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传真

浙江:杭州市下城区法院审判管理侧记

2013-07-11 15:10:14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浙江法制报 

    近年来,杭州市下城区人民法院坚持管理服务兼顾、质量效率并重的理念,充分发挥审判管理的“指挥棒”效应,通过对审判管理职能进行一体化整合,对审判权力进行一站式归位,对审判资源进行集约化配置,初步形成了审判质量效率量化评价、多层次审判管理主体积极参与、审判管理成果综合利用的工作格局,取得了良好成效,实现了审判质效“两降两升”,二审改判发回率、二审改判发回瑕疵率连续三年下降,结案均衡度、法官人均结案数显著提升。

    管理网络点面结合做好审判态势分析预判

    审判态势分析———宏观管理下的趋势预判

    下城法院注重发挥审判运行态势分析对审判工作的指导作用,建立了审判运行态势分析反馈工作制度,通过对一定时期审判工作基本走势分析的研究,揭示审判工作的内在规律和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推动和改进审判工作的办法和措施,促进审判管理工作由粗放式管理逐步走向精细化管理。2011年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该院通过对商事案件连续3个月收案数呈5%增长态势的分析,准确掌握了商事案件将呈现大幅增长的趋势,及时调整商事案件法官人员配备,在商事案件全年收案数同比增长近两倍的情况下,实现了收结的平衡。

    管理机制质效兼顾实现审判动态全程监控

    案件质量管理———牵好“牛鼻子”

    近年来,下城法院通过开展“两评查一比武”活动找差距补短板,每年定期开展庭审评查、裁判文书评查和书记员岗位比武活动,庭审规范化水平、裁判文书质量、法官审判业务能力和书记员整体素质都得到了显著提高。通过制定《法律文书审核、签发(阅)权限的规定》、《院、庭领导审理案件及指导办案的若干规定》等一系列审判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了法律文书审核、签发(阅)权限和范围,增强了各级分管领导的责任意识,提高了对重大疑难案件和新情况、新问题的把握和调研能力,促进了裁判文书质量显著提高。

    案件效率管理———用好“加速器”

    超审限督导杜绝“抽屉案件”。该院坚持每月审委会会议上对超过9个月、12个月和18个月未审结的民商事、执行案件,超过6个月未审结的刑事案件进行审限督导。案件承办人和所在庭室领导必须到场当面对案件审理时间过长的原因进行说明,并提出结案计划和结案时间,扭转案件承办人“拖、等、靠”的工作习惯,加快案件流转速度;并通过审限督导的形式,掌握案件流程运行不畅的节点,特别是鉴定、评估、拍卖、送达等审判辅助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协调解决。

    审限变更归口管理。下城法院严格规定简易程序转普通程序手续,承办法官需在简易程序审理期限届满5日以前提出转为普通程序申请,报分管庭长审批;严格规定案件审限延长报批,承办法官需在期限届满10日以前提出申请,逐级报庭长、分管院长审批;再次延长的,需在期限届满前15日内提出并报审委会批准; 严格规定审限变更审核,规范审限延长、扣除、中止和结案信息等录入的职权分配。

    案件流程管理———做好“千里眼”

    下城法院的审判流程管理强调对各流程节点的时限监管,依托法院办公网络和案件管理系统,通过建立跟踪、督办、催办、预警、通报等制度,实现了对审判流程的系统化、网络化和自动化管理。特别是对一些容易出现影响公正和效率问题的环节,实行重点监管,改变了过去各庭对案件审理进程的分散、无序、随意管理,提高了管理的针对性和科学性。该院还开发了电子文书网上审批功能,案件查阅和审批全部在网上完成,庭室负责人只要在配备的写字板上签名,就可以同步实现电子审批功能,大大地提高了案件审批效率。

    管理方法奖惩并重关注审判效果监督总结

    两个责任认定———零容忍才能零差错

    瑕疵案件责任认定是从提高法官工作责任心、避免低级错误的角度出发,主要针对审判、执行人员在审判执行工作中,由于失职、失误、疏忽等原因,导致案件被改判或发回重审,但又构不成违法审判的案件进行的责任认定。下城法院责任认定主要在审判委员会会议上进行,由审判委员会成员依次从事实认定、证据采信、法律适用、审判程序等方面进行点评、分析,最后根据《瑕疵案件责任追究办法》的相关规定认定是否构成瑕疵案件以及承办人是否需承担瑕疵案件责任。在一个年度内,承办法官主审案件被确定为严重瑕疵且承担全部责任或主要责任的,将取消当年参加评优评先资格;全年发生多起严重瑕疵案件并承担全部责任或主要责任的且造成不良影响的,责任人将调整或调离审判、执行岗位。

    信访责任认定从转变法官工作作风、提高法院公信力角度出发,针对“冷、硬、横、推”等有损法院或者法院工作人员形象的问题进行责任认定。下城法院根据信访反映问题的严重程度分为一般责任和重大责任,由信访责任认定小组根据《涉诉信访责任追究办法》,向信访工作院长碰头会提出初步的责任认定意见,确需承担信访责任的,法院将通过诫勉谈话、通报批评、取消评先评优资格、绩效扣分、调整或调离工作岗位的形式追究责任,并将认定结果计入每季度各部门绩效管理考核,同时列入干警个人业绩档案。

    干警业绩档案———体现工作绩效的体检表

    下城法院的每名干警都有一份个性化的工作绩效档案,承办法官、书记员、行政人员、法警甚至是车辆驾驶员的日常工作内容也能在这份“体检表”上清晰可见。干警业绩档案每月进行一次数据更新,全部情况都在该院内网予以公布,成为干部选拔使用、年终考核评优的主要依据。干警个人业绩档案的建立,客观公正地反映了每名干警的工作业绩,实现了绩效考评工作的精确化,让干警对个人工作情况及排名一目了然,进一步强化了争先创优的意识,有效调动了全院干警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除了建立对干警个人的考评机制外,该院还通过建立目标管理考核制度,从宏观上实现对部门管理和工作绩效的考评。

    审判经验总结———提升软实力的金钥匙

    案件差错原因通报汲取经验教训。下城法院的内网上点击量最高的不是新闻动态、不是养生保健,而是一份定期刊登的“快报”。这份“快报”详细地介绍了每件经上级法院改判或发回重审案件的改、发原因和案件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普遍存在、容易出现差错的审理问题,“快报”还会以“审理提示”的形式进行说明提醒。如今,“快报”已经成为了该院每位法官必备的“红宝书”。

    案件类型化整理推广审判经验。“触媒时代的法官,你准备好了吗?”在下城法院针对网络关注案件举办的一场经验介绍会上,5名法官现身说法,从舆论应对、庭审预案、部门配合等方面介绍了处理该类案件的经验。该院还针对房屋腾退案件审理、执行难度大,易引发不稳定因素的特点,通过调研总结,制定了《房屋腾退案件立审执实务操作指南》,明确了各环节的操作要点和工作方法。

    青年法官导师结对传承审判经验。从家门到校门再到院门的“三门法官”已经占下城法院法官人数的20%,如何培养好这批学历高、社会经验欠缺的法官,成为摆在该院领导面前一道棘手的难题。该院院长何敏说:“如何利用好时间窗口,加快年轻法官的培养是我考虑最多的问题之一。”经过几个月的调研酝酿,该院出台了青年法官导师培养制度,青年法官与审判经验丰富的法官结对,以“传、帮、带”的形式,通过跟班学习、修改裁判文书、观摩庭审等方式,一对一地传授庭审及裁判文书制作经验。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安徽安庆中院审判管理以量化促质变纪实
·审判管理的现代转型
·浙江法院信息化服务审判管理和法官办案
·审判管理也是一门学问
·浙江省奉化市人民法院加强审判管理的调查
·河南巩义法院四项举措扎实推进审判管理

·河南巩义法院四项举措扎实推进审判管理
·基层法院审判管理办公室的实践之道
·河南:以审判管理促审判质效提升
·青海全省法院开展“深化审判管理年”活动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