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观点

不遗余力打击环境污染犯罪

2013-07-09 09:03:17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一条河流被污染了,可能直接影响到人们的饮水安全;向大气中肆意排放有毒气体,往往引发多种疾病;将有放射性的废弃物填埋在地下,无疑会给人们的生命健康带来长久的戕害……环保领域“少数人受益、多数人受害、全社会埋单”的不良现象正无情地侵蚀着我们对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的憧憬与希望。

环境污染犯罪严重危害生态环境,严重威胁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必须不遗余力地坚决予以打击。为此,公安机关对重大环境污染案件坚决主动作为,一查到底,充分运用好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释,不断以实际行动积极维护群众切身利益。通过重拳打击污染环境的犯罪活动,破获了一批案件,使制污、排污的犯罪嫌疑人得到了应有的惩处,人民群众无不拍手称快。

在当下,囿于产业升级的阶段性和一些不法分子的趋利性,再加上有的污染企业本身就是当地招商或扶持的高利税重点项目,打击环境污染犯罪任重而道远。要彻底治理环境污染,既要严厉打击污染环境的不法企业,也要严厉问责对企业污染环境行为熟视无睹或大开方便之门的“保护伞”,坚决驱散地方保护主义的阴霾。同时,在实际工作中要加强刑事司法和行政执法的衔接配合,建立健全公安与环保等行政执法部门的信息通报机制和执法联动机制,变单打独斗为联合作战,有效解决在打击环境污染犯罪中的取证难、鉴定难、认证难等现实问题,切实形成打击合力。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在公安机关等执法部门严厉打击违法犯罪的同时,社会公众也要主动参与,积极提供线索,及时曝光违法行为,织就一张全社会共同参与打击环境污染犯罪的天罗地网,打赢这场治理环境污染的人民战争。(评论员)

[责任编辑:刘琳]
相关报道

·公安部公布四起环境污染重大案件
·最高人民检察院严查环境污染背后的职务犯罪
·最高检:严查环境污染背后的职务犯罪着力解决监管失职
·检察机关查办环境污染犯罪案件难在哪?
·河北省对8起环境污染案挂牌督办
·地方保护令环境污染事故以罚代刑

·地方保护令环境污染事故以罚代刑
·环境污染新司解擦亮刑罚利刃
·我国加大司法惩处力度对环境污染说“不”
·“两高”司法解释降低环境污染犯罪入罪门槛
·两高负责人:严惩环境污染犯罪绝不手软
·我国加大司法惩处力度对环境污染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