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深化平安中国建设,中央作出了一系列重要决策,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平安中国建设工作的重要批示,深刻阐述了深化平安建设的战略意义、奋斗目标和实现路径,为深入推进平安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通过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和孟建柱同志在深化平安中国建设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感受到新形势下推进平安建设的新内涵和新要求。一是高度前所未有。平安梦被作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障,平安中国建设被纳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中谋划,平安建设的战略性地位和深远性意义不断凸显。南京正处于奋力实现“第二个率先”目标的关键阶段,同时亚青、青奥等重大活动的举行,对平安南京建设目标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和要求。二是广度全面覆盖。“范围更广”成为平安建设的重要发展方向,“大平安”的理念和目标进一步明确,迫切需要深化平安建设体系的广泛延伸和整体构建。三是难度与日俱增。当前,影响和制约平安建设的因素越来越多,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对平安的实际需求越来越高、评判标准也越来越严,深化平安建设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和挑战。四是深度不断拓展。平安建设要体现出“更高层次”,就要按照“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的要求,着力从源头上、根本上解决好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深层次矛盾问题,通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设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平安南京。
贯彻落实好中央和省委关于深化平安建设的部署要求,关键要把上级精神与工作实际结合起来,科学确立今后一段时期深化平安建设的目标任务。实际工作中,尤其要突出把握好以下“八个第一”:
在平安建设推进落实上,要突出党委、政府的第一责任和政法综治部门的第一使命。党委、政府是平安建设的第一责任主体,要抓住深化平安建设、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等契机,进一步强化和落实平安建设责任制,着重抓好“三个纳入”,即:将深化平安建设规划纳入各地经济发展规划,将平安建设保障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将平安建设任务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并建立起与综合指标考核、与评先工作、与领导人职务晋升“三挂钩”的奖惩激励机制。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各级政法综治部门要继续履行好“第一使命”,发挥好平安建设主力军作用,要在平安建设中勇于担当责任,积极履行义务,作出新的贡献。
在平安建设基本内涵上,要突出服务第一要素和体现管理第一水平。回顾平安建设的发展历程,从严打斗争到专项整治,从注重治标到综合治理,既反映了工作理念的提升,也标志着平安建设其基本手段和实现方式上的不断更新。实践证明,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不断创新和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具体而言,就是要根据群众的期待需求,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积极提供多元多样的服务保障,既要严密构建治安防控体系、加强公安监管、构建保证司法公正体系,又要积极应对不同群体的各类诉求,努力使每个社会成员都能从平安建设中得益受惠。
在平安建设创新驱动上,要突出科技信息第一引擎和法治建设第一保障。信息化、法治化无疑是平安建设新的发展方向,也是今后几年提升平安建设水平的重大课题。一方面,平安建设的现代化步伐与经济社会现代化相依相伴,经济社会的现代化信息化进程,既对平安建设工作领域提出新的要求,又为增强平安建设创新能力提供了强大技术支撑,要大力推动创新驱动战略在平安建设和社会管理领域的实施,全面提升社会管理、维护稳定和政法工作现代化、信息化水平。另一方面,平安建设与法治建设相通相融,新一轮平安建设必须与法治建设统筹推进,把法治化作为提升平安创建水平的突出内容、鲜明目标和坚实基础,切实抓好平安稳定工作方面的立法、依法行政、民主管理、普法宣传教育等各项基础工作。
在平安建设发展根基上,要突出社区平台第一基础和人民群众参与第一依靠。基层基础工作内容很广,社区是最重要的基础平台,人民群众是最可依靠的力量。抓好社区平安创建,不仅是为群众提供一个良好的安居环境,也会进而影响到人们对平安建设的认同感和参与度。在南京,要继续深化以“五有五无”为主要内容的平安社区创建活动,积极推广网格化管理等成功模式,着重建立完善社区自治管理、矛盾排查化解、诉求反映和解决、宣传发动群众等社区管理服务新机制,不断提升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充分激发人民群众参与平安建设的热情与活力,形成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中共南京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刘志伟)
·内蒙古公安厅全力推进平安建设专项行动
·江苏盐城市委召开深化平安建设会议
·[视频]山东 : 才利民到济南调研平安建设反恐维稳工作
·[视频]加强警务机制建设 提高平安建设水平
·孟苏铁在平安云南工作会议上要求 不断提升平安建设能力水平
·代县全面深化平安建设
·代县全面深化平安建设
·山西代县全面深化平安建设
·青海格尔木市召开平安建设专题座谈会
·河南济源:做好“一提两整”助推平安建设
·江西:深化平安建设 建设平安江西
·河南:夯实平安建设根基提高群众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