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邻里纠纷、占地纠纷、婚姻纠纷、家庭纠纷等已成为比例最大的一类警情,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近日,贵州省赫章县公安局野马川派出所对今年以来的纠纷类警情进行分析和总结,提炼出了一套“纠纷类”警情处置工作法,取得了显著效果。
亲情融化法
对于因家庭纠纷、婚姻纠纷等因感情不和而导致的纠纷,野马川派出所用亲情融化法来解决。据介绍,此类纠纷大多数因日常生活琐事,长时间积累而引发矛盾,用亲情感召容易融化当事人心底的坚冰。
2013年1月,家住野马川镇镇上街村的徐运华与其弟徐运刚因宅基地问题连续发生纠纷。该所民警通过了解,获悉此兄弟并非只因这一小块地产生矛盾,而是两年来一直因为日常琐事争吵不休。民警让兄弟俩将每件小事都摆在桌面上,让民警当第三方当事人,互相沟通,最终用亲情的感召彻底化解了二人的纠纷。
邻里感化法
在处理邻里纠纷类警情时,野马川派出所对双方进行回访,讲明“远亲不如近邻“、“宽容待人”的道理,充分利用邻里之间在日常生活中互帮互助的小事情来感化双方,解开当事人心里的疙瘩,纠纷也自然而然的得以调解。
今年3月份,家住野马川镇下街村的刘小毛老人与邻居因琐事连续发生纠纷。为消除两位老人的隔阂,民警对双方进行了走访,分别对两人耐心地讲道理。在民警劝说下,两位老人表示今后不再发生不愉快的事。
化敌为友法
据介绍,该派出所还把“化敌为友法”贯穿于各类纠纷中。俗话说:“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敌人多堵墙”。通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该派出所总能将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今年2月,李鹏在野马川镇大田村村小学院内与村民张涛因琐事发生矛盾,后李鹏的父亲李春用铁铲将张涛头部打伤,张涛用拳头将李春脸部打伤。该所民警了解情况后,及时对双方进行劝解,分别指出了双方各自的错误,又对双方进行了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通过大量的工作,双方握手言和。
利益双赢法
在处理纠纷中,公正的立场是调解成功的关键。该派出所在处理重点工程建设与当地群众之间的占地等纠纷时,力争达到“既不能延误施工进程,又不损害群众利益”的目的。
今年2月10日,毕威高速公路建设工人在修路时占用乌木村村民耕地引发纠纷。工人将村民李某、宋某头部打伤。该所民警及时介入,一方面稳控群众情绪防止发生大规模群体性事件,一方面积极与毕威高速公路建设方协调落实占地补偿款。经过耐心工作,双方最终达成协议。群众拿到了土地赔偿款和医疗费用,高速公路顺利施工也得到保证。双方均表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