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四川

四川绵阳交警搭建"微平台"实现服务"零距离"

2013-07-08 10:54:57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今年以来,四川省绵阳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以“民意主导警务”为导向,积极开拓创新,充分利用“绵阳交警”微信、绵阳交警官方微博和论坛官方平台提升新媒体时代服务群众能力,真诚倾听网友意见建议,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提供热情服务,赢得广大网友、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及时发布路况信息,与群众“面对面”沟通

“警钟街钟鼓楼路口车辆发生拥堵状况,请驾驶员朋友改变行程路线,帮助缓解交通压力。”7月1日8时30分早高峰,由于车辆集中出行,使警钟街路段发生拥堵,绵阳交警支队通过“绵阳交警”微信平台发布了当天早上的第4条即时路况信息,绵阳广播电台也及时对这些路况信息进行了播报。

家住高新区海棠花园小区的徐先生在位于涪城区南河坝的一家单位工作,每天驾车上班通常要经过钟鼓楼路口。通过微信获知路况信息后,他改变了行车路线,一路都比较顺畅。徐先生说,他是“绵阳交警”微信的铁杆“粉丝”,交警的即时路况信息,让他少了遭遇堵车的烦恼。

据交警支队负责人介绍,这两年支队先后建立了 “绵阳交警”官方微博,“绵阳交警”微信群,并在互联网多个论坛注册“绵阳交警”官方账号,通过这些新媒体平台,实现了向市民发布即时信息,有效缓解了易发生拥堵路段的交通压力,并且实现警民“面对面”沟通和交流,为市民提供“零距离”的热情服务。

不做“官样文章”,不搞“花拳绣腿”

支队通过不断摸索、总结和更新,尽最大努力利用好各种“微”平台:把每天与“微友”点对点沟通收集的信息进行分门别类归纳,对相关业务进行答疑,对“微友”的疑惑全力解答,密切关注公众关心事宜,及时回应公众疑惑,广泛公开相关信息,避免出现“自说自话”、“官样文章”的现象,不搞“花拳绣腿”。

通过一系列扎实的工作,“绵阳交警”微信平台得到绵阳市民的追捧,仅绵阳本地关注的“微友”就达到1800余名,并得到全国各地公安机关多个政务微信的关注和转播。

“交通参与者通过微信发送现场照片与语言相结合的方式,也可以就日常出行中遇到的各类交通问题与交警进行讨论、交流,这有利于我们改进自己的工作,让群众更加满意。”交警支队直属一大队副中队长彭刚说。

“微平台”让交警和市民多了彼此交流的平台,交警通过微信发布安全交通常识,对宣传文明交通行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交警部门可以通过与市民“零距离”交流,提高自身工作效能,确保城市道路畅通。

成为群众“随身交通安全小秘书”

今年以来,“绵阳交警”微信已发出即时交通信息2000余条,回复网友交通管理问题约1300条,内容涵盖交通秩序维护、交通事故处理和车驾管理三大业务,交警管理范围内的问题解决达到100%,发布交通安全宣传信息600余条。“绵阳交警”微信俨然成为大家的“随身交通安全小秘书”。

今年2月,一些群众发现涪城区跃进北路沿街划定的临时占道停车点易引发交通拥堵,便向“绵阳交警”微信平台反映情况。交警支队立即进行回复,并会同相关部门对该路段占道停车点去留问题进行了论证。在广泛征求市民意见和建议后,跃进北路停车点被取缔,市民出行更加畅通了,得到周边片区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绵阳交警给力,赞一个!”市民在网上发布了大量的称赞帖子。警民的良性互动提高了群众参与交通管理的积极性。

绵阳交警通过“微平台”,直面市民提出的交通管理问题,及时通报原因,讲明利弊,通过平台问计于民,使交警执法更加人性化,更加有针对性。与此同时,通过“微友”提供的信息互动,支队及时派出警力赶赴现场解决交通事故335起,避免了由于交通事故带来的次生事故、道路拥堵,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记者 岳 波 通讯员 战立刚)

[责任编辑:刘琳]
相关报道

·四川绵阳巡特警网格化巡逻压发案
·四川绵阳四个强化助推打假专项行动
·四川绵阳:召开“中国梦”先进典型报告会
·四川绵阳涪城集中打击电子赌博
·四川绵阳集中整治城区交通秩序
·四川绵阳:打击侵财犯罪为民挽损600万元

·四川绵阳:打击侵财犯罪为民挽损600万元
·四川绵阳涪城破获侵财刑案1243起
·四川绵阳:管理过硬服务过硬司法鉴定质量大提升
·小型警用无人侦察机亮相四川绵阳 飞行半径5公里
·四川绵阳公安:绵阳灾区警务经验的芦山践行
·四川绵阳交警巧用微信找到“失踪”肇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