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名家专栏

优化网络环境有利青少年成长

2013-07-06 10:58:22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法院报 

□ 宋文新 全国人大代表

优化网络发展环境是全社会的大课题,需要齐心协力,我的几点建议如下:

(一)加强网络立法

目前我国互联网立法存在滞后问题,法律位阶不高。网络立法是适应互联网快速发展形势,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完善互联网法律法规体系,有利于加强和改进互联网管理,维护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

(二)构建网络道德规范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提出“要引导网络机构和广大网民增强道德意识,共同建设网络文明”。互联网是一个世界性的事物,因此,我们在研究提出自己的网络道德规范时,可以而且应当认真研究借鉴国际发达国家的成果。同时,也要结合时代发展需要,结合我国国情,融合我国的传统美德。

(三)推动“绿色上网工程”

为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我们必须牢牢掌握网上育人的主动权,建设一批适合青少年浏览的网站。要坚持以网站提高青少年素质、让青少年参与建设网站的整体思路,把网络特征和青少年特点有机结合起来,架构青少年网站,并不断创新,及时更新,建造丰富多彩的网络阵地。在网上广泛开展各种有意义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多样的网上活动是支撑青少年网站的重要支柱。

(四)加强对青少年利用网络的引导和监督

强化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培养良好的上网习惯,是防止青少年在网络中“迷途”的根本保证。要针对青少年在上网中遇到的问题,重点实行“3W”(即为什么上网(why)、如何利用网络(how)、什么时候上网(when))引导,引导青少年正确对待上网、正确对待网上信息,培养良好的上网习惯。要积极发挥家长、学校、社会、政府各层面的综合引导作用,形成贯穿各个层级、覆盖各个领域的强大合力。家长和教师应当与青少年一起制定上网规则(比如不得透露个人信息等),分析上网的利弊,并以身作则,坚决不做有违文明和道德规范的网上活动,同时,也要做好青少年上网活动的疏导工作,如提出完成课业、功课及格才能上网等要求,限定他们的上网时间,向他们推荐健康、文明、有益、有趣的网站,采用一些技术手段(如设置密码)使他们只能上指定的网站,还要经常监督他们的上网时间和上网内容,当他们参与不健康、不文明的网上活动时及时指出其危害性,并坚决制止。大众传播媒体应在普及网络知识的针对性、系统性上下功夫,在传授网络知识的同时,告诉青少年如何理解、选择、利用和处理网上信息和娱乐资源。

(五)建设一支适应网络时代的青少年教育工作者队伍

青少年教育工作者要努力提高自身适应网络时代的意识和能力。一要树立加强自身信息素养培育的意识,积极学习网络方面的知识,丰富自己的网络技能;二要多从网上搜索有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网站和信息资料,并定期推荐给他们;三要对网络思想渗透保持高度警惕,提高防范意识,找到对策,提前给青少年“免疫”;四要培养自己敏捷的观察能力和缜密的思维能力。政府、社会、学校要为建设一支适应网络时代的青少年工作者队伍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措施。一是加大对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二是采用脱产进修、在职培训、定期邀请专家学者讲座等形式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三是各级师范类学校要把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育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责任编辑:李家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