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传真

北京昌平法院“三个着力点”推进司法公信建设

2013-07-11 14:07:29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首都政法综治网 

    昌平法院以“三个着力点”推进司法公信建设

    今年上半年,昌平法院以审判管理、司法便民、司法公开为着力点推进司法公信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一是以审判管理着力点,努力提高审判质效。继续坚持案件质量两级评议机制,完善以审判委员会为中心、审判管理办公室为枢纽的审判层级管理模式。每月编写《审判质量考核评析》,组织召开座谈会,实现审判部门与管理部门的双向沟通,探讨审判执行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改进措施。制订《长期未结诉讼案件管理规定》、《案件质量重点评查工作方案》等规范性文件,深入开展长期未结案件清理、重点案件评查、司法统计数据检查等工作,建立长效管理督促机制,提高审判质效。以“信息球”为依托,引入最高法院31项指标,修改完善本院考核指标和考核办法,完善审判质效考核体系。上半年审判质效进一步提升,审判质量综合指数在全市法院排名第七,比去年同期的第十四名上升了七名。

    二是以司法便民为着力点,为当事人提供诉讼便利。加强窗口建设,完善功能设置,规范工作制度,打造优质便民窗口。做好小额诉讼程序在立案阶段的释明、引导工作,向当事人特别告知小额诉讼程序的适用条件、审判组织、审理方式、一审终审、申请再审权利等。安排专门工作人员为当事人提供热情周到的接待服务,做到了当事人打电话有人接听、当事人进入法院有人引导、当事人提交诉讼材料有人收转、当事人交纳案款有人接收发放、当事人查阅案卷有人管理。将司法为民与人民法庭规范化建设紧密结合,大力建设“便民法庭”工程。构建巡回审判机制,与基层组织共建了多个巡回审判点,建立以人民法庭为中心、以巡回审理点为辐射、以社区联络员为纽带的三位一体便民司法网。开设“夜间法庭”和“假日法庭”,解决“上班族”白天上班不便到法庭开庭的现象。构建人民法庭法制宣传教育长效工作机制,对内,组织群众旁听案件、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报道;对外,开展“法官进社区”、“法官送法下乡”活动,举办普法讲座,扩大宣传效果。

    三是以司法公开为着力点,增进群众对法院工作的了解。进一步健全人民陪审员参审机制建设,提高了普通程序案件的陪审率,上半年普通案件的陪审率达94.94%,比去年同期上升了13个百分点。召开新闻通报会,向社会公布近年来涉消费者权益案件的审理情况。依托网络技术公司提供的监测平台,由专人监测网络舆情,编发《舆情工作简报》,将网民反映的问题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和法官,积极做好应对工作。进一步推进庭审公开工作,选择受社会关注的典型案件进行网络直播,上半年共进行庭审图文直播48期,视频直播10期。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昌平法院评为北京依法行政法制宣传教育基地
·北京昌平法院创少审"情法理交融"工作模式
·北京:昌平法院通报涉及消费典型案例
·北京:昌平法院通报涉及消费典型案例
·北京昌平法院积推动人民法庭规范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