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观点

当选火炉城市要不要“热烈祝贺”?

2013-07-17 09:45:13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检察日报 

舒圣祥

“新的30年(1981年至2010年)全国高温呈现增多趋势,华南地区高温日增幅最明显,广州增7.7天、福州增5天、海口增5天。另外,内地最新三大火炉分别是福州、重庆和杭州。福州为中国内地省会级城市的高温王者,超过了重庆,成为内地大城市第一火炉。”中国气象频道官方微博日前发布内地“四大火炉”新排名,引来各方关注(7月16日《扬子晚报》)。

曾几何时,作为民间说法的“火炉”并不被官方所认可,因为这明显与地方政府打造宜居城市的宣传相悖。旧的“三大火炉”重庆、武汉和南京,都曾郑重其事地宣布拒绝“火炉”称号,甚至还召开新闻发布会,禁止媒体报道使用“火炉”称号。如今风水轮流转,“火炉”反成了紧俏货,令人啼笑皆非。比如从火炉前三跌至前十的南京,“冷暖自知有木有”之类的网友评论足以体现怪怪的醋味,就连南京气象官方微博,也很有些不服似的表示“排名神马都是浮云”。

众所周知,火炉排名本身谈不上真正的科学性,至少,它只考虑了省会城市,而其他中小城市完全有可能比省会城市更热。在全国那么多城市中间,不可能非常科学地分出个“谁比谁更热”来;相反,身处火炉中的体验尽管各有不同,炎热本身却是趋同的。火炉城市本身并非什么荣誉称号,“冠军”争夺战竟然如此激烈,以至于谁也不服谁,除了说明这些地方其实都很炎热之外,不得不说也是一种城市形象饥渴症。

想起来两个“典故”,一个是周星驰电影里的“谁敢比我惨”,另一个是地方政府“热烈祝贺”自己成为国家贫困县的宣传标语。各地网友争夺火炉称谓很有点“谁敢比我惨”的意思,说白了就是一种高温福利诉求———城市宜居环境能不能变得更好,能不能少砍树多种树,高温福利能不能从纸上走入现实,诸如此类;而对某些地方政府而言,从当年避之唯恐不及地摘帽,到如今为当选火炉而兴奋抢帽,不难看出“热烈祝贺”的味道。

虽然火炉的帽子并不如贫困县的帽子来得“实际”,但毕竟也是一种有效的城市宣传;这年头,所谓经营城市,管它什么名,反正有名总比没名好——有网友已经代其想好了广告词:xx,一座热情似火的城市。更何况,就火炉城市的官员而言,火炉带来的还不只是名气,更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福利——君不见,武汉、南京等老牌火炉城市,乃至江苏13个地级市政府机关,夏季上班时间都只有6小时,比国家法律规定整整少了2小时。

这个意义上说,当选火炉城市大概的确是值得“热烈祝贺”一下的,甭管当选或没当选火炉城市的市民,是该为此感到自豪抑或忧伤。

[责任编辑:李家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