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浙江

浙江温岭:派出所“四化”服务管理流动人口

2013-07-12 15:45:10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工作法

潘岳军

结合辖区内流动人口流动频繁的实际,浙江省温岭市公安局太平派出所通过不懈努力,探索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网格化、协管化、公寓化、产业化管理模式。

网格化管理

按照街道14个社区的实际居住区域,太平派出所综合常住人口、流动人口临时居住数量等情况,建立融合型的网格,将流动人口纳入社区实有人口服务管理范畴。在明确社区民警“抓队伍、管人口、搞情报、控阵地、降发案、创满意”六大职责的同时,推出治安、刑侦民警联系社区制度,将14名治安民警、刑侦民警分解到社区,各联系一个社区,使每个网格均有一名社区民警、一名治安民警和一名刑侦民警负责。

该所还多方筹措资金,建立起一支由78名专职流动人口管理员和一批治安积极分子、护村队员、驻村干部、大学生村官等组成的专群结合的服务管理队伍,依托功能齐全的社区工作体系,开展相关的服务管理工作。

协管化管理

按照“谁用工、谁负责”和“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该所在流动人口集中的企业、工地、公司等建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站,由社区民警、综治工作人员、企业负责人、流动人口代表组成协管组织机构,并推选能力强、素质好、威望高的流动人员担任服务管理站副站长,赋予服务管理站办证、计生、调解、维权等功能。他们还制订流动人口与业主、社区综治站两级治安责任保证书等制度,明确用工单位的管理职责和管理责任,充分发挥用工单位自主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公寓化管理

本着“谁受益、谁出资”和“自愿、有偿”的原则,太平派出所积极鼓励大量雇用外来人员的企业兴建职工公寓,并配备专门管理人员,在社区民警和综治职能部门的指导下,健全管理制度,实现对流动人口的有效服务管理。

产业化管理

在出租房集中的“城中村”建立“旅馆式管理协会”,制订协会章程,根据承租人的不同情况,对出租房屋实行分类分层次管理,以实现对出租房屋的有效管理。同时,本着以人为本的方针,积极为流动人口提供服务。对那些为当地发展有贡献的知识型、技能型人才,与用工单位一起,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在工作中给予他们发挥潜力的自由空间,在生活中为他们提供安居乐业的居住环境。对一般打工者,在要求他们遵纪守法的同时,依法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和问题,逐步改善流动人口的居住环境、生存环境。

[责任编辑:刘琳]
相关报道

·浙江温岭实现所有部门预算全公开
·浙江温岭拆解30余艘“三无”船舶
·浙江温岭太平派出所推进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浙江温岭流动人口生态扫描
·浙江温岭推广网格化管理外来人口
·浙江温岭破获特大跨境贩毒案

·浙江温岭破获特大跨境贩毒案
·浙江温岭破获特大制售"病死猪"案 捣毁窝点4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