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播报

政法机关全力应对暴雨台风灾害

2013-07-14 10:43:09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中国长安网综合 

暴雨来袭,检徽闪耀在抢险前线

绵竹县检察院干警在抗洪救灾现场。

    连日来,强降雨袭击了四川盆地西部大部分地区,部分市州县发生山体滑坡、山洪、泥石流等灾害并造成严重损失。灾情面前,四川省检察机关立即行动起来,在积极开展灾后自救的同时,迅速投入地方抢险救灾工作,保护受灾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全警动员 暴雨台风中筑起爱民堤岸

    为有效应对今年第7号强台风“苏力”,福建省公安机关迅速启动防抗台风应急预案,全警动员、严密部署,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应急抢险救灾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记者从福建省公安厅获悉,福建各级公安机关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备勤和领导带班制度,组织好抢险救灾应急救援力量,确保一旦出现险情,能迅速赶赴现场。福建公安边防总队组织了83支水路防抗台风抢险救灾队,分驻6个沿海市、27个县的渔村、港口、岛屿等重点渔区待命。各级公安机关积极做好抢险救灾的后勤保障工作,做好抢险队伍集结和物资准备,落实车辆、冲锋舟艇、抽水泵、发电机、救生衣、通讯工具等救援设备、装备器材、自身防护物品及其他抢险救灾物资的储备,加强检查与维护,保障通讯设备的顺畅,确保一旦出现险情,物资装备能保障到位,抢险队伍集结到位,迅速投入抢险救灾。

    福建沿海各地公安机关积极做好各类出海船只回港避风工作,确保“船入港、人上岸”,并加强海上渔排养殖人员的宣传动员和撤离工作,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亡。截至记者发稿时,全省28774艘出海渔船已全部进港避风,43144名渔排养殖人员全部上岸避险。山区公安机关严密防范因超强台风暴雨可能引发的山洪暴发、山体滑坡、房屋倒塌等造成人员伤亡。

    全省公安交管部门加强交通组织和勤务部署,加强对险路、险桥和易出现滑坡、塌方路段的巡逻管控和指挥疏导,保障车辆行驶畅通;根据通行条件,对高速公路适时采取交通管制乃至全面封闭等措施;充分利用手机短信平台将天气信息及道路交通信息发送给驾驶员,杜绝因信息掌握不及时造成交通拥堵。

    福州市公安局7月12日傍晚召开紧急视频会议,部署全市公安机关做好防抗台风准备工作。目前,全市公安民警取消双休日,各级公安机关已组织好应急抢险救灾力量,全力投入抢险救灾工作。连江警方出动警力1300多人次,转移在低洼处、危房中群众3100多名、船只213艘,疏散养殖渔民370多名,拖离抛锚车辆11辆。福清警方出动警力1130人次,帮助渔民加固渔船415艘,劝导158名海上作业渔民上岸,排查安全隐患21处。罗源警方出动警力300多人次,入村入户排查易塌方、损毁、积水路段,安全转移3800多名群众。晋安警方联合有关部门组成抗台风防灾害突击队,对鼓岭风景区内山地土质疏松地方加强检查,建立提示牌,防范台风造成的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温州边防23支抗台风小分队一线巡查

    7月13日,今年第7号强台风“苏力”逼近闽浙沿海,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南麂、北麂等海岛风力达11至13级。温州公安边防支队在沿海及海岛地区组成23支抗台风小分队深入一线巡查,及时转移危险地带的群众。

    因台风来袭,温州公安边防支队所有探亲、休假的边防官兵都归队到位,18个公安边防派出所组成23支小分队进入港岙口、码头和重点部位检查渔船停泊情况,与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动员出海船舶进港避风。边防官兵通过广播、手机短信和发放宣传单等形式,向沿海村居和海上作业船只通报台风警报,帮助沿海危险地段、低洼地段范围内的作业工人、养殖户转移到安全地带,并对海上渔排和进港避风船只进行加固。

    小分队官兵备齐雨衣、手电、救生衣、绳索等抢险装备,随时待命投入抗台风。所有边防巡逻艇一边做好紧急避风,一边熟悉抗台风预案,随时准备投入海上抗台风。在飞云江沿岸避风锚地,官兵发现不少渔船争抢避风位置,遂利用高音喇叭站在船头当起了江上 “交警”,指挥渔船按顺序驶向锚地避风。

    自7月11日以来,温州公安边防支队共出动警力3500多人次,疏散沿海地区的游客、渔民、养殖户6000多人,转移渔船1000余艘,帮助加固海上渔排、滩涂简易房等100多处,加固船舶600余艘。

什邡公安消防紧急救援被困矿工

    连日来,接连不断的暴雨让四川省什邡市磷矿企业遭到毁灭性打击,矿区变成泥石流区、洪水区。金河磷矿岳家山矿区32名工人被洪水围困,紧邻的赵家坪磷矿29名矿工被困。什邡市公安局接到报警后,组织公安民警、消防官兵组成救援队伍,爬山涉水来到矿区,将61名被困矿工安全转移。

    7月11日7时许,什邡市公安民警、消防官兵组成的救援队伍,携带救援设备和必要物资,冒着大雨和山体塌方的危险,向金河磷矿岳家山矿区挺进。他们驾驶车辆在山路间行驶了10分钟,就被山洪和泥石流阻断了道路。他们只能下车,步行前进。在这里,他们碰到了金河磷矿、赵家坪磷矿的救援人员,便会合在一起赶赴矿区。

    金河磷矿副矿长曾大发说:“我们有32名矿工被困,其中一人受伤,今天一定得把他们带出来。”

    翻山,蹚水,救援人员终于进入金河磷矿岳家山矿区干河口。干河口的洪水很凶猛,近60米的滑坡体全是小块页岩,一踩就滑。

    “洪水太猛了,必须想办法架桥。”什邡公安消防大队金河路中队中队长张磊和赵家坪磷矿矿长魏守龙等人商量。救援人员利用路边的脚手架、木板和钢缆架起一座便桥。16时50分许,消防战士夏勇首先通过便桥与被困矿工会合。按照先前制定的安全撤离方案,救援人员先转移伤员。18时许,随着最后一名被困矿工走过便桥,61名被困矿工全部被安全转移。

平武交警温情服务600名滞留群众

    7月12日,四川省平武县仍在降雨,前一天抢通的九环线、平松路、S105线再次全线中断。已经在雨中连续奋战了5天的平武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民警来不及休息,立即在二道坪、水晶、龙安、林家坝等地设置交警执勤点,实施交通管制措施,同时通过微博、QQ群、电台等实时发布路况信息,建议大型客货车绕行。

    从10时开始,九寨沟方向经九环东线进入平武境内的旅游大巴车先后到达二道坪交警执勤点。民警给驾乘人员观看了前线传回的抢险图片和视频,向他们介绍九环线前方路况和抢通进程,建议他们“原路返回或绕行”,但很多人表示“要等等看”。下午3时,停留在二道坪的车辆达到了顶峰,共有12辆35座以上大巴车、4辆中型客车和50余辆小汽车,约600名群众。

    对采取交通管制措施,民警耐心地向滞留群众做好解释工作,并积极开展温情服务。得知附近唯一一家便利店食品断货的消息后,平武县公安局交警大队立即安排民警从县城采购食品送往二道坪。由于二道坪的堵点仍在抢通之中,运送食品的车辆不能直接到达。民警就通过人力搬送的方式,将食品送到便利店,解决了滞留群众“吃”的问题。下午2时许,有滞留群众出现高山反应。民警立即将备好的晕车药、氧气袋递给群众,缓解他们的不适。

    直到下午4时,道路仍在紧张的抢通中,部分群众选择原路返回。一个多小时后,仍有近300名群众等在二道坪,民警一边劝说他们返回,一边与县旅游局、应急办等相关部门联系,落实滞留群众的安置问题。

阿坝转移疏散群众5000余名

    记者日前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公安局获悉,截至7月10日17时,全州公安机关共出动警力3751人 (次),先后转移、疏散受灾群众5000余名,成功营救被困人员20名。

    7月9日至10日,阿坝州汶川、茂县、理县等地连续遭遇强降雨,都汶高速公路交通中断,国道213线桥梁垮塌,国道317线,省道303、302线部分道路交通、通信信号、电力供应中断,部分房屋被淹,上万名群众和数千名游客被洪水围困。灾情发生后,阿坝州公安机关快速反应,沉着应对,紧急启动自然灾害应急预案,迅速调集消防、特警、交警和汶川县公安局、茂县公安局、理县公安局等警力投入抗洪抢险救援。据统计,截至7月10日17时,全州公安机关共出动警力3751人 (次),先后转移、疏散受灾群众5000余名,成功营救被困人员20名。

[责任编辑:闫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