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贵州

为“后发赶超”之路铺筑平安

2013-07-10 08:52:46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日报 

浙江商人倪孝赎初到贵州3个月,就养成了晨练和走路上班的习惯。就在这3个月当中,他累计投资2亿元,在黔南州贵定县昌明工业园区建起浙商矿山机械制造产业园。

“投资前,我做过多次考察,被这里的优惠政策、宜居环境和发展潜力所吸引。更重要的是,这里已经多年不发案,说明有一个平安稳定的投资环境。”倪孝赎说。

近年来,像倪孝赎这样将“平安”、“稳定”纳入在黔投资考察要素的外地客商不在少数,这也成为贵州开辟多种渠道发展经济的缩影之一。统计数据显示,近两年贵州省经济增长速度排位上升到全国第三位和第二位,增长幅度连年攀升,与此同时,2012年的群众安全感由上年的88.2%提高到91.7%,满意度由90.6%提高到92.8%,实现了逐年增长。

“这正彰显了平安稳定对经济发展的强大助推作用。”贵州省司法厅厅长吴跃近日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说,“当前,正值贵州致力‘后发赶超’、‘工业强省’建设,实现与全国同步小康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然而,经济迅猛发展也会带来各类社会矛盾的凸显新发。立足本职发挥优势,为百姓营造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为‘后发赶超’之路营造一个平安有序的法治氛围,是当前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贵州司法行政工作的着力点和风向标”。

引领诚信守法道德风尚

去年年底,贵州省委宣传部、省司法厅联合制定评选标准、程序,在全省范围内评选讲究诚信、恪守承诺、群众威望高、具有强烈社会事业责任心和责任感的百名“诚信守法市民、农民”。据悉,这在全国范围内尚属首次。

普定县猫洞乡“诚信守法农民”谢小罗大学毕业后借钱创业种茶,开始阶段非但没赚,反而赔了几万元,即便这样,谢小罗仍如期兑现了工钱。村民们非常感动,认为谢小罗诚实、讲信用,坚定了跟随他继续种茶的决心。

而后几年间,随着经验技术的完善,谢小罗带领村民逐步建立起集种植、采收、加工、生产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链,年销售收入近百万元,一举解决了80多个贫困户劳动力的就业和150个临时工岗位。此后,当地治安状况明显好转,小偷小摸的事情也不再发生。

“这些最终评选出的诚信守法市民、农民,没有卓越的功绩,但都具备一个共性,就是在平凡的岗位上、生活中,恪守诚信,凭借自己的努力赢得他人的认可。”吴跃说,“我们在普法宣传过程中用诚信、守法两项标准来评先选优,目的就是通过树立群众可见可闻的身边典型,发挥他们的引领作用和示范力量,激励社会沿‘诚信守法’轨迹前行”。

在引领广大市民诚信守法的同时,贵州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还注重领导干部的培训学法。贵阳市采取邀请专家点拨辅导、领导干部分析指导、中层干部讲解授课相结合的方式,创新领导干部学法模式;安顺市利用《安顺普法手机报》面向全市副县级以上主要党政领导干部进行普法宣传,近年来共发送手机报4万余条,有效扩大了普法宣传教育的辐射面和司法行政工作的知晓率;遵义市今年开展领导干部依法行政巡回法制讲座15场次,并统一举办全市领导干部依法行政考试。同时为确保干部学法用法成常态、不流于形式,今年年初,贵州省相继出台《贵州省关于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实施意见》和《贵州省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用法工作实施办法》加以刚性约束。根据要求,领导干部必须组织参加法制讲座,对学时不满、考试不及格者不予录用、提升。

创新矛盾预防调解方式

今年年初,贵阳市云岩区一处土地拆迁涉及住户数千人,拆迁工期持续了3个月,未发生一起闹访、上访事件。

“前期,我们逐户走访对潜存风险进行评估,同时选派优秀律师、公证员、人民调解员为拆迁户答疑解惑、审查合同,确保第一时间处理涉稳问题、第一时间理顺群众情绪、第一时间化解矛盾纠纷。此外,我们还建立定期回访制度,掌握动态信息,以保证整个拆迁过程平安顺利。”贵阳市司法局局长石光明说。

而遵义自2009年开始便着力探索延伸人民调解组织触角,医疗纠纷、征地拆迁、环境保护、交通事故、劳动争议、社会保障等领域“全覆盖”,目前已初步建成以镇、村组人民调解组织为基础,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为补充,既相对分工又相互配合的大调解组织网络体系。

采访中,记者注意到,像这种提前介入矛盾易发领域、创新调解模式服务经济发展,维护平安稳定的思路、做法,在贵州省各地司法行政机关已蔚然成风。

据统计,两年来,贵州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共为政府重大项目建设提供法律意见和建议约600条,化解各类重大矛盾纠纷375858件,防止民间纠纷引发群体事件13525起。

“在‘后发赶超’跨越式发展过程中,将牵涉大量土地征收征用、土地补偿安置就业、外资合同签署、用工关系等,由此引发的各类纷争必然日渐凸显,若得不到及时妥善化解,极易引发矛盾激化升级,阻碍发展进程。”贵州省司法厅副厅长王学军说,“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优势,将会使各类纷争在萌芽状态就能够通过法律途径得以解决”。

铺筑和谐法治平安之路

2008年一起震惊全国的群体性事件,让瓮安这个小县城“名声大噪”,此后数年间在新一届班子不懈努力下,实现了“大乱到大治”之变。

“‘瓮安事件’的发生就像一个‘多米诺骨牌’,由诸多因素组成,少数机关干部工作态度冷漠、青少年法律意识淡薄都是其中之一。”黔南州瓮安县司法局局长刘蓉说,“为此,我们从自身职能出发,一边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提升素养,一边组织青少年参加各类法制活动,以此达到教育预防相结合的目的”。

据介绍,瓮安县司法局针对全县学校“后进生”、“问题生”建立帮教工作体系,通过法律援助、心理教育、法制教育、结对帮教巩固扩大帮教成果,同时组织青少年学生参加法制夏令营等多种活动,潜移默化进行法律熏陶。

据悉,贵州省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近两年来共提供法律援助40726件、接待咨询155486件,司法鉴定机构多次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和重大群体性案件提供司法鉴定服务,为各级党委、政府献计献策,充分发挥了“第一防线”和“减压阀”作用。

此外,在监所管理方面,贵州省司法厅还与省人社厅、财政厅联合,建立“三位一体”职业技能培训教育改造创新模式。

截至目前,该省40余所监狱劳教单位分别与招标选定的12家专业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签约,对服刑在教在戒人员进行培训,要求保证学员参训、保证培训经费、时间、场地到位。据悉,“三位一体”模式施行两年来,贵州监狱及劳教所共有9500人参加技能培训,其中已有8800人考取并获得了相关技能等级证书,全省刑释解教人员重新犯罪率始终在3%以内。

“当前,我省已进入经济发展加速阶段,司法行政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然而受客观因素影响,部分偏远地区仍存在经费、编制不足等现实状况,有鉴于此,全省各级司法行政部门必须积极主动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拓宽服务领域,延伸服务触角,以此为贵州百姓谋最大福祉,为‘后发赶超’之路铺筑平安。”吴跃说。(记者 阎志江 王家梁/通讯员 汤敏)

[责任编辑:李家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