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董林。
26岁,他以中国工会十五大农民工代表的身份第一次走进北京人民大会堂。30岁,他以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再一次走进北京人民大会堂。作为一名“80后”,山西焦煤集团西山煤电公司杜儿坪矿三采区掘进一队副队长董林有着许多同龄人羡慕的经历。近日在列席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期间,董林接受了《法制日报》记者的采访。
2000年高中毕业的董林在饭店打工之后觉得工资太低,而下矿能多挣不少,他觉得他该为贫困的家庭担负起责任。董林的祖父和父亲都是矿工,他选择当矿工,父亲并不同意。但是,下定决心的董林最终还是说服了父亲。2002年,他作为农民工被招到杜儿坪煤矿工作。不服输又刻苦好学的董林很快就在新手中崭露头角。2003年他参加矿上的技术比武,得了第三名。2005年参加全国煤炭行业技能大赛,得了综掘机司机组第一名,被授予“全国煤炭行业技术能手”称号。这之后他还先后获得了“山西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五四青年奖章”等荣誉称号。2006年5月,董林加入了中国共产党。2008年到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上本科,完成了从一个普通矿工到技术骨干的人生转变。
“虽然今年3月是第二次走进人民大会堂,可是心里还是觉得很激动。因为这一次代表的身份更具有广泛性,是全国人大代表。相对于工会代表,承担的意义也不一样。”董林对记者说。他对自己五年的人大代表生涯有着明确的希望,就是要为煤矿工人和农民工多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和议案,切实为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虽然准备的时间不长,他还是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准备了三件建议。一件是关于支持煤矿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一件是关于棚户区住房改造,一件是帮助农民工维权。
在采访中,董林更多谈及的是关于农民工维权的这件建议。“因为,我本身是农民工出身,接触的很多人都是农民工。我本科毕业论文就是有关农民工的。所以对于这个建议,我有很多话想说。”董林说。他通过与农民工接触,发现很多人对社会充满着不信任,不相信自己的问题能够被及时解决。“很多农民工兄弟都选择了一条畸形的途径,来吸引媒体和社会关注,以求能快速解决自己的问题。”董林说。
对于农民工,董林表示,希望社会多一份包容和理解,能从思想上真正接纳他们。有时候,农民工很难融入一个城市,甚至还会遭到排斥。他建议一方面要加大法律宣传,让农民工相信并愿意通过合法途径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希望相关司法机关考虑为农民工开辟绿色通道,健全和保障农民工维权的正常渠道。(文/图 记者 席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