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山东

山东胶南:信息化警务室遍布城乡

2013-07-16 11:05:18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胶南市公安局着力加强信息化城乡警务室建设,使警务室的基础性作用得到了全面发挥,进一步提高了实战功效,深化了基层基础建设,有效地维护了一方平安,赢得群众的赞誉。

警务室强化三大功能

移动警务通终端每日查询量200余次

胶南市公安局在信息化警务室建设中,将警务室职责定位于防控、基础、服务三大功能。该局在全市城乡路口等重要地理位置建设了72个社区和农村中心警务室,每个警务室覆盖3至5个行政村,警务室配备1至2名社区民警、2名联防队员,配发2辆巡逻自行车、1部350兆手持对讲机。今年以来,警务室通过巡逻抓获现行违法犯罪嫌疑人21人,破获各类案件36起,使辖区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明显提升。

为强化警务室的基础功能,胶南市公安局按照基础工作信息化的要求,为每个警务室民警配发了笔记本电脑和移动警务通,实时采集录入各类基础性、源头性信息。在辖区内流动人口较多及具备条件的社区、厂企,共建立外来流动人口信息社会化采集点,每个采集点配备了1台电脑、1个居民身份证读卡器、1部照相机,由专职协管员负责流动人口信息采集。目前,移动警务通终端每日查询使用量200余次,流动人口信息采集点日均采集信息50余人次。

信息化警务室的服务功能也得以凸显。市公安局充分发挥警务室与基层群众沟通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运用“传统+科技”模式,在深化走村入户、警民恳谈、阳光警务等传统警务的基础上,积极利用网络、手机等媒介,引导社区民警建立个人警务微博、QQ群,在网上开展社区服务、法律咨询、安全防范宣传等活动,搭建警民沟通联系的新平台。目前,全市警务室民警共建立个人微博29个、QQ群41个,深受群众欢迎。

三大手段提高警务室实战功效

区域联网报警系统用户逾4000户

胶南市公安局将科技手段贯穿于警务室建设始终,不断丰富治安监控、联网报警和平安联动网三大手段的内涵,为信息化警务室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他们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共投入1.5亿元,在全市重点路段、要害部位建成治安监控系统,安装视频监控探头3000余个,全部接入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同时,每年安排750万元专项资金,由专业维护公司负责监控系统的维护和保障,并为监控摄像机配套安装了自动照明辅助光源。

胶南市公安局抓住技防城建设的有利契机,以警务室为中心建成区域联网报警系统。安装该报警系统的居民家庭一旦发生警情,即可通过联网手机或固定电话快捷按钮进行“一键式”报警,派出所终端显示该户具体位置,便于民警及时处警,缩短了接处警的时间。该系统还具备警方与用户的互动功能,社区民警可以通过电脑终端向联网的手机和固定电话发送语音短信提示,通报辖区发案情况,提醒群众注意防范。目前,已在12个行政村和社区安装了区域联网报警系统,联网用户达到4000余户,安装区域联网报警系统的辖区可防性案件明显下降。

他们还依托警务通GPS卫星定位系统建设平安联动网络,在系统地图上将警务室辖区划定为巡逻的运行区域,安排专人负责监控和检查,一旦超出区域系统将自动报警,有效地保障了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靠机制激发警务室活力

破解经费保障、民警分身乏术等难题

为了进一步激发信息化警务室的生机,胶南市公安局建立健全了保障和激励机制,有效地解决了警务室的经费保障和民警素质等诸多难题。

为解决警务室运转经费保障的难题,他们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大力支持,按照1000名常住人口配备1名联防队员的标准,招聘专职联防队员,人员由市公安局统一管理,并派驻警务室工作。对个别经济困难的派出所,每年给予一定的经费补贴专门用于警务室基础工作。

他们大力推行信息化警务室民警专职化,不再向警务室民警下达各项打处指标和任务,不抽调警务室民警参与侦查破案、群体性事件处置、大型活动安保等任务,使其能够专心从事基础工作,破解了警力不足、社区民警“分身乏术”难下沉的难题。

为提高警务室民警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基础工作能力和群众工作本领,他们实施了岗前综合培训、业务工作专项培训、不同情况重点培训,让警务室民警在上岗前均接受包括警务平台应用、信息收集报送、人口管理、巡逻防范等方面的培训。同时,除对警务室工作实行综合考核外,还实行“巡逻防控一案一奖”、“源头信息采集破案奖”、“矛盾纠纷调处一案一奖”等奖励措施,有效地提升了社区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丁文泉 徐玉森 褚晓婷)

[责任编辑:刘琳]
相关报道

·山东胶南:让执行“坚冰”消融
·山东胶南:构建“幸福计生”新格局
·山东胶南建设新型农村社区 20个集聚型社区全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