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西流
“常回家看看”入法,将一些在外地打拼的年轻人推入了两难境地:既想“常回家看看”尽孝,又苦于分身乏术;做不到“常回家看看”,又怕被“以法治孝”。如此背景之下,淘宝网推出“代看望老人”有偿服务,花钱“买”尽孝和“换”亲情,可以说解了一些年轻人的燃眉之急。
问题是,“代看望老人”有偿服务,是对父母情感需求的一种敷衍。尽管这种敷衍是善意的,有着一个向父母尽孝的美好初衷,但这种散发着铜臭味的虚假孝心,毕竟经不起时间的检验,虽然暂时博取了父母的欢心,却亵渎了孝心与亲情。特别是,双方此前素不相识,一旦“代看望老人”开始实施,便形成了雇佣关系,如果受雇方未达到要求,可能会引发经济纠纷;再者,在约束机制缺乏的情况下,一位不速之客去“代看望老人”,可能会给老人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可以说是后患无穷。因此,“代看望老人”有偿服务,看起来挺美,却存在不可预知的风险。
据统计,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1.2亿,每年以近1000万的速度增加,到2050年,将是目前的三倍。不可否认,家庭是老年人养老的基本保障。然而,随着计划生育国策的推进,经济社会的转型,城乡群众生活方式的转变,全社会正面临家庭养老功能日益弱化的问题。
因此,“代看望老人”应成为公共养老服务的题中之义,由政府埋单。一方面,除了要加大公益性养老机构的建设外,还应该降低门槛,采取更多的扶持措施,鼓励和发展民间和社区养老场所;另一方面,应该推行居家养老模式,既解决在养老院养老亲情淡漠的问题,又解决传统家庭养老服务不足的难题;此外,要尽可能实现由政府埋单的社工上门服务,加大政府性服务的覆盖面,并与无偿服务的志愿者行动相呼应,让更多独居老人得到及时照应和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