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平安使者

社区民警余浩:最大的愿望是周末回家看女儿

2013-07-16 10:26:04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上期说到记者坐上余浩的警车,刚要出发,有位农村妇女过来敲后车窗玻璃。她是来报警还是求助?

车太破旧,后排座的车窗玻璃放不下来。于是,余浩打开车门,探出身子问:“有事吗?”

“你能捎我一段路吗?”妇女问道。

“我们去洪畈村。你到哪儿?”

“我就到上头一截,走起来怪累的。”

“上来吧。”

得到肯定回答,那位妇女高兴地打开后排座的车门,坐了上来。曾经,他也是别人帮助的对象

随车带人,记者采访中遇到的不止一次。

第一天在去界岭村朝阳组的途中,余浩就曾带过一个孩子、孩子妈妈和外婆三个人。到了目的地,小男孩过来拉住余浩的手,要余浩和他们一起走。可余浩要去的地方和他们不是一个方向,小男孩只得和余浩挥手告别。

余浩说,老百姓不敢拦私家车,只敢拦他的警车。平常只要不是紧急处警,他都会带上。

像这样关心帮助辖区群众,对于余浩已是家常便饭。可谁曾想,在工作之前,他一直是受帮助的对象。

余浩6岁丧父,他和母亲相依为命。“放了学我就回家帮母亲干活。春天采茶、炒茶,秋季打板栗卖。我还抓蛇卖给镇上的饭馆。”走路对他来说是必须的事。他也因此练就了一双“铁脚板”。

余浩的母亲患有高血压,在余浩读高一的时候,一次母亲不小心摔倒了,造成右臂不能正常活动。余浩为了照顾母亲,从省重点金寨一中转到了青山中学。青山中学的校领导获悉他的家庭情况后,不光免除了他的学杂费,还每月给他生活费。

在余浩最困难的高中三年,同样给过他帮助的还有很多人,但青山镇的人大主席汪永芳是关心最多的。汪永芳想尽办法帮助余浩家,特别是余浩为帮姐姐家割稻子被虫子咬伤了额头上一块皮,导致考公务员体检时被认定不合格,汪永芳四处找人为他作证,确保他顺利考入金寨县公安局,这份情让余浩刻骨铭心。

如今,他用感恩的心来回报社会

长岭警务室墙上挂着4面锦旗,其中的一面写着:“人民警察爱人民,捐赠恩情似海深。”

据长岭乡中心学校校长余大武介绍,这是受到余浩帮助的敖某姐弟俩送的。余浩在一次给学生们上法制课时,无意中获悉敖某姐弟俩父母双亡,余浩当即决定帮助他们。

余浩每月从工资里拿出200元,给姐弟俩做生活费。1992年出生的姐姐去年高中毕业后,没考上大学,也没找到工作。今年3月,在余浩的帮助下,姐姐找到了一份导游的工作。采访中,姐姐总是一遍又一遍地称呼余浩为“哥哥”,不停地说着“哥哥”对她们姐弟俩的好。考虑到弟弟还在金寨一中读书,不便打扰,记者没有去采访他。

“我的成长离不开众多好心人的帮助,我的工作离不开各级组织和领导的关心,无以为报,只能好好工作。”正是抱着这种感恩的心,余浩一心扑在工作上。除了在所里值班,他把时间基本都放在了长岭。

辖区的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发案率大幅下降,能够说明他工作的成效和努力付出的回报。长岭乡的刑事案件发案数从2010年的19起下降到今年上半年的2起;治安案件从2010年的47起下降到今年上半年的5起,降幅明显。

最大的心愿是“看女儿”

舍弃了合肥舒适的工作,和余浩一起到金寨工作的爱人徐静,即使同处一城,也经常见不到他的人影。

“以前不忙的时候,平均两个礼拜能回一次县城。”说到这个话题,余浩的愧疚之情溢于言表。去年底妻子临盆,等余浩连夜从金寨赶回合肥时,女儿已经出生。今年燕子河派出所创建 “一级派出所”,工作任务更重,余浩把妻女留在了合肥丈母娘家照顾,而他也只在3月底去看望过一次。

采访中,记者问余浩:“你最大的心愿是什么?”

余浩的回答很实在:“周末回家看女儿。”

多么小而简单的心愿!可偏偏这于常人是件很容易的事,对于余浩却成了“最大的心愿”。

采访结束,派出所领导特批他两天假,和记者一起回到合肥,圆他这个心愿。(记者 关清 通讯员 周磊 钟仓健)

[责任编辑:刘琳]
相关报道

·李全瑞:喜欢“没事找事”的社区民警
·长春勤务改革实现社区民警专职化
·陕西省公安厅党委作出向社区民警汪勇学习的决定
·社区民警李贵林:率2000人投身志愿群防
·群众满意是考核社区民警的唯一标准
·“七步工作法”——贵阳市社区民警的工作宝典

·“七步工作法”——贵阳市社区民警的工作宝典
·群众满意是考核社区民警的唯一标准
·各地积极开展优秀社区民警评选
·连云港盐坨社区:16名信息员助力社区民警
·郑建荣:脸上总挂着笑容的社区民警
·社区民警拉祜山寨学采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