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砺 提升 超越 放下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人民法院法官蔡磊的成长故事
赵赢 摄
第一次听到“蔡磊”这个男性化的名字,大概是在四年前的一次全省法院院长会议上。时任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许前飞在讲话中提到了她的名字,表扬她是一个真正追求“案结事了”的基层法官。
5月31日,是个周五,对蔡磊的采访就约定在她的办公室里。刚走出昆明市西山区人民法院办公大楼的电梯门,就撞见蔡磊手里拿着卷宗材料匆匆从过道上走过。把我们引进办公室,蔡磊去忙了一会,回到办公室坐下,我们开始步入主题。刚提起个话头,办公桌上的电话响了,在我们谈话期间,不断有同事拿着卷宗进来找她,作为昆明市主城区基层法院民商事审判庭的负责人,一个年终结案超过300件的法官,工作的忙碌是可想而知的。
蔡磊给人的第一印象是高而瘦,脸上有些小女孩儿的单纯神情,细挑得更让她风吹欲倒。对我诧异于她的瘦弱,蔡磊解释:“我刚刚进法院的时候有51公斤呢,办案子后就只剩45公斤了,想的事情太多,别人可能是举重若轻,我是举轻若重,没办法,放不下。”
一
1978年出生的蔡磊进法院是在2001年。从蔡磊的自主选择来看,她似乎注定就是要做法官的。蔡磊说自己以前的性格有点内向,不爱说话。父母都在昆明铁路系统工作,她从小学到中学都在铁路子弟学校就读,环境封闭,内心单纯,是个是非分明的孩子。中学时期的蔡磊深受港剧影响,十分羡慕那些在法庭上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为辩白是非曲直、为坚守公平正义而战的司法人员。看到一句法谚:“为了实现正义,哪怕天崩地裂!”内心震撼不已,暗暗立志要献身司法。1996年高考填报志愿,蔡磊全部填报政法类高校。在铁路系统工作一辈子的母亲有着鲜明的铁路情结,强烈要求蔡磊报考北方交大或长沙铁道学院这样清一色的交通类高校。母女争执的结果是母亲搬来舅舅做说客。舅舅打击蔡磊:“你平常连话都不爱说,怎么当律师嘛。”蔡磊倔强地回应:“我不当律师,我可以当法官,法官不用讲太多话的。”最后是父亲的民主一锤定音,让蔡磊自主选择了自己的专业,她得以如愿以偿进入云南大学法律系学习。蔡磊的整个大学时代过得奋发昂扬,一方面是她深感不能辜负了父亲的信任,另一方面老师们在讲坛上传授的法治精神和法治理想像火炬一样照亮未来,让蔡磊对即将到来的司法之路充满希望。
2001年大学毕业,蔡磊顺利考入昆明西山法院,她人生的第一个岗位是马街法庭的书记员。她热情洋溢,信心满满,在法院当年开展的“理想·信念”演讲比赛上,她代表马街法庭以《作为一名法官的幸福》为题参赛获奖。
然而,打击来得猝不及防。一天清晨,一名中年妇女闯入马街法庭,对着正在整理卷宗的蔡磊劈头盖脸一顿痛骂:“你们是什么狗屁法官?办的什么案子?!”暴风骤雨一通宣泄,容不得蔡磊有丝毫辩驳。妇女忿忿然离去后,蔡磊呆立在原地:“她是谁?出了什么事?为什么骂我?”同事们陆续上班后,发现早到的蔡磊在吧嗒吧嗒掉眼泪。问明事情的原委,老庭长安慰蔡磊:“她是前不久被判离婚的当事人,人到中年婚姻破裂,心中难免有怨气。设身处地想想,你心里可能会好受些。”老庭长有些无奈地说:“其实,我们被当事人误解很常见,这个工作就是要学会忍辱负重。”
然而打击接踵而来。派出法庭办理的多是婚姻家庭纠纷案件,蔡磊认为自己平日里算得上虚心好学,很注意观察老法官们在开庭审案时如何化解矛盾,如何做双方工作,可在她办理第一个案子时就遭遇了“滑铁卢”。那是个昆明近郊团结乡一对农民夫妇的离婚诉讼,因为案情简单,老庭长安排蔡磊独任法官办理。在担任书记员期间,蔡磊发现老法官们常常不使用法言法语,甚至开庭审案都用当地方言,她觉得这是件很不严肃的事情,和自己所学相悖。终于等到自己当法官审案子了,她端坐法庭,不仅使用规范的法言法语,还用标准普通话开展庭审。然而,蔡磊很快发现自己陷入了尴尬的境地,双方当事人完全听不懂她用普通话说的是什么,审判程序根本无法顺利地进行下去。蔡磊在审判台后着急得浑身冒汗,求助的目光一眼一眼望向旁听席上的老庭长。“那时,我才恍然明白为什么老师们要使用方言、大白话来审理案子。”
经历这些磨砺后,蔡磊从内心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定位。少女时代、学生时代那些充满理想色彩和浪漫主义的激情渐渐退去,“想得再美好,如果不能落地生根就都是空的。”蔡磊自我评价这个转变过程,“我没有觉得理想破灭,而是感到‘法官’这个职业是多么不易,因为要把理想融入现实更考验人,让理想接地气更充满挑战。作为一个民事法官,多些悲悯之心、体恤之情才能在这条路上走得更稳。”蔡磊的重新自我审视也并非全盘放弃,她坚持了自己认为必须坚持的做法。在马街法庭,老法官们没有机会接受系统的科班教育,在工作程序和法律文书制作上常有些习惯性的随意。在这点上,蔡磊毫不妥协,她温和地坚持司法程序和法律文书的规范性,慢慢改变了老法官们的旧习惯。
蔡磊认为自己在工作上有飞跃式的提升始于2004年。那时候,昆明市进行区划调整,管辖区域情况复杂,民事、商事案件较多的前卫法庭被划归到西山区法院,蔡磊被调整到那里工作。当时担任前卫法庭庭长的杨婉琳是昆明市法院系统有名的先进典型。杨婉琳工作严谨细致,对蔡磊要求严格,就连以往蔡磊自认为写得规范的法律文书,也总被挑出不少毛病。“杨庭长总能指出我的问题,对我从不姑息。她身体力行地告诉我如何才能当好一名法官,她是在审判工作中把我领上路的老师,我很庆幸自己能够遇到她。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真正感到自己从事的是神圣庄严的审判工作。”
在前卫法庭工作的期间,蔡磊得到了全面的锻炼和成长,对处理传统的婚姻家庭民事纠纷,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离婚案件中,我总希望通过反复沟通能够唤起双方细碎而温暖的回忆,只要大家彼此还顾念情义,我的工作就好做得多。”在蔡磊的调处下,不少濒临破裂的家庭重归于好,一些剑拔弩张的夫妻最终也能够理性平和地分手。常常有当事人双方在案子了结后真诚地向蔡磊表达谢意,不少当事人还会对自己之前的过激言行表示歉意,每每在这种时候,蔡磊内心都无比欣慰,她终于从法官这个职业当中感受到了少女时代期许的那种自豪感和荣誉感。
二
西山区法院院长何家华介绍,西山区法院年均受理案件11400多件,法官每年办理案件数量必须超过120件,才有资格参与本年度优秀、先进的评选,“仅就数量而言,一般要办案数量超过150件,才有可能评上先进。”而蔡磊2012年全年结案件数量为302件,是评选先进的两倍。西山区辖昆明市西南片区,面积近800平方公里,设有6个街道办事处和3个镇,总人口超过100万。法官办案既有都市法官坐堂审理的从容,也有乡村法官田间地头的奔波,年均结案超过300件的法官在昆明屈指可数,蔡磊也是全云南省基层法院办案最多的法官。西山区法院实行的审判系统流程管理,在一定的办案基数上,法官办理案件的多少主要看法官个人报结数量与存案数量的关系:报结数量上升,存案数量就下降,新分案件就增多。所有数据都在电脑流程管理当中显示。而蔡磊总是那个报结案件最快捷的人,新分案件也就最多。
“其实我从来没觉得办300件案件有多难,人们觉得诧异是因为不了解我们的办案流程。”蔡磊丝毫不觉得自己在每年不到250个工作日里既要处理事务性工作还要办理300多件案子有任何超常之处,她解释:“对手里的案件,我会分类处理:简易型的及时处理;复杂一点的,实行排期;需要公告的,按照程序走。因为手里随时保持的案件基数大概在40到60件之间,接了简单的案件我就插进去处理,这样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有时候一天办结2起案件也稀松平常。”即便如此,每年蔡磊需要撰写的判决书也是海量的,蔡磊的诀窍是回家写判决。蔡磊喜欢晚上在家写判决的原因有两条:一是安静,没人打扰,容易专心;二是在家上互联网方便,查找资料和法律法规比较便捷。
蔡磊的办公桌上只有一台连接法院局域网的电脑,办公室的沙发也因为严重磨损,表面的皮革碎屑成片成片地脱落下来,露出白花花的里子和黑色的皮革交织着,斑驳得一塌糊涂。
关于对工作效率的探讨,勾起了蔡磊一段眼泛泪光的痛心回忆。当年,蔡磊还在前卫法庭时,办理了一件工程承包合同纠纷案件,一个包工头和辖区内的红庙社区村民小组起了纠纷,包工头的诉求标的额是30多万元。为了处理好这起案件,蔡磊多次上门和村民小组协商。因为村民小组议事章程有着专门的规定,让村民们开会决策颇费了些周折。这起案件经过了近6个月才顺利办结,包工头最终达成了自己的诉求。结案几个月后,蔡磊渐渐淡忘了这个当事人,直到有一天在下班回家的公交车上,包工头的新闻爆炸性地出现在公交车的电视新闻当中:包工头在红庙社区内自杀身亡。原来,包工头在起诉红庙村民小组的同时,也欠下了其他的债务,法院判决给付的那笔钱款,终因其他三角债的清偿,包工头最后落了个一无所得。激愤的包工头一时想不开,冲到红庙社区里头当场喝下毒药不治身亡。这个新闻如同晴天霹雳一般击中了公交车上的蔡磊,突如其来的打击让她内心痛苦异常,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就这样没了,以那样惨烈的方式!那一天,蔡磊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的家。那段时间里,她食不下咽,夜不成寐,心里像坠了铅块一样沉重,眼泪常常不自觉地流出来。同样是搞法律工作的丈夫安慰蔡磊:“这个案子你并没有办错,不用自责。他如果怨恨你,早就来法院找你理论了。”蔡磊把当初的判决书找出来,仔仔细细研读,是的,客观上法院没有什么错,在审限内结案,依法满足了原告一方的合理诉求。“一起案件,可能会牵连着很多复杂的社会因素,法官能够做的其实也很有限。可是,我无法漠视一个生命的逝去,我不能无动于衷,也很难问心无愧。”
这起发生在案件之外的悲剧警醒着蔡磊,利益纠纷无小事,在经济利益背后关乎的可能是生与死,而法官手中握着的公平、正义、效率,这些通通都是关乎生死的砝码。
“我大概是有强迫症吧,”蔡磊自嘲,“案子来了,我一刻都不愿在自己这个环节耽搁了。尤其是我现在办理的都是合同纠纷类的商事案件,快捷和安全是商事交易的价值要求,法官在处理案件时一个不经意的拖沓,也会给当事人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我想一个及时到来的正义才堪称完美。”
一年冬天,蔡磊受理了一起药品买卖合同纠纷。被告远在山西省的一个小镇,不配合诉讼,不仅极力拖延时间,还对蔡磊恶言相向。为了及时处理这起跨省纠纷,蔡磊一次次奔波在昆明和那个小镇之间,常常是下了客车换乘拖拉机、马车,甚至还要徒步前往寻找当事人。在几十里冰天雪地的山道上,蔡磊摔倒过、迷路过、饥寒交迫过,最终,她的坚持和真诚彻底打动了当事人,被告方主动履行了全部还款义务。“那天晚上,在那个离家千里外的小镇上,我第一次感到北方冬夜的星空是如此的深邃、宁静而幽远。”
在到广东揭阳办理异地保全时,蔡磊经历了“飞车党”的抢劫、经历了当地银行地方保护的推诿、经历了被告方和她躲猫猫……蔡磊一路见山开路、遇河搭桥,随机应变、见招拆招,最终促成了案件的调解。
“很多时候,那个过程是痛苦的,让人倍感煎熬。挺过来后,回头看看觉得也是种人生的历练和成长。”
2011年4月,西山区法院被最高人民法院确定为全国小额速裁试点法院。蔡磊带领新成立的速裁合议庭成员,积极探索实践,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完成了3274件案件的审判任务,案件平均审理周期均在7日以内,并且履行率达到96%以上。去年,云南高院召开全省民事审判工作会议,与会人员到西山法院现场观摩小额速裁庭审,现场检验由蔡磊主导创立的新型审理模式,在半个小时内蔡磊当庭裁判、调解了5起案件,生动展示了小额速裁的高效与快捷。“所谓试点法院,就是要担起为民事诉讼法的修改提供必要实践依据的职责。我一名小小的法官,能够在这么一个推动国家法制进程的大事件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很高兴也很享受。俄国作家果戈理曾说:如果有一天,我能够对我们的公共利益有所贡献,那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因为如此,那些夜以继日的加班加点,那些思索创新时的殚精竭虑,在蔡磊眼中都成为过眼云烟,留在她心中的是整个团队众志成城的精诚团结与感动。
三
蔡磊有个幸福的婚姻,丈夫是她同学的同学。两人结婚多年,一直是坚定的“丁克”一族。“我很享受当下的生活,没有孩子操心,没有家务操劳,所以我有大把的时间来写判决。”说到这里,蔡磊哈哈大笑,“老公不会烦我把工作带回家,有时看我天天晚上加班,就讽刺我‘小蔡同学最近很勤奋嘛’,如果看我在家天天逍遥,他又会说‘小蔡同学近来很松懈啊’。”蔡磊特别认真地说:“其实,我把工作带回家是因为我喜欢写判决,尤其是遇到以前没办过的案子,我更能够从当中找到乐趣。搞不清楚时还和老公探讨探讨,有时候争论一下也觉得很好玩。”说这话的蔡磊,特别像个率性而为的小女孩,只是她喜欢的碰巧就是自己的工作罢了。
蔡磊还有很多喜欢的事:她喜欢拉着丈夫一起逛街,喜欢美食,喜欢衣服,喜欢网购,喜欢看电影……不久前上映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和《中国合伙人》她都抢先看了,并对电影中的帅哥们啧啧称赞。她还喜欢看韩剧,“简单、轻松、唯美,特别喜欢故事里刻画的情景,全都是长幼有序、尊卑有度的。”她喜欢在休假时和老公去旅游,面对大海,放飞心情。
蔡磊说平日里丈夫对自己包容比较多些,但两人要是认真吵了架,自己总是先低头的那一方,“因为硬不起心肠来,觉得自己抗不住所以先服软认错。”
不过蔡磊的执拗也是有目共睹的,属于凡事爱较真的人。她去小店织毛衣,店主让她交50%的订金,“按照法律规定是20%啊,凭什么多收?”和店主一番理论后,最终胜利而归。前几天到商场买家具,索要发票未果,和商家争执起来,商家言之凿凿:“你不满意可以到税务局去反映呀,也可以到法院去告我呀!”蔡磊真就把商家反映到税务局,“我现在还在等税务局给我个说法呢。”问她这样累不累,很多人可能也会对许多遭遇的琐事心生不满,可大多数不会去认真较劲儿。“为什么不呢?”蔡磊反问:“我自己做的就是让大家要按照规则办事的工作,自己怎么能不按规矩来呢?如果我是个在生活中随时妥协的人,怎么能够在工作中坚持呢?”问她这样坚持的效果如何,“其实铩羽而归的时候也很多,但无论如何我都会这样做,我做了才能够放得下,不然就过不了自己这一关。”
采访结束后,我问蔡磊,“在你10多年的法官生涯中,你办理了3000多件案子,你今天讲得更多的是自己觉得有遗憾的案件,而不是那些让你这个全国优秀法官倍感‘辉煌荣耀’、面上有光的案件,为什么?”“因为那些案件更刺痛我的内心,更长久地留在我的记忆中,它让我时刻保持警醒,促使我成长,更让我的人生有所收获。”
比起鲜花、荣誉和掌声,挫败、伤痛和打击更能够让人成长。“成长之路”是蔡磊今年在全市法院举办的一次演讲活动当中自拟的题目。蔡磊认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每个人都需要不断成长,不断磨砺,不断提升,不断超越,不断放下。(记者 茶莹)
·云南迪庆:脚步深入基层 感情才能贴近百姓
·云南河口公安局开展打假专项行动
·云南古城公安四结合做好治安管控
·云南人民陪审员参审减刑假释案
·云南耿马多举措提升队伍凝聚力
·云南普洱查处涉枪涉爆案29起
·云南普洱查处涉枪涉爆案29起
·云南:微博直播受到近万名网友关注
·云南盐津警方转移炸药2600余公斤
·云南宁洱警方破获跨国走私毒品案缴毒35公斤
·云南西双版纳检察工作成绩赢得州委书记肯定
·张学群:云南法院将继续深入推进“阳光司法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