,龙泉检察室全面开展选前“服务”,为选举营造和谐稳定环境,重点开展选举中的监督,保障选举活动依法有序进行,积极服务确保龙华区第六届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圆满完成。在2011年龙华区乡镇换届选举工作中,为保证换届选举的真实性、公正性、权威性,使换届选举工作顺利进行,龙泉检察室结合2010年服务“两委”换届选举的成功经验,提前谋划,加强防控,做好三个“在先”,即“教育在先”、“警示在先”、“预防在先”,结合执法办案的实际成效开展职务犯罪预防,严防在换届选举期间发生职务犯罪,有效促进了换届选举工作的顺利进行。
立足实践提出立法建议
该院依托“检察长接待日”接访活动,推动“一带五”巡访接访机制建设。2013年3月22日,该院检察长林静陪同海口市检察院检察长苟守吉到龙泉镇开展“检察长接待日”活动。共接待群众来访10余次,大部分进行现场分流、直接处理。“一带五”巡访接访机制,即开展“带一个主题(目的),一周巡一镇,走一村,访一农户,联络一名信息员”的巡访走访机制,主要围绕“南渡江土地整治重点项目建设”、“城西镇薛村龙昆南延长线违建强拆引发村民矛盾纠纷”等辖区重点项目和事件开展走访,有效化解社会矛盾。
派驻乡镇检察室完善了基层司法组织架构,但现行检察院组织法已不能适应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触角延伸与法治发展形势的需要。针对目前派驻基层检察室工作面临的困难,2011年底,龙华区检察院派员参加“检察院组织法”研讨。经深入调研,确定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二条的建议”议案稿选题,高质量完成省检察院指定的修改组织法议案拟稿工作。议案稿经审核后由省检察院报省人大常委会,被确定为海南省代表团以全团名义向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提交的议案稿之一,引起媒体广泛关注。据了解,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海南省代表团审议议案时,海南省委书记罗保铭和全体代表均对该议案稿给予了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