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起,张某等6人成为昆山市首批佩戴“电子腕带”的社区服刑人员。这款设备仿佛一名贴身“矫正官”,矫正部门可随时掌握社区服刑人员行踪,监督其遵从社区服刑期间的多项规定。
据悉,电子腕带定位监控系统采用GPS和基站定位相结合的原理,定位频次、精度和成功率大幅提升。“电子腕带”运转后,监管者可以由后台了解社区服刑人员所处位置及全天行踪管理,如果其进出被禁止涉足的区域或场所,警报系统会立刻鸣叫提示。同时,“电子腕带”置于脚踝,小巧灵便,隐蔽性强,不影响社区服刑人员正常交往,实现科学化、人性化监管。根据《昆山市社区矫正定位监管工作规定》相关规定,佩戴电子腕带的社区服刑人员应当随身携带电子设备,专人专用,不得人机分离或借与他人;还需保持电子设备每天24小时处于开机通信状态。
近年来,昆山市司法局不断强化对社区服刑人员的信息化监管能力,2007年起,先后引入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作为移动定位服务商。此次在昆山市玉山镇、周市镇试点启动电子腕带定位监管系统,是将社区矫正这一刑罚执行工作与高科技手段进行有机结合,获取运行经验后,该项创新举措将逐步在昆山市全面铺开。(记者 姜军 通讯员 周文琦)
·江苏苏州:“11·29”跨国电信诈骗案将开审
·江苏道德讲堂首进解矫仪式
·江苏太仓边防检查站顺利完成智能化营区管理系统建设
·江苏如皋: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多样化
·江苏高院:规范劳动关系 促进劳资和谐
·江苏滨海法院多元调解模式促刑附民案"三赢"
·江苏滨海法院多元调解模式促刑附民案"三赢"
·江苏徐州铁警半年抓获在逃人员311名
·江苏盐城建湖法院:尚法惟民立公信 诉前调解示真情
·江苏:规范执法三年目标锁定十个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