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上半年,门源县公安局抓机遇、抓创新、抓落实,进一步筑牢打防管控网络,不断完善工作新机制,开辟工作新思路,有效推进了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提高了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具体工作概括为“6助6” 做法,即:6个“突出重点”助推“6个不放松”。
一、突出打击这个重点,严打违法犯罪不放松。
门源县公安局将打击违法犯罪作为业务工作的主旋律,破获刑事案件40起,破获隐积案件2起,破获外县案件14起,破案绝对数5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52名。查办治安案件164起,查处违法人员336名。通过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提高了震慑力,维护了法律权威,保护了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夯实了“保安定、铸和谐、促满意”的工作基础。
二、突出管理这个重点,深化措施不放松。
在容易发生治安问题的重点地区、重点场所进行排查整治,对49家旅店、1750余间出租房屋、3个歌舞娱乐场所、20余家棋牌室累计检查1372次,通过查、促、改三个环节,有效解决了存在的治安问题。以基础信息采集录入“大会战”为契机,彻底摸清了全县实有人口、出租房屋等信息,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实现了基础信息采集录入常态化。积极完善“以房管人、以证管人、以业管人”的管理手段,将八大类人员基本纳入了管控视线。深入加强人员管理,采集录入暂(寄)住人口信息32253条。
三、突出防范这个重点,完善机制建设不放松。
大力加强街面、社区、单位内部、视频监控、区域警务协作和虚拟社会防控“六张网”建设,结合走基层、访民情,完成了《关于完善门源县社会治安防控机制的调研》,进一步明确了工作思路,有效提高了社会治安的管控应对能力。深化宣传、检查、指导等措施,切实加强了人防、物防、技防为主的三大防范网络建设。着力加强网络虚拟社会管理,搜集互联网有害信息1449条,进一步增强了网络虚拟社会管理实效。同时,继续加强了与毗邻公安机关之间的警务协作,深化了联防机制建设。
四、突出巡逻这个重点,做强动态警务不放松。
在县城浩门镇地区实行巡警大队为主、其它警种参与的巡逻制度,以徒步巡逻与警车巡逻相结合的方式,对公共复杂场所、居民区、重点单位(部位)、城乡结合部等区域实行24小时不间断治安巡防,做到 “白天见警察、夜晚见警灯”。在农村牧区实行派出所为主、其它社会力量参与的巡逻制度,以“分时段、分季节、分步骤”的形式,采取警车巡逻、摩托车巡逻、护草护牧队巡逻的方式,对社会面开展全方位巡逻防范。通过动态化巡逻防范,刑事发案得到有效遏制,2013年上半年,门源县刑事发案与2012年同期相比下降16.7%。
五、突出保稳这个重点,注重矛盾化解不放松。
按照门源县《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办法》、《关于建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大调解工作机制意见》等文件精神,以排查调处及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为重点,组织广大民警进驻村社,随时了解掌握治安动态,重点围绕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全面排查,及时发现和掌握所矛盾纠纷,采取有效措施,会同综治部门、乡镇司法、村委会等组织,妥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做到了小矛盾不出村,一般矛盾不出乡镇,有效维护了全县稳定。
六、突出和谐这个重点,坚持协调发展不放松。
充分发挥交警和消防部门的职能作用,创新工作措施,深化工作举措,强化源头治理,加大宣传教育,认真开展道路交通秩序整治,深入排查火灾安全隐患,做到了防范在前、控制在先,全县未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和火灾事故。集中时间、集中力量狠抓枪支弹药、民爆物品、剧毒危险物品管理工作,通过工作,收缴子弹60发。以“走基层、下社区、进单位、摆展板、挂横幅、发资料”等形式,开展了禁毒集中宣传活动,巩固和深化了“无毒县”成果。
(工作单位\青海省门源县公安局 文\刘芝成)
·青海门源县公安局创新措施狠抓工作落实
·青海省海北州门源县多措并举 依法治乡
·青海门源:“五查”促进干部作风转变
·青海门源开展校园安全大检查
·青海门源县公安局“四项教育”推进队伍建设
·青海门源县检察院开展危害民生专项立案监督
·青海门源县检察院开展危害民生专项立案监督
·青海门源法院:“三结合”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青海门源县:出台奖惩办法激发队伍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