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陈伯寿一点也不觉得辛苦。他告诉记者,如果哪场展览观众多,哪场展览在结束时观众还不愿离开,都会让他特别有成就感——
这是一处面积不大、却满满承载着厚重历史文化的红色展厅。踏进290平方米的大厅,一块块图文并茂、内容翔实的展板,绘声绘色地向人们诉说着中国共产党90余年来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与取得的辉煌成就。每一块精心布置的展板、每一个吸引眼球的主题都尽显着展厅设计者的良苦用心;每一个主题背后都是一段铭心刻骨的历史故事……可你也许不知道,这个近年来先后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命名为巴音郭楞州青少年教育基地、被共青团库尔勒市委员会命名为共青团教育基地,接待过无数参观者的红色展厅,创建者和管理者竟是一位近八旬的退休老警官。展厅里的所有展品,全部由老人利用业余时间独自搜集、整理而成。而后面这件事,老人已经整整做了50年。
这位老警官,就是被百姓亲切称为“红色收藏家、党史传播员”的新疆巴音郭楞州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巴州公安局退休民警、77岁的陈伯寿老人。
日前,本报记者来到位于巴州公安局家属区的这个红色展厅里,采访了陈伯寿老人。
踏上红色展览之路
“小的时候,家里穷,我只是一个大字不识的放牛娃。1955年,我20岁那年,实现了参军的梦想,从老家甘肃武威来到新疆巴州服役,并在部队学会了认字写字。”中等身材、戴着一副老花眼镜、操一口甘肃口音的陈伯寿和记者聊起了他的人生经历。
1955年12月从甘肃参军进疆,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部队他从一名战士成长为一名军分区后勤部副部长。1959年,他作为国庆观礼代表登上天安门城楼,受到毛主席的接见。
1985年,陈伯寿转业到巴州公安局工作,从一名军人转变为一名警官,先后担任过巴州公安局政治处副主任、纪委书记,1996年退休。
从1956年起,陈伯寿就开始了对中国共产党的相关历史资料、图片,毛主席像章等红色徽章、老一辈革命家资料等的收集整理。这项完全出自个人兴趣的工作,成为伴随了他几十年的业余爱好。
退休后,忙碌了一辈子的他,突然闲了下来,颇有些不适应。闲暇郁闷中,赏玩着自己多年来精心收集的红色藏品,老陈忽然生出一个念头:何不将这些珍贵的党史资料与更多的人一起分享、学习,和大伙儿一起重温我党历史上的英勇辉煌?
他先将自己收藏的毛主席像章,拿到老干部活动室与大家一起观赏。听到大家发出异口同声的赞叹,他又萌生了到社会上办展览的念头。于是,他从展出毛主席像章开始,踏上了举办个人红色展览之路,且自此沉浸其中,一发不可收拾。
为了收集更多的资料,他报名参加红色旅游团,先后远赴延安、韶山、广州等当年的红色根据地。所到之处,他不游山、不玩水,目的地很简单:当地的古玩市场和新华书店,目标是旧徽章、旧报纸、旧图片……
陈伯寿粗略算了一下,到现在为止,他收集的徽章已从当初的200多枚增加到了15000余枚,前前后后制作的展板达2000多块,为了这些,他用去了自己所有的积蓄。
在展厅里的一角,摆放着陈伯寿制作展板的工具:钢锯、木锯、刨子、电钻样样都有。为了节约费用,相框之类的简单木工活他都自己动手做。
每积累了一定数量的资料,老陈就择日择内容把展板搬到库尔勒市中心人民广场,展示给市民、游人。
记者在一份陈伯寿自己制定的《重大节日在市人民广场展出时间表》上看到,上面列着20个展出的日子,除了公休、长假,还有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邓小平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诞辰纪念日和逝世纪念日。
每一次的展览,讲解员就是老陈本人。他自己编写展览解说词,并配上相关图片,力求讲解得通俗易懂,引人入胜。为提高讲解水平,他买来各类党建书籍,认真研读、默默背诵,碰到理论问题一定要吃透弄懂。
观众在陈伯寿举办的展览中收获着意外与感悟,老陈自己也收获着惊喜与满足。
一些因缘际会参观过展览的当地家长,往往会抽空带孩子再过来 “补课”,他们说,在这里能上一堂生动的忆苦思甜、感恩社会的课。
红色教育基地诞生
2004年,巴州公安局领导获知此事,感动之余,决定资助陈伯寿一间展室。经研究决定把州局民警职工活动室拨给了他。老陈几十年的心血从此有了一个固定的归置处。巴州公安局还先后三次投资对展室进行了装修、改造,展室面积也由当初的200平方米扩建到目前的290平方米。目前,这里已经是巴州唯一一个内容全面、管理规范、由个人投资的红色教育基地。不论从场馆的硬件,还是从它的知名度在当地都首屈一指。红色展室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并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于2006年被自治区命名为巴州青少年教育基地、2007年被共青团库尔勒市委员会命名为共青团教育基地。
家人都很理解陈伯寿的意愿,十分支持他的举动。他们说,这是老爷子的精神支撑,只要老人家做得开心就好。女儿一家腾出了一间空房给父亲做库房;就连孙子出门在外,只要发现有爷爷需要的东西,都会淘回来博爷爷开心。
当地93岁老红军张日起得知相关情况后,主动把自己收藏的红色徽章一并送给了他;市民张灵慧参观过展览后,把自己花1000多元买来的北京奥运会奖杯的整套邮票送给了老陈……
2003年“八一”建军节那天,两个日本客人在参观完老陈的党史展览后,提出用3万元人民币的高价买下他的6枚毛主席像章,被老陈婉言谢绝了。在他看来,这些藏品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关心教育下一代最好的教材,是无法用金钱来估算和衡量的。
据统计,截至目前,除这处红色教育基地之外,老陈还先后举办了市人民广场、部队、企业、各县市的巡回展以及受学校、单位邀请所办展览,总共约850场次,参观人数达50多万人次。老陈本人先后获得州级、自治区级、国家级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老干部先进个人、道德标兵、优秀共产党员等多个荣誉称号。2009年4月,老陈入围第二届“感动新疆十大人物”评选,获得6万多张选票。《人民日报》《法制日报》《新疆日报》《新疆法制报》及新疆人民广播电台、新疆电视台等中央和地方新闻媒体对他的事迹进行了广泛报道。
老陈还主动帮助巴州铁克其乡沙南村和库尔勒市永乐社区筹集资料办起了小型的“红色展室”,因为长年从事红色资料的收集,陈伯寿成了人们心中的红色历史专家,一些单位和学校纷纷请他举办讲座。
在许多老朋友眼里:“他退休了比上班时还忙,上班还有星期天呢。现在常常到了晚上,别人都吃过晚饭看电视了,他还在用自行车拉展板。”
对此,陈伯寿一点也不觉得辛苦。他告诉记者,如果哪场展览观众多,哪场展览在结束时观众还不愿离开,都会让他特别有一种成就感。 “老兵新传谱新章,赤胆忠心献青春。呕心沥血继红志,革命志气贯长虹。孜孜不倦运帷幄,鞠躬尽瘁育后代。为我华夏红旗扬,宝刀不老夕阳红。”这是一位观众在“红色展厅”的留言簿上写下的一段话,或许是对陈伯寿这位有着55年党龄的老党员半个多世纪“红色情怀”的最好注解。(记者 朱祥明)
·首届全国女警官书画优秀作品展在京巡展
·徐鹏:章庄铺镇的“芝麻警官”
·最美浙江人:好警官傅煜华燃烧生命忘我工作
·消防警官舍身控制飞车 救32条生命身负重伤
·江苏省司法警官高等职业学校文学艺术联合会成立侧记
·黑龙江省公安机关“社会作家进警营、警官作家下基层”活动纪实
·黑龙江省公安机关“社会作家进警营、警官作家下基层”活动纪实
·边防女警官刘焱: 为每名官兵建心理档案
·浙江江山坛石推行“警官晒台”考核模式
·北京通州胡各庄“最帅”警官一年破案70起
·访杭州市交管局治堵办警官胡胜明
·武警警官学院“90后”小伙的抗震救灾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