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传真

贵州习水县创建全国法治先进县侧记

2013-07-10 17:17:52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生活报 

    拥有“黔北煤海”、“美酒之乡”等称誉的习水县凭借经济腾飞崛起于遵义市西北部时,当党员干部“五带头”、“三关”工程等经验走出习水,走向全省,乃至全国时,为其提供了坚强保障的无疑是法治建设。

    近年来,习水县党委政府按照省、市工作部署,健全组织、完善机制、夯实基础、整合资源,构筑全方位、多渠道、立体化的“法治习水”创建工作大格局,成效显著。“法治习水”进程的强力推进为整个习水实现脱贫、强县、设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筑起了一面防火墙。

    法治是一种力量,也是一种摸不见,却感受得到的软实力。在今后的法治建设中,已经从这种软实力的提升中得到发展实惠的习水,将以更加坚定的步伐走法治之路。

    行政审批“瘦身”背后 “法治政府”是最大推手

    290项县级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审批经过再次压缩后,变为135项——这是习水在依法治县理念指导下,主动对自己权力进行“减肥”的结果,更是该县政府从自身做起,自觉带头打造“法治政府”,以务实之举推进“法治习水”创建进程的真实写照。

    打造“法治习水”,涉及到各级各部门,涉及到各行各业,单纯依靠某一个部门,都不可能实现。正是意识到这个问题,习水县委、政府在创建“法治习水”的进程中,主动站到了第一线,加强保障、带头发挥示范作用,由党政统揽“法治习水”创建活动,确保了创建活动有序开展。

    创建之初,该县就明确“法治习水”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县委书记亲任,同时这项工作被列入各乡镇和部门“一把手”工程。紧接着,习水县委相继研究出台了《习水县“六五”普法规划》、《关于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建设“法治习水”的决议》、《创建“法治习水”工作指标与测评体系》、《“法治习水”创建工作责任追究制度》等文件,从党委、政府这个高度,把创建工作列入考核内容。其中,将《创建“法治习水”工作指标与测评体系》中8个方面60项工作任务分解到39个成员单位,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做到目标、任务、要求、责任、时限“五明确”。

    有了安排部署,习水县又充分运用督查的方式,将“法治习水”创建活动列入重点督查工作,形成了县四家班子领导带队检查督导,人大执法检查,政协视察督查,县乡领导包点创建,跨行业、跨部门联合考核等制度,确保整个创建工作按照既定蓝图一步一个脚印完成。

    在经费保障上,习水县政府可以说是倾力投入,普法经费按人均0.5元列入了财政预算,法治建设专项工作经费每年超过2000万元,从2012年起,每年又预算50万元专项经费开展“法治习水”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法治文化建设工作。

    习水经济发展具有鲜明的红、白、黑“三色”特色,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三化同步”战略的推进,涉及经济领域、文化领域、民生事务等执政行为渐趋增多,如何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成为习水县党委、政府一直思考,不断摸索的问题。

    在躬身实践中,习水县党政以公开透明为重点,全力打造“阳光党委”、“法治政府”,始终坚持人大、政府、政协党组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和“三重一大”决策制,凡属县委重大决策、重大项目、人事任免和大额资金使用,均由县委常委会集体讨论决定,确保决策依法民主、阳光透明。

    在干部选拔任用上,该县建立公平公开的选拔任用机制;围绕党员干部“五带头”活动,党政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上,习水县政府更是一丝不苟地贯彻落实相关文件精神,规范行政权力,编制审核县级42个部门的行政职权目录,明确行政权力主体、执法事项、依据、行政收费(处罚)标准、工作时限等内容;加强公共管理服务,坚持经济建设与依法行政相统一,制定投资项目管理、土地房屋征收、地灾治理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全面清理行政协管人员,积极开展行政人员执法培训,坚持行政处罚、行政许可案卷常规性评查制度;规范工程项目招投标、政府采购、土地招拍挂等活动,坚持把行政复议作为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提高政府公信力;加大信息公开力度,主动、及时、准确公开政府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建设、社会公益性事业、财政预决算等内容;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制定《习水县行政审批和电子监察管理办法》,对行政审批进行全程动态电子监察,实行红、黄、蓝、绿纠错指示信号,对亮红、黄灯的单位予以责任追究;县、乡、村三级党务政务服务中心和服务站实现全覆盖,行政审批事项及配套管理服务事项全部进驻中心“一站式”办理,推行联合审批制、限时办结制、全程代办制。

    在创建难题上以自创模式打开突破口

    在经过周密的安排部署以及督促落实后,“法治习水”创建依然遇到了难题。针对创建过程中出现的难题,习水县没有绕道走,而是进一步强化基础工作,寻求难点的突破口,力求创建工作不断深入。

    该县以法治文化建设为重点,突破常规普法难点,构建了立体的普法体系。2012年,习水县被确定为全省法治文化建设试点,借此契机,该县结合党建项目捆绑6000万元资金探索“法治文化、廉政文化、红色文化和企业文化共融共创、共推共建”模式,目前,按照《习水县开展法治文化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的要求,“法治文化街区”、“法治文化主题公园”、“百里法治文化长廊”等项目已经创建完毕,具有鲜明习水特色的法治文化以独特的魅力浸润着群众的意识。

    习水县还以法治实践活动为重点,突破法治建设难题,促进经济法治、基层法治、行业法治共创共建,一个“经济法治齐抓共建、行业法治自主创建、基层法治结对联建”的模式在“法治习水”的创建中,效果明显。

    该县工商、税务、质监、经贸、教育、安监、环保等成员单位密切配合,充分利用“3·15”消费者权益日、“4·26”世界知识产权日、“6·5”世界环境日、“12·4”法制宣传日,开展法律法规宣传咨询活动;针对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开展“红盾护农”专项行动,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组织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市场产品质量监督等工作,依法规范全县各类学校的收费行为,依法做好拆迁补偿安置工作,发放拆迁补偿金4.5亿多元等。

    该县“法治习水”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行业创建目标,将工商局、地税局、农牧局命名为“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六枝工矿马临煤矿、习酒公司被命名为“依法治企示范企业”,习水一中、习水五中、东皇镇中学、金州实验小学被命名为“依法治校示范学校”。

    该县以农村普法结对为载体,实现基层法治城乡结对联建,由普法成员单位每年各出资5000元以上,帮扶村居(社区)开展基层法治创建工作,实现“九个一”建设目标。通过帮扶单位与被帮扶乡镇、村居(社区)努力,建成了东皇镇、温水镇、土城镇等“法治示范乡镇(区)”3个,建成239个县级以上“民主法治示范村(居)”,程寨乡石门村被司法部、民政部命名为第五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二郎乡庆丰村、东皇镇府西社区被省司法厅、民政厅命名为首批“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创建“法治习水”的进程,必须要有基层法治建设力量的积极参与。近年来,习水县增强了这一力量的建设,24个乡镇综治工作中心、239个综治工作站、3554个综治工作点等,使得法治建设力量在基层得到加强。

    维护公平正义的能力通过政法机关不断创新的机制和工作方法得到进一步提升,习水县检察院针对典型案件、未成年案件、职务犯罪案件、实行“一案一分析、一案一建议、一案一教育”制度,审查逮捕案件准确率达100%;法院结案率逐年提高,申诉率逐年降低,执法依据、执法程序、执法结果、收费事项、监督措施等全面公开,推行田间地头审判活动;公安机关设立“警民联调室”25个;司法局完善法律服务工作机制,组建了275人的“三关爱”工程法律援助志愿者队伍。

    在“法治习水”创建中,习水依法治县领导小组办公室被评为“全省先进普法依法治理办公室”;习水县检察院获“省普法依法治理先进单位”荣誉;该县司法局局长程富康被评为全省普法先进个人;2013年3月7日,习水县被全国普法办确定为“全国法治县创建先进单位”。

    强力措施再推“法治习水”蓝图落地

    面对“法治习水”创建取得的成绩,习水县委、县政府并不感到满足,习水县委副书记郭正勇曾经在该县召开的“2012年度普法表彰暨2013年依法治县工作会”上直言:“深入推进普法依法治县工作,主要是进一步提高对普法依法治县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必须改变重普法轻治理,重突击轻常抓、重形式轻内容、重务虚轻务实、重部署轻投入的工作局面。”

    改变观念,寻求突破,针对创建中出现的问题,对人财物的保障力度只增不减,这个理念从今年3月出台的《习水县普法依法治县工作年度考核奖惩办法》可见一斑,该《办法》明确规定,设置年度普法考核奖28.6万元,重奖重惩,推动普法依法治县工作向纵深开展,这在遵义市,甚至在全省都尚属首次。

    该举措也是在深刻理解去年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基础上,习水县以强有力措施推进“法治习水”创建的决心之举。

    在当前形势下,习水的普法依法治县工作如何抓?该县委常委、县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局长陶冬在年初指导这项工作时,已经把好了脉——强化措施,务求实效,重点推进各项普法工作!

    根据这一指导思想,今年习水普法依法治县工作蓝图已经确定:围绕十八大确定的目标任务,以新的要求,新的思维,新的方式,新的精神状态,推进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创新发展。突出抓好以领导干部等重点对象学法用法工作,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中心、工作大局开展普法依法治理;抓好毒品预防教育和对毒品违法犯罪的打击宣传和开展反邪警示教育;健全完善领导干部学法培训、领导班子集中学法、学法用法情况考核考试等制度,着力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大力开展对该县各级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的行政执法人员的依法行政培训工作,努力提高该县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素质,强化行政执法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社会管理法治化水平;在该县继续开展以“法治、责任、感恩”为主题的法制宣讲,进一步加大农村普及《农村农民法律实用手册》的覆盖面;进一步规范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进军营、进监所的内容、途径和方式,加强对“法律八进”工作的监督检查和考核,推进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深化“法治习水”、“法治乡、镇(区)、法治机关、法治单位、法治企业、民主法治村(社区)、法治学校”创建活动;进一步健全完善“法治习水”创建考核考评体系和“法治创建”测评指数的运用,使“法治习水”创建有抓手有载体。推广遵义市国税局结对帮扶习水县程寨乡,习水县司法局、统计局、气象局、烟草专卖局结对帮扶回龙镇九龙村的先进经验,进一步做好基层普法依法治理结对帮扶工作等等。

    可以预见,当这些蓝图变为现实后,法治将会以更强大的力量促进习水“脱贫、强县、设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早日实现。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贵州习水改进作风严控专案工作即时表彰奖励
·贵州习水县百名民警下乡实施“1+N”民生温暖行动
·“三关”工程温暖三代人:贵州习水社会管理探索
·检察机关“两房”建设先进集体习水榜上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