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广东

广东广州中院“全日制”庭审网络直播一周年

2013-07-07 10:14:13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法院报 

让公开成为习惯

——广州中院“全日制”庭审网络直播一周年

    一年前,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推行“全日制”庭审网络直播,实现“法院天天有直播、法官人人有直播”。这一举措成为全面推进司法公开的突破口和助推器,产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连锁反应”,审判工作质效得以全面提升。

    以公开为荣:从“要我公开”到“我要公开”

    7月4日上午9时20分,广州中院第二法庭,一起备受关注的挪用公款案即将开庭并通过网络视频直播。离开庭还有10分钟,旁听区已座无虚席,十多家媒体的记者坐在最前排,七八台摄像机对准了法庭的不同位置,金羊网上直播页面的点击率已突破2000人次。

    法庭外,审判长平文林一脸平静。对她来说,这样的场面,一年内已是第五次遇到,“习惯了”。不过,该院研究室主任王雪生却无法如此淡然。作为庭审网络直播管理部门的负责人,王雪生熟知这一“习惯”背后的一系列数字:广州中院211名一线办案法官全部参与直播,人均3.4次;248个工作日,共直播278件案件;直播总时长1100小时,视频点击量160万,网页总点击量340万……

    习惯的养成并非易事,更何况是在外人看来“自己找不痛快”的习惯。正如首场直播时微博网友@如风吹过的评论:“直播做一次很容易,要做到人人不缺席、天天不放空,光靠说是不够的。”要让每个法官都能适应在镜头下开庭、在舆论围观下办案,不仅需要理念更新,更需要制度保障,而审判管理、技术装备、新闻宣传等部门的资源整合和支持同样不可或缺。

    “要真正实现庭审网络直播常态化,让公开成为法官的自觉行动,不仅需要一场‘头脑风暴’,更需要一次‘全身运动’。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司法公开的‘正能量’,实现司法公开的‘价值最大化’。”广州中院副院长舒扬对记者说。

    为此,广州中院党组先后三次专题研究,确定“全员参与、全面公开”的原则,把庭审网络直播作为评价法官业务能力的核心指标,以“公开论英雄”。同时制订实施方案,对60个法庭进行数字化改造,让所有开庭案件均能实现同步录音、录像、直播的要求;完善了绩效考核机制,把直播案件纳入法官业绩考核重要内容;裁判文书在直播网页公布,网民可自由点评。

    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让庭审网络直播成为每位法官工作的“必备事项”和“必考科目”,也很快让大家见证了由此带来的变化。

    一年前,当该院行政庭审理的一起“民告官”案件被抽中首播时,还有人担心会不会“太敏感”。一年过去,包括官员职务犯罪、克隆卡盗刷、城中村拆迁、“茶水费”、“保护伞”等在内的诸多“敏感”案件一一顺利直播,涵盖了民事、刑事、行政、执行所有类型,涉及150多种案由,其中既有一审、二审案件,也有再审、抗诉案件。开始时的重重顾虑不见了,法官主动要求直播的案子却越来越多,甚至出现了一天同时直播3件的情形。

    以公开为师:更公正、更高效

    从分派任务到法官主动要求,直播带来的变化远不止如此,实实在在的数字更让人惊喜:今年1至6月,广州中院新收案件同比增长13.83%,结案数却同比大幅增长31.3%。与此同时,未结案件和存案数实现双下降,法官人均结案同比增长34%。公开不仅没有成为负担,反而成为动力。

    作为办案压力极大的该院知识产权庭法官,龚麒天道出其中的秘密:“直播看似增加了工作量,但却让合议庭更加专注,各方当事人准备更充分,调查和辩论环节更加高效,开完庭后马上就可以有结论了。不仅把多花的时间省回来了,案件质量自己心里也有底。”

    不仅是效率提高,司法公正指标也毫不含糊:统计数据显示,庭审网络直播案件法定审限内结案率为100%,平均结案周期缩短22%;一审审结案件上诉率仅为5%,无一改判,无一发回重审;生效案件信访投诉率为零;已结民事案件调解撤诉率为21.8%,十起案件在庭前或当庭撤诉。广州中院民庭庭长张坚雄对此深有体会:“我们的法官已经意识到,越是难缠的案件越要直播。当事人看到我们如此坦荡,自然就信任我们,愿意听从法官的意见。”

    “实践出真知。对这样的结果,我们一直都有信心。”舒扬表示,作为广州法院司法改革的突破口和助推剂,司法公开带来的积极效应正在逐步显现,前期的投入已经是物超所值。“庭审网络直播开展一年来的情况,有力地证明了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司法公开是促进司法公正有力举措’这一重要论述。”

    以公开为镜:正风气、赢公信

    对于普通公众而言,审判、执行的各项数据过于专业,亲身体会、亲眼所见或许才最真实。通过金羊网的直播平台,网友不仅可以看直播,还可以随时回放庭审视频,并发表评论。广州中院的官方微博每天都会发出直播预告,招呼大家围观。新浪微博用户@欧阳胜勇是庭审网络直播的忠实粉丝,几乎每期预告都会转发,还经常对法官的表现发表评论。“法官的表现不错,就是太严肃,过于呆板了。”而竖在广州中院大门外同步直播的大屏幕,更是常常吸引许多路人驻足围观。

    最近,庭审网络直播又成了电视和大学课堂的新宠。广州电视台法制栏目“法案真相”去年12月刚刚开播,每天上网看直播,已经成为栏目编导王芮的习惯。半年多的时间里,先后有17件庭审直播的案件成为她制作节目的素材。今年5月,中山大学法学院主动与广州中院联系,铺设了一条直播视频专线,把庭审直播接到教室里,作为法学院学生的案例课程之一,200多名学生再无需跑到法院,就可以选择感兴趣的案件“远程旁听”。

    熟悉了摄像头,习惯了“被围观”,法官们得到的是自信和信任。278件直播案件,庭审过程全都秩序井然,不仅没有出现任何意外,也未收到任何对法官作风和程序问题的投诉。而在法庭之外,龚麒天和同事们另有收获。“庭审网络直播还有‘抗病毒’的功效。一听说不仅视频要上网,裁判文书也要上网,托人情、找关系的也就不会再来了。”

    “庭审网络直播就如同一面镜子,把法官摆到群众面前,接受群众的检验。在镜子面前,法官的能力、作风、形象一目了然。经常照照这面镜子,才能够改进作风,树立形象,赢得公信。”面对记者,广州中院党组书记、院长刘年夫十分自信。

    记者了解到,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广州中院将在原来每天一案的基础上,推出大案直播系列,选择社会关注度高的案件“点播”,并将尝试对信访听证和现场执行进行网络直播。同时,在庭审网络直播已经覆盖到全市12个基层法院的基础上,下一步将建设两级法院统一直播平台,形成工作合力,打造庭审网络直播“广州品牌”。(记者 马伟锋)

[责任编辑:王春圆]
相关报道

·湖北襄阳中院与汉江网合作开展网络直播庭审
·浙江宁波江东网络直播评估鉴定摇号全程
·网络直播: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新闻发布会
·广州庭审网络直播“全日制”
·广州中院庭审网络直播“全日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