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音符回响在聂耳故乡
玉溪在惠民利民中全面推进平安建设
滇中玉溪,是人民音乐家聂耳的故乡。入夜,在以聂耳命名的云南省玉溪市聂耳音乐广场,伴着闪烁的霓虹灯和悠扬的小提琴曲,市民有的在独自散步,有的则三五成群聊着天,闲适、安全与和谐,显现在这座城市的生活中。像这样的广场,在玉溪各地还有不少。
多年来,玉溪在惠民利民中创新社会管理,始终保持着经济发展、政治安全、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和谐的大好局面,群众安全感、社会治安满意率及幸福指数均保持全省前列,是云南省唯一连续3年入选中国最安全城市的州市。
经费有保障网格化全面推行
《法制日报》记者近日在易门县浦贝彝族乡综治维稳信访中心采访时看到,该中心设有信访大厅和为民服务大厅。信访受理大厅设置信访、人民调解、法律服务、流动人口管理、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5个窗口,为民服务受理大厅设置民政、新农合和计划生育等7个窗口。
“根据业务不同,由综治维稳信访指挥中心统一对口分流受理,解决了群众办事门难找的问题;部门职责不清、办事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也得到明显改善。”易门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许绍宏说。
“落实党政领导第一责任,从决策层面高位强势推动平安玉溪建设。”玉溪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刘宁笙告诉记者,玉溪每年由市委书记、市长与各县区委书记、县区长及89个市直社管综治成员单位一把手签订责任书。各县区委书记、县区长亲自与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签订责任书。全市形成了党政主要领导出面、出钱、出政策,分管领导抓事、抓实、抓具体,其他干部出工、出力、出效果,层层抓落实、层层保稳定的工作局面。同时,建立健全了目标责任考核激励机制。
据介绍,近年来,玉溪在县区乡镇一级增设1名党委副书记专抓平安建设工作。综治维稳经费人均市级不低于一元、县区不低于两元,全部列入财政预算给予保障。近5年来,共调剂5亿多元用于综治及平安创建工作。建立“三补”经费保障机制,每年由市、县区财政安排200万元,用于全市村(居)治保主任、调解主任“以月定补”;安排200万元,用于每年全市矛盾纠纷调处的“一案一补”;安排100万元,用于综治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以奖代补”。在全市75个乡镇、街道建立综治维稳信访中心,打造出一个集平安建设、综合治理、社会管理、群众工作、信访诉求为一体的工作平台。全市每年近两万件的矛盾纠纷,80%以上在此平台得以有效化解。同时,依托综治维稳信访中心,在不增编、不增人、不增加经费的前提下,采取整合资源、明确责任、齐抓共管的办法,以乡镇(街道)、村(社区)为重点,全面推行网格化社会管理。
记者注意到,在推进网格化社会管理进程中,玉溪市在充实基层综治力量的基础上,通过市场化运作,引入专业安防力量,在全市全面推进“全球锁”技术安全防范,技防、人防、物防加保险的工作模式,借助专业化安保、技防力量打造平安、和谐社区。
“2012年以来,澂江县投资30余万元完成5个社区、6个村委会社管综治办规范化建设,目前全县已有19个村级社管综治办达到规范化建设标准。”澂江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陆永泽说。
据统计,今年前5个月,澂江县社会治安形势稳中趋好,各类案件同比下降16.3%,全县化解各类民间纠纷457件,群众对政法工作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重大项目须经稳定风险评估
2012年5月5日21时30分许,玉溪市医调委接到玉溪市妇幼保健院的电话:患者张琴在分娩过程中死亡,患者家属情绪激动,近50人围堵医院,请医调委到场处理。医调委工作人员到现场了解情况后,与患方进行3个多小时的沟通,患方情绪逐渐稳定,自动疏散了围堵医院人员。经过三轮调解,5月7日,医患双方最终达成协议:自愿放弃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由医方一次性补偿患方人民币16万元,并免除患方在医院所发生的医疗费。纠纷自发生至成功调解在44小时内完成。
“自2011年创立‘政府主导、纠纷解决、责任保险、互助资金、联动处置、调解建议’六位一体的医疗纠纷调处工作机制以来,全市未发生一起涉及医疗纠纷的群体性事件。”玉溪市委政法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李矿生说。
“截至目前,我们已提请市社管综治办向有关医疗机构等发出过多份调解建议,有效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医调委主任路民说。
近年来,在坚持“调为先、防为主、和为贵、责为重”的工作理念基础上,玉溪在市、县、乡、村四级建立起了立体化、网格化调解组织,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和行政调解“三调对接”,行业调解跟进助推。建立健全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和维护社会稳定预警机制,切实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实施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和重大决策的前置条件。
“早在2003年7月,易门矿务局四户矿山关闭破产,多年积累的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凸显,涉矿问题一度成为易门县信访和稳定工作较为突出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易门县县长马云峰说,为此,县委、县政府采取实施新农村建设、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等项目工程,积极为群众解决生产生活等实际困难。加强和加快19个涉矿村民小组基础设施建设,目前15个小组公房、水、电、路、公厕等配套设施建设和人饮安全明显改善,正逐年分批对受灾较重的村组实施整体搬迁。
“每年都对全市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纠纷进行全面深入排查,严格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原则,逐一向有关部门交办。对影响社会稳定的重点突出信访案件,实行市、县(区)党政领导牵头包案化解,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带头包案。全市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突出矛盾纠纷由2009年的76件下降到今年的13件。4年来,玉溪共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1123项,各级调解组织共调处矛盾纠纷9万余件,年调处成功率达98%以上,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位居全省前列。”李矿生说。
加强社会建设服务特殊人群
对于社会闲散青少年、流浪儿童、刑释解教人员、社区矫正对象、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等特殊群体如何进行有效服务管理?玉溪走出了自己的路子:成立社会福利服务中心;针对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社区矫正人员、刑释解教人员等,分类建立行之有效的帮扶管控制度,重点推进安置帮教过渡性基地和社区矫治劳动基地建设。
近年来,精神病人肇事肇祸案件时有发生,对社会公共安全构成较大威胁。易门县通过建立政府主导、宣传教育、经费保障、责任考核和综合管控5大机制,全力抓好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管控工作,着力破解精神病人发现不了、无人管、无力管、不愿管、管不好的难题。去年以来,该县共排查出精神病人1183人,其中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98人,将98人全部纳入城镇、农村低保对象,按最高标准给予保障,做到了应保尽保。同时,免除了精神病人新型农村医疗统筹个人缴纳资金,协调建立乡卫生院定期巡访回访制度,开通精神病人常见病乡、村两级卫生院(所)绿色救治通道,避免因常见病诱发精神病,完善定期发(吃)药制度,有效控制了病情出现反复和升级。
2012年,玉溪市成立了包括老年公寓、社会福利院、儿童福利院、救助管理站、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救灾物资储备仓库6个项目的社会福利服务中心。该中心运营以来,除了给老年人和孤残儿童提供各种护理、保育等服务外,还参与了2012年“流浪未成年人集中救助专项行动”,每月为救助管理站流浪乞讨人员提供餐饮30多人次,提供流浪未成年人的临时安置照料5人次,为救灾物资提供装卸、整理、保洁等服务管理工作,共接收孤残儿童63名。
积极探索医改全民免费模式
张伟是新平县农民,2012年喜得龙宝宝,但是孩子出生3天就得了新生儿黄疸,医生告诉他必须住院治疗,这让他很着急。张伟和妻子都参加了新农合,张伟琢磨着,妻子生小孩住院的费用应该可以按照新农合的报销比例进行减免,但是刚出生的孩子也住了院,这笔治疗费肯定是要自己出了。让他没想到的是,儿子的医疗费用也能得到新农合的报销减免。
新平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自正林告诉《法制日报》记者,2011年以来,玉溪以新平县为试点,创建了新生儿住院母婴共享的医疗保障制度,这项制度正好适用于张伟一家所遇到的情况。
近年来,玉溪探索医改全民免费模式,实现基本医疗高补偿、大病救助全覆盖、老年慢病有保障;在全省率先探索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一体化,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形成。
“只有提高生活和社会保障水平,老百姓才会安居乐业。”刘宁笙说。
据介绍,除了医改,玉溪还在全国率先全面实现义务教育“三免一补”全覆盖,基本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因贫辍学难题;完成农村地震安居工程和危旧房改造10余万户,建成保障性安居房近9000套;在全省率先实现农家书屋全覆盖,全市20户以上自然村全部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3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仅2012年,全市民生支出超过96亿元,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三分之二以上。
提升法治水平保障平安创建
“近年来,玉溪市委、市政府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大力推进以依法执政为核心,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为重点的‘法治玉溪’建设,不断提升各领域法治化水平,为平安玉溪建设提供重要保障。”刘宁笙说。
2012年1月1日,报请省人大颁布实施《云南省玉溪城市管理条例》,该市及时制定10个配套办法,城市管理实现了有法可依。全面完善经济法治环境建设。推行和实施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主体功能区规划,严格规划编制和修改程序,不断提升城市发展承载能力。充分发挥法律在保护和鼓励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方面的作用,以保护抚仙湖、星云湖、杞麓湖“三湖”生态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严格执行“三湖”保护条例,依法治山、治水、治污染,依法推进拆临拆违和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工作,大力推进宜居生态城市建设、美丽玉溪建设。
切实规范行政权力运行,率先在全省启动政府层面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压缩行政审批时效,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取消、废止、调整下放了一批市政府实施的行政审批项目。在政法机关和具有行政执法权的机关单位开展阳光执法公开活动。
2011年,玉溪被中宣部、司法部评为全国五五普法先进市,2012年被评为全国法治建设先进市,综治维稳综合考评全省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