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社村警务存在的问题,绩溪警方出台一系列举措让民警拿出真本事
绩溪:奖励机制让民警身心沉基层
将全县25个社区、驻村警务室精简为14个,一次性投入18万元对全县警务室进行改造,每季度单列900元对警务室民警进行考核,优先提拔重用业绩突出的警务室民警。今年以来,安徽省绩溪县公安局出台了一系列举措加强社村警务工作。
去年9月的一次基层调研,让绩溪县公安局局长余祖海记忆犹新。“咱村的警务室都是糊弄人的,警务室民警一年也来不了几趟。”一位村民说出了实情。通过实地走访,全县25个警务室有6个名存实亡,还有不少警务室很难正常开展工作。警务室民警为何沉不下去
工作得不到认可、提拔没有指望是主要原因
绩溪县是皖南山区一个人口不到18万的山区小县。前些年,在实施社区、农村警务战略时,为应付上级公安机关的检查验收,全县组建了25个社村警务室。“派出所总共就5个人,辖区人口不到1.3万人,却有2个警务室,警务室工作不可能干得有多好。”一位派出所所长聊起以前社村警务工作时显得很无奈。相比较城市而言,农村山区流动人口少、面积分布广,如果仅凭人口相对数来设立警务室,既不可行也难以开展工作。
“我们的社村警务,好比木桶掉进水井,看似沉下去其实浮在水面上。”余祖海一语道出了当时全县社村警务存在的问题。工作得不到认可、提拔没有指望,这是不少警务室民警不愿扎根基层的主要原因。
“警务室工作很繁琐,有时出力还不讨好,经济待遇又不比别人好。”不少民警普遍认为社村警务工作既不吃香也得不到实惠。社村警务悄然“升级” 精简警务室,打造一室一品牌在今年年初的公安工作会议上,余祖海指出,精简警务室,打造一室一品牌。3月,在县城城区以社区为载体,组建了4个社区警务室。农村派出所自主选定一个农村警务室,由县公安局统一安排资金用于警务室的升级改造。绩溪县公安局社村警务“升级版”悄然而生。
华阳城区东山社区警务室原先是在二层楼房的小阁楼里,办公面积不到15平方米。今年5月,在当地居委会的支持下,新建了一处单门独户、设施完善的警务室。30岁的女民警胡文婷是这个警务室的民警,说起现在的办公条件,她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门口LED电子屏幕24小时滚动宣传安全知识,办公室紧挨着马路,社区居民来办事不用再爬楼了。”
让城区警务室民警兼任社区副主任、副书记,是今年绩溪县社村警务的一大亮点,这一举措不但能够让警务室民警全面掌握了解社区的日常事务,而且还为他们的岗位历练、岗位成才提供了平台。在农村派出所,警务室建设同样也得到了改善,规范化的外观标识、统一的硬件配置,加上“1+1+1”(警务室民警、聘用人员、村干部)的运转模式,确保农村警务室 “天天有人值守、时时有人接待”。社村警务岗位成“香饽饽”
细化考核,重奖扎根基层、扎根社区的民警
今年上半年,绩溪县公安局出台了社区(驻村)民警考核奖励办法,从6个大方面对警务室民警日常工作进行季度考核,并按分值逐一量化各项工作,满分为300分,完成任务将给予一定的奖励。第一季度,县局就拿出8000余元对社村警务民警进行奖励。“我们就是要重奖扎根基层、扎根社区的民警,把社村警务做成公安工作的‘香饽饽’。”余祖海的一席话,让全局民警斗志昂扬。
5月15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社村警务“达人秀”活动在县局举行,14名警务室民警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是绩溪县公安局季度十大业务标兵中的 “社村警务标兵”评选。“以前工作干得好不好领导说了算,现在是凭本事吃饭。”考核模式的转变,极大激发了警务室民警的动力和上进心。
孔灵村警务室位处城乡接合部,原先的各项工作一直很不错。今年,在县局业务部门的牵头下,启动了“技防进村居”工程,完成了辖区视频监控建设,警务室成为了百姓的“平安岗”。来苏社区警务室民警胡毅贤还有两年就要退休了,他聊起辖区情况如数家珍,每月自办“来苏警苑”刊物成为社区居民特别喜欢的一份读物,在居民眼里来苏警务室就是社区“服务站”。扬溪派出所大石门村警务室,在27岁民警苏飞的打理下,已经成了百姓家门口的普法“小超市”。
“干好社村警务其实并没有什么高招,最关键就是工作要得到群众认可。”说起“升级版”的社村警务,余祖海感悟颇深:“要想让民警真正沉到社村警务中,建立科学机制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记者 关 清 通讯员 汪 涛)
·安徽安庆迎江检察院与律师所签订法律援助协议
·[视频]安徽:颍上:消防酷暑摘蜂窝
·安徽池州中院执行便民服务卡架起群众连心桥
·安徽第一起相对集中管辖行政诉讼案件立案
·安徽皖南山区遭超百年一遇强降雨侵袭
·[视频]安徽:省暨合肥市集中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
·[视频]安徽:省暨合肥市集中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
·安徽太和“孕妇腹中胎儿被盗”系谎报 涉案假孕妇被拘10日
·安徽黄山民警组织疏散受灾群众
·安徽旌德:山体塌方 交警安全带出300余人
·安徽戒毒宣传教育中心对外开放